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奈何她腰缠万贯_清茶煮酒【完结+番外】(187)

  这种憋屈的感觉,有多少年没有过了?

  刘衡!

  这个名字在徐首辅的心里滑过。

  这些事,都是从刘衡状告徐家遣凶杀人抢秘方开始的。

  现在念到这个名字,徐首辅只觉得有些荒谬。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举人而已,怎么会两拨人都杀不死!

  徐玉容轻敌,难道徐敬之派出的四个人也是废物?

  他忽然觉得自己大意了,一个还未入仕的举人,他自然没放在眼里,杀了废了就是。但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怎么逃得过杀手?

  可是,要说这些事是刘衡搞出来的,未免不可信。

  他看过刘衡的履历,寡母带大,自幼读书,蜗居阳山村,最远也只到过永州城。自幼看尽世情冷暖,对于人情世故自然是练达的,但是,一个书生,怎么会精通商贾之事?哪里来的胆量和手段?

  那么,难道是朝中的对手?

  陈家?

  徐首辅摇头,就像他不信这是刘衡的手笔一样,他也不信陈阁老会玩这种孩童般的手段。

  读书人讲究风骨,阴谋也好阳谋也好,这种赌气似的谣言有何用?

  昨日大管家派人送那些献方的人回乡时,那些人的家乡五花八门,从抚州到京郊,几乎都有。而且他们都是听了闲话,还有刘衡告状的状纸内容,才相信上京的。这些人里,有人是自己来的,有人是跟着商队进城的,还有的是得了同乡资助。

  那么,真的是百姓们以讹传讹,闹出来的事?

  徐首辅不信,可一时想不到会用这种手段的人。

  他当然不知道,刘家还有一个不按牌理出牌的颜汐。

  弄不死你,那我们就钝刀子割肉吧。

  颜汐秉持着这种信念,听说徐府已经派人开始澄清谣言,找了一批货郎,告诉大家徐府的五两银子就给到今天,今天不去拿就没了。

  第164章 你做钦差吧

  当颜汐找了一批货郎,让他们走街串巷跟大家说,徐府最后一天给五两现银。

  这消息传出,随着一大早进城拿到银子的人回来,大家沸腾了。

  原来还在观望的,都麻溜地进城捡钱。

  就连正在种地的老实农民,听到这消息,再看到人家拿出来的白花花的银子,也是锄头一扔,穿着草鞋,裤脚管都来不及放,就火急火燎地往京城跑。

  而已经拿到银子的,租一辆大车,家里婆娘、老人、七大姑八大姨装一车,赶紧再去二次捞钱。

  徐家人再也没想过,徐家被人当冤大头的一天。

  而徐府门前排的长龙,百姓围观,百官也关注。

  这日下朝后,卫城进宫请安,谈起京中的八卦时,天启帝问起了这桩稀罕事。

  首辅家的大事,又涉及这么多百姓,天启帝的暗卫自然不会漏过,已经将这事街头巷议、徐府诸人话语都记录在册,送呈御览了。

  天启帝乍一看到自己的首辅竟然被百姓当冤大头,只觉不可思议。

  见到卫城后,不由问起这个热闹。

  卫城一听天启帝问起,乐不可支,笑得前仰后合,“皇伯父,您是没有见到,侄儿进宫来时,徐府门前还排着长队呢。一群献秘方的,都等着要银子呢。”

  他笑得大方,天启帝也摇头笑道,“徐廷之怎么惹上这种事。”

  “空穴来风,未必无因。还不是因为永州那边的案子引起的,”卫城也摇头叹息,“徐首辅这次,恐怕要被他堂弟坑惨了。”

  “他堂弟?”

  “徐首辅的堂弟,就是徐敬之,永州那边那个举人刘衡,告的就是他。要说徐首辅贪图什么秘方,侄儿不信。但是要是这徐敬之,就未必了。被抓获的四人都吞毒自尽了,那小举人的状纸,都传到京城来了。”

  “哦?状纸写了什么?”天启帝没见到密报里提过这事。卫城念了一句“生逢盛世,秉持家训,散家财为乡里略尽绵薄之力。相隔千里,素昧平生,为何遣奴漏夜行凶,入室偷盗杀人?”

  刘衡的状纸,有理有据,悲愤而有节。

  颜汐到了京城后,就找文人出没多的地方,悄悄将状纸内容散了出去。但是碍于徐首辅,没人敢公开谈论此事,天启帝没在密报中看到过。

  听卫城念的几句,他微微凝重了神色,“这个举人,在乡里名声很好?”

  “他家开的茶棚,经常施粥施茶;他母亲横死家中,因为守孝不能进京赶考,他将自己所收的藏书放在家中茶棚里,供乡邻书生免费借阅。刘衡此人,是去年永州乡试亚元,才学人品,永州上下交口称赞。”

  卫城不吝夸奖之词,将刘衡赞了几句,“与他一比,徐敬之的名声就差多了。当年侄儿在永州时,曾听人念过一首《一剪梅》,不知道是谁写的,里面有一句是‘春风送暖百姓愁,肥了徐府,瘦了抚州’。”

  肥了徐府,瘦了抚州!

  嘴里咀嚼着这八个字,天启帝想到今日早朝上,陈阁老送交的户部钱粮册,抚州不就是年年减少?也算鱼米之乡,除了几年前一次大水,未曾再有什么天灾人祸,为何税赋钱粮会减少?

  天启帝看向卫城,“看你在京这么闲,要不代天巡狩,去抚州走一趟?”

  “皇伯父?”卫城愕然看着天启帝,“侄儿只是……只是说几句闲谈。”

  “多大年纪了,与其闲谈不如做些实事。”天启帝带着亲昵地训了一句,“你长于永州王府,对于百姓民生,只怕所知不多。刘衡那案子,牵扯着永州和抚州两处人,只怕同安府那知府审理多有不便,朕想命你为钦差,一路过去,去抚州看看,顺便听听这案子如何审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