这弊端,做生意的赵四叔不懂,穿越而来的沈熙薇却明白。
但这话便不好和赵四叔说了,因此沈熙薇只对他道:“赵掌柜所言有理,沈某会好好考量,那四家铺面的底价,还劳烦赵掌柜多费心。”
“应该的,应该的。”赵四叔含笑送走了沈熙薇。
沈熙薇把赵五娘送回平康坊之后,并没有急着离去,而是转而找了一家吃点心的小点,要了一份玉露团子,一盏清茶,细细思量起现下的处境来。
要说现下是个一举扩大生意势力,吞并岳记的好机会,困境是沈熙薇本金有限,没有那么多银子。
与乐怡郡主合作确实是个好方法,但是如果她下定决心做出这样的举措,那无疑还会释放出另外一个信号:政治上站队武姓氏族。
那无疑就是与李唐王室对立的信号。
虽说沈熙薇知晓武则天最后会登基称帝,李姓王朝会败北,但她同样也知晓在那之前,武李二姓之间还会有一场决战,这场决战中两方的“主帅”都有所死伤,别说自己这条边缘化的“池鱼”呢!
现下沈熙薇在商贾之中,已经做到了顶峰,作为从五品的官员,商贾之中再也没有力量敢公然与她抗衡,尤其是她与岳记的一战,以小胜大,名声大噪,现下长安城谁不知晓有个横空出世的沈司衣,可放在商贾中能顶天的本事,放到官场上可就不作数了,李唐王室现下虽然露出了颓败之势,但想让一个从五品的小小司衣官员为难,简直易如反掌。
沈熙薇从前虽然也与武攸岚多有合作,但不过是做些衣裳绮罗,她没有明面上以财力去支撑武攸岚一切的政治活动,因此,那时候李唐王室没有去对付沈熙薇。
若是今日与武攸岚达成了生意局面的合作,那便是对李唐王室释放出一个信号:从此以后,沈熙薇将作为武姓氏族在官场活动经费的支持者,是背后赚钱的金主。
这样一来,李唐王室一定会对她动手的。
沈熙薇揉了揉太阳穴,心中犹豫不绝。
良久,她端起手边的茶盏抿了一口,终于还是决定不要去趟武、李二姓之间的浑水。
于是,她搜肠挂肚的为自己找了一个更好的合作伙伴,身在神都的另外一位郡主谢清音。
谢家是洛下旧族,在李唐王室还没有建立之前就先有了谢家的基业,自然是家大业大、树大根深,否则也不会被武则天选作最后的靠山,相濡以沫的合作对象。
沈熙薇已经知晓武则天日后会登基,是这时局里最后的赢家,她就算不明面上战队,暗地里也绝不对不会选择李氏队伍去合作,一定还是选择武则天一方的合作伙伴。
那么谢清音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了,其一,是谢清音现下身在神都,从来不参与朝堂之内的风起云涌,不值得正与武姓氏族纠缠的李唐王室分心去“整治”。
其二,则是沈熙薇从感情上很喜欢谢清音,她在沈熙薇危难之时,不求回报的出手相助,心思单纯善良,沈熙薇也曾答应过谢清音做她头上的一片云,守护她的安慰,虽说谢清音是氏族贵女,自有家族庇佑,但日后一旦成亲,手中有些产业和每月进项的银子,也是更硬气,更会被人高看一眼的事情,有权有势有钱,在哪都不是坏事。而且,沈熙薇心中或多或少的还有因为与谢泠祐这份爱情而燃气的爱屋及乌。
如此思量着,谢清音无疑便是沈熙薇最好的选择了,至于她有没有意向,沈熙薇便不得而知了,只是她心下已经决定了第一合作伙伴要先找谢清音试试,因此,便立即找了一家可以飞鸽传书的铺子,写了一封信给写给谢清音,把话讲得清楚明白,又在信的末尾提了一句节气突变,谢泠祐出门办差事,没有带着药,现下沈熙薇联络不上谢泠祐,如果谢清音知晓的话,望告知,并给谢泠祐送去药物。
沈熙薇现下对自己的身世一无所知,也不知晓谢泠祐对她的这场舍生忘死,只是因着一句爱人之间本能的挂怀,本能的写下了这句话。
可她却浑然不知,今日的一份牵挂,日后会产生怎样的风起云涌,又是这句话救下了她和谢泠祐的杀身之祸。
后话后说,现下的时光中,沈熙薇只是写完了这封信寄了出去,然后,便是静候谢清音的佳音了。
办完了这些事儿,沈熙薇回到了沈记绮罗之时,已经黄昏时候,一进沈记,阿罗就含笑奔向沈熙薇:“娘子可算回来了,今日有客人到访,我说娘子不在家,叫他们改日再来,可他们却说是洛阳来长安探亲的,不日便要回洛阳了,今日非等到娘子不可了。”
沈熙薇听了,心下有些茫然,按说自己也不认识洛阳来人,给谢清音的信才寄出没有一会儿,那飞鸽再快,也不能这就到了,于是问:“洛阳的客人?那来找我所为何事?”
阿罗一边接过沈熙薇脱下的披风,一边回道:“这我倒是问了,说是洛阳那边做绮罗的,本来是来长安城探亲的,结果就相中了我们沈记的绮罗,有听说洛阳那边也有这风潮,都让在长安城的亲戚买了沈记的产品,寄到洛阳去穿。”
阿罗一边收好沈熙薇的披风,一边傲娇道:“要说洛阳也不是没有学着娘子的成衣样子去做的,价格上可能还比我们沈记的便宜,可人家神都的贵女并不差这点子银子,人家就认可郡主接风礼穿过的沈记,就要圣人赞美过的沈记绮罗,旁的招牌人家还看不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