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衡接过颜汐给的银票,放进袖袋里,又拿过一个荷包,“这是我帮人写文的银子,你先帮我收着。今日陈年兄家办了个诗会,让我也去,我去一趟。”
“好的。”颜汐接过荷包,等刘衡转身一走,她一拍脑袋,这钱给来给去,折腾个什么劲儿啊,自己还真是被刘衡绕糊涂了。
话说他那代笔生意还真是业务繁忙,每月都让自己帮他收钱,收习惯了。
人都出门了,她只好将银子锁到自己的小木箱子里。这个木箱子她分了两格,一格是自己的钱,一格是刘衡的钱。
有时她会想,刘衡将钱让自己管着,是习惯有人帮他收钱,还是有所暗示呢?但是一想到如今门当户对的事,等他考上进士,报了王氏的仇,自己也会离开了。
刘衡以前刻苦攻读是为了王氏和刘大力的心愿,如今立足官场已经是他的信念。
从陈有福对他的态度来看,他是能一举高中的。魏桓那种二婚头都有徐玉容收了,刘衡这样年轻英俊有才华,少年成名还小有身家的,肯定更受高官欢迎。回头等他被某个实力派招为女婿,他就可以得到助力少奋斗十年,在官场站住脚往上爬。
刘衡没有说过自己的抱负,但是,从他如今的交游和作为来看,他是个很有规划的人。
等他得了如花美眷,自己就算不是他妹妹,也是半个亲人了吧?到时候自己带着颜枫和颜柳,回到永州去做点小生意,过点小日子,也很好。
颜汐发了会儿呆,收好藏钱的箱子,到灶房去准备做今日的卤味。再有才华,该卖的苦力还是得卖,颜柳买菜回来,颜汐已经煮好一锅了。
到了三月,颜汐听瘸子说,有京郊的百姓们去普济寺上香时,也在谈论《王宝钏》这出戏了。颜汐觉得,是时候推出新戏了。
她照例写了故事大纲,这次不用先让秋班主看了,反正一时半会儿也碰不到他人。
颜汐写完大纲,直接跑去找刘衡,“二郎哥,这故事怎么写成戏本子?”
刘衡接过故事一看,上面写了《秦香莲》三个字,匆匆看到一半,他恨得一下拍了桌子,骂了一声“无耻”,回过神又深吸口气坐下,看完了整个故事,“汐儿,这故事,你……”他想问是不是根据娘亲王氏的经历写的,又觉得何须多问呢。
他叹了口气,“这故事,很好。只是这结尾,得改改。”
颜汐这故事是写了京戏《秦香莲》的故事,唯一区别,就是将陈世美娶公主,改为了娶宰相的女儿,最后自然还是被包公给铡了。
刘衡将结尾改成了此事上达天听,圣上亲自问案,明察秋毫,将那陈世美给斩首示众。
颜汐一看,觉得刘衡这政治敏感性的确很强。这么一改,万一有人借机生事,这故事的结尾有个英明神武的圣上,谁还能说这故事不对?
为了确保安全,颜汐还化用了一下红楼梦的那句满纸荒唐言,刘衡写戏本子,直接开篇写了一句唱词“警世语,荒唐言,情义莫轻抛,一曲秦香莲”。
颜汐觉得这话就跟后世的“本故事纯属虚构”有异曲同工之妙。
待到戏本子写好,颜汐还没去槐树胡同,秋班主再次上门拜访了。这次上门,自然还是先送了分润。这次没有上次那么震撼了,但是还是有几百两银子。
颜汐不等他张口,就拿了《秦香莲》的戏本子,“这故事您看看,怎么样?”
秋班主认认真真看了一遍,再次击节赞叹,“颜东家,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啊。”
他的赞赏里,感觉颜汐就是不世出的天才一样,颜汐只觉得老脸一红,但还是端住了,面不改色地接受了这称赞,“秋班主觉得这出戏怎么样?”
“这戏本子实在是好,我这就带回去排起来。”
第185章 不许再演了
秋班主的行动力很强。
他拿着戏本子回去后,居然在紧凑的演戏空档里,愣是带着秋连荣一群人,半个多月就排好了这出戏。
随着秋家班的名头大了,京城里马上就有戏园子,找秋班主到他们戏园子驻演。
有专门的戏园子捧着,就不是草台班子了。秋班主答应之后,将驻演的第一场戏就定为《秦香莲》。
戏园子早早就给在园子里有包厢的各家老客送了请帖,又卖力地连着几天在戏园子门口挂牌子宣传。
到了开演那日,据说戏园子外人头涌动,很是热闹。
为了吊足大家的胃口,秋家班这出秦香莲分了两日。
第一天,陈世美家境贫寒,与妻子秦香莲夫妻恩爱。秦香莲靠刺绣供陈世美读书赶考。十年苦读的陈世美进京赶考,一举被点为探花郎。
跨马游街的时候,被当朝宰相的女儿看中,千金小姐带丫鬟在街头与风流探花偶遇,芳心暗许。陈世美送诗传情,两人结为连理。
到了掌灯时分谢幕时,底下一群看客叫嚷着连夜演完,莫要拖拉。
戏园子老板心里乐得眉开眼笑,面上却是苦着脸只说今日太晚无法演完,明日继续。一叠声道歉,将戏迷看客们客客气气地送回家。
转身,老板高兴地对秋班主说,“秋班主好眼光,戏本子挑的好,演得也好。秋家班明珠蒙尘啊,从今以后,潘家园就是秋家班的戏园子。”
第二天,没辜负戏园老板的期望,原定未时开演,午时不到那些老爷公子们已经派下人来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