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摆一家之主的架子?颜汐不由一笑,低声问,“我要是不回去呢?”
刘衡无奈地叹气,“这次你就听我的,这儿人多眼杂,做的都是体力活,你在这儿也帮不上忙。回去,我好安心。你看这堤坝上下,也没女人在这儿。”
颜汐不由好笑,“我留在这儿,不就有了?你看看你在这儿修堤才几天,吃的都是米糠饭团,还都是冷水冷饭,肯定不少人吃不消了吧?我做不了体力活,但是我可以带人熬姜汤给大家驱寒,还可以带人搭好窝棚,让大家轮流休息。你在堤坝上面放心忙活,我就在大堤脚下,给你做好后勤杂务。你放心,我带着小柳和阿大他们,不会去危险地方的,你单独在这儿,颜枫也不在,我不放心……”
说到后来,她伸手拉了拉刘衡的衣袖,颇有些撒娇的意思。
刘衡哪里见过颜汐这么柔声细语地求自己啊,痴痴看着颜汐的眉眼,应了声“好”。
颜汐立马松开手,推了他一把,“你去忙吧,等会儿我让人上堤找你。不用再派人,我带的人手够的。”她又眉开眼笑地冲颜柳说,“小柳,快点,我们下马车。”
刘衡被颜汐推了一把,不由后悔,自己这算是中了美人计?怎么能答应她呢?这时又有民夫找过来,他只能叫了一个人给颜汐带路,让她到地势高的地方去待着。
颜汐走了几步,一双绣花鞋已经鞋底进水了,这时候真有点想念现代的雨鞋。
她也不能当众脱鞋挽起裤脚,只能踩着水,跟着那人往前走。
走到一处地势稍高的窝棚前,颜汐看着这窝棚稍微好点,起码窝棚顶上不像别的只盖了树叶,这个窝棚好歹盖了一层草编的帘子。
“这是太爷歇息的窝棚,只是他也就第一天在这儿躺过半夜,后来大堤的土有泡软的样子,他就跟大伙一样,累极了就在堤坝上坐着打盹……”那民夫是个中年男子,不知道颜汐的身份,心里纳罕一个小娘子怎么会到堤坝上来,可是县太爷吩咐的,他只管听话就是。
把人送到窝棚前,他可能心里憋着话太难受,忍不住又跟颜汐唠叨,“太爷是个好官啊,俺从没见过这么好的官……人家说堤坝要是守不住,太爷就不能当官了。堤坝守不住是天灾,太爷这么好的官,凭什么啊?”
颜汐与有荣焉,“嗯,他是个好官。大叔,堤坝一定会守住的,他一定会继续做下去的。”
“对,俺爹也这么说,他说老天爷不能总不开眼,好官不会都不长命的。老天爷总会开一次眼的……”
颜汐不由鼻子一酸,重重点头,“放心吧,大叔,会好的。”
那民夫抹了把脸,又拖着疲惫的身躯往堤坝赶去。
太爷调了很多民夫过来,但是这些日子阴雨交杂,吃的是冷食,渴了就随便喝口冷水,大家受寒的受寒,拉肚子的拉肚子,不少人都被送回到附近村子去,堤坝上人力紧张。
第302章 这念头不对
颜汐所站的地方,是和大堤差不多一样高的一个山坡。
浑河在新野县内,只有这一段是长约二十来里的防洪堤坝,两头都是群山,而这段堤坝的斜对面是辽中县境内。
站在这儿,能看到大堤上人影幢幢,松油火把在风雨中摇晃不定,时不时就有火把被雨水熄灭,然后再被点亮。
显然,刘衡刚才说堵住了,其实是安慰自己的话,只怕那渗水的地方,还没有完全堵住。这种防洪大堤,连日雨水,一旦堤坝被泡软就危险了,只能靠两头堵上沙袋,防止堤坝垮塌。
浑河对岸的辽中县,应该也在抢险修堤,但是看对岸稀稀疏疏、几乎看不见火把影子,显然在修堤的人不多。
只要熬住,只要比辽中县的堤坝坚挺就好。
颜汐只觉得自己有些狠辣,因为心里竟然冒出要是对面的堤坝垮塌就好了。
浑河两岸,康平、辽中、新野……若是飓风暴雨不停,几个县都有被洪水淹没的危险。
只要辽中县或康平县甚至其他沿岸的堤坝垮塌,那洪水倾泻而下,新野就安全了。
她知道自己这念头不对,对面也是活生生的人命、也是百姓赖以为生的良田……
可是,面对未知的黑暗,想到堤坝一旦垮塌,站在堤坝上的刘衡必定无法幸免于难,她又控制不住自己的念头。最后,她只能硬生生用左手捏着自己右手虎口,让自己停下胡思乱想。
“小姐,这窝棚也漏水。”颜柳身上披着油布到窝棚里转了一圈,无奈地说道。
颜汐探头一看,这窝棚里铺着油布,可油布上已经一层水了。
这处山坡跟大堤那座山相连,地势平缓,不用担心滑坡泥石流,有山挡着风也小些。
颜汐深吸了一口气,干活吧,忙起来就不会胡思乱想了。大家都是尽人事而听天命,他们得尽最大的人事才行。
颜汐叫了自己带来的长随和护院队过来,一一派了活下去。
阿大带了一队护院队,在山坡边上选了地方,开始一一搭建新窝棚。他当年在军队里,安营扎寨见多了,很快就选好地方。
大堤底下那些随意搭建、杂乱无章的窝棚,一一被拆了,木头挪到阿大指定的地方重新搭好三脚架,上面用颜汐带来油布做顶,里面垫了木头再铺上油布,霎时就干燥整洁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