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太几个做了半晌针线,一回身就见佳音睡着了,手里的脚丫子还没撒开,惹的两个孩子不时蹬着小腿抗议,要哭不哭的模样,很是委屈。
李老太赶紧把孩子的小脚丫解救出来,又给孙女枕了枕头,小声笑道,“这丫头许是要长个子,最近白日里不少睡觉。”
“这是好事儿,福妞儿也该长个子了。上次在刘家,被骂了一句矮包子,她可生气了!”刘嫂子笑道,“连我都听说了,可见这孩子多在意。”
倒是吴大娘劝道,“小孩子都盼长大,其实有什么着急的,长大了离开家,就又想回到小时候了。”
这话可是说到李老太心里去了,“可不是吗,家安家喜他们在书院那边,也是哭咧咧,喊着想家呢。
“我明日就要过去住几日,家里这边还要你们多费心。我把水云留下,给蕙娘打个下手,再有事就让人往洛安送信儿。”
“好啊,婶子放心去吧,家里都是小事儿。”刘嫂子点头,吴大娘也是说,“孩子重要,过一段时日适应书院就好了。”
当晚,李家饭桌儿上,李老太听得儿子上朝没什么大事,一切顺利,就更放心了。
第二日一早,叶山赶车,冬梅和何嬷嬷、水灵跟着,李老太就带了佳音出发去洛安小住了。
李老太闲不住,除了祖孙俩的吃用之物,还带了不少针线,打算趁这几日赶制几套冬衣出来。
何嬷嬷也没拦着,大不了她们帮忙多做一些就是了。
李老太是个勤快的,劝她闲下来,根本不可能。
马车踢踢踏踏,一路到了洛安小镇,铺子里只有李老三和吴三婶子夫妻在忙活。
李老太打个招呼,就先回了新院子。
结果,马车刚停到院门前,何嬷嬷抱下佳音,还要去扶李老太的时候,隔壁人家却突然开了门。
一个年轻妇人抱了个四五岁的小丫头,走了出来。
佳音看的清楚,小丫头居然是囡囡,但年轻妇人却不是李嫂子……
第410章 惹不起,还躲得起
这时候,老太太从车里下来,也认出囡囡了。
她惊讶的四处看看,确认这里是洛安,是自家院子门前,就更疑惑了。
孙家不是住在城里吗,是搬到这里来了,还是囡囡……被拐卖了?
幸好,这个时候,赵玉茹听到动静,迎了出来。
她很是惊喜,嚷道,“娘,您怎么提前过来了?我以为还要等几日呢?”
说罢,她扫了一眼那妇人和囡囡,也没说什么,只是扶了老太太的胳膊,又去牵了佳音。
“俺们福妞儿累了吧?走,进屋,伯娘给你拿好吃的。”
一家人说说笑笑进了院子,何嬷嬷等人也是往里搬东西。
那个年轻妇人抱了囡囡,正犹豫着要不要上前说话,见李家人这般,她反倒松了一口气,扭头往巷子口去了。
那里阳光更好,也有几个邻居在坐着闲话儿,倒是个哄孩子玩耍的好地方。
赵玉茹忙着倒热茶给婆婆暖手,找点心哄小侄女,扭头扫了一眼外边。
她见得抬进院子的四五个箱子,就笑道,“娘,你把家欢的聘礼直接带来了?”
“是啊,下聘那日,你二哥和温先生他们过来就行了,不用再带东西了。我怕他们匆忙间,有个落下的就麻烦了。
我先带来,咱俩再核对一下,有什么缺少的,也来得及采买。”
赵玉茹坐到婆婆身边,抱了婆婆的胳膊,真心感激。
“娘,这些都该我操心的,反倒让您挨累了。”
老太太拍拍儿媳的手臂,笑道,“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家欢这孩子自小就老实本分,干活儿最多,他又是家里第一个成亲的,无论如何也要给他的聘礼置办整齐,风光娶妻。
“再说,你在这里忙着照顾几个孩子呢,已经很辛苦了。我是当奶奶的,给孙子张罗亲事,也是应该的。”
婆媳两个亲亲密密坐在一起,说着家欢的亲事,就把佳音排除在外了。
佳音眨巴两下大眼睛,托着一块点心,蹭蹭爬了过去,挤在伯娘和奶奶中间坐了,这才心满意足的继续吃起来。
老太太和赵玉茹对视一眼,都是哈哈笑了起来。
“俺们福妞儿是吃醋了!”
“可不是吗,这丫头半点儿亏都不吃。”
赵玉茹抱了小侄女坐在怀里,帮她擦去嘴角的点心渣子。
老太太想起方才的事,就问道,“我们一下车就碰到了囡囡,这是怎么回事?”
赵玉茹揉揉太阳穴,显见也为这事头疼。
“娘,这事儿说起来就话长了。”
老太太想了想就把冬梅、何嬷嬷和水灵都喊了进来,“左右大伙儿要在这边住几日,一起听听,省的有事时候不知道怎么应对。”
不是老太太大惊小怪,实在是李嫂子和囡囡的杀伤力太大了。
李家对上王家和严家,都没吃亏。
就是在这对儿主仆手里,伤了佳音这个宝贝疙瘩。
所以对上她们,全家都是如临大敌,就怕旧事重演。
赵玉茹见此,生怕婆婆担心,赶紧简单说说。
其实就是李嫂子从他们家里拿了金银回去,孙思源帮忙买了个几十亩地的小庄子。
这个时期,庄子里虽然不像夏日那么物产丰富,但是秋菜啊,秋粮啊,还有一些鸡鸭和鸡蛋、柴火之类,庄子上也没少往孙家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