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是个技术活儿,沾水多了,粘太结实了也不行,点炮仗的时候会原地爆炸。
点的水少了,一刮风,倒了,明天早上放的时候还得重新来。
不过这些活儿都是家里男人们干,孩子们本来说是要干的。能坚持到最后不睡觉的几乎没有,男人们就可以正大光明名正言顺的去沾了。
其实也是过过瘾,这两年日子好了。买的炮仗多了些,以前就是买几个应应景。
跟后院热热闹闹不一样的前院,可真是这么多年来头一次这么冷清。
据说菜都是老四家的大小子炒的,加上后院送过去的几个,好歹凑了一桌子。
饭前老四媳妇又闹了起来,大伯没往老爷子跟前递这个事儿,让自家媳妇过去看看,怎么回事。
大伯娘过去看了看,回来看到大伯轻轻摇了摇头,没说话,大伯看了看,也没说。
这一天累的腰都快直不起来了,虽然事事不用自己亲自操持,可这一大家子总的有个牵头总揽的。
啥事儿都得摆愣的明白才行,毕竟上了岁数,这就有点吃不消,躺下就不想动了,也就没提前院的事儿。
初一是自家和村里人互相串门的日子。大家吃完了早饭开始过来给老爷子拜年,孩子们磕头收红包,老爷子开始发红包。
孩子们磕头磕的开心,老爷子给的也开心。这些红包家里都不会要,都让孩子们自己攒着。
家里现在的日子也不在意这一星半点儿的,不过这些银钱干什么用得跟家里说一声。
虽然少了九妹这个环节,老爷子做主还是把九妹准备的小东西发给大家,虽然九妹不在家但也要全了她的心思。
这边大家热热闹闹的磕头收红包,刚收拾完就有来串门的。
第五十三章 初一
一般来的早的都是平时走动比较近处的好不错的,先过来一是尊重二是也能多聊一会儿。
还有那平时处的不错的老哥几个也是早早的过来,来了就不动窝了,脱了鞋跟老爷子窝在老大这屋的炕头天南海北的聊。
要是嫌吵就去老爷子那屋再唠唠,抽抽烟,都知道老爷子的烟丝好。平时不好意思蹭,今天可以正大光明的多抽几锅。
现在是冬日里,本来天儿就短,又不干啥体力活儿,早上起的晚吃的也晚,一天就两顿饭。这段时间肚子里又有点油水,在老徐家又有零嘴,有吃的有喝的,屋里暖暖和和的,这一唠就一天。
那些年轻点儿的来了有相熟的多呆一会儿,或是约着一起去谁谁家。不相熟的少呆一会儿,喝口茶,吃口零嘴意思一下,接着就去下一家。
这屋炕上放了两张桌子,推牌九一桌,掷骰子的一桌,看的人比玩的人多比玩的更激动。
他们玩这个也不来钱,就是图个热闹。有平时处的不错的来了还要陪着说两句话,就换个人上桌,半天下来,一桌子上的人不知道换了几茬。
最热闹的是那些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孩子们。今天是正儿八经的没人管,彻底的都放开了。人小心里还明白,今天创了祸还不挨打,所以就可劲儿的作。
一会儿进来一会儿出去,感觉那哪都搁不下他们。
院子西侧有块空地,平时顺手泼了点洗脸、洗菜的水,就冻上了。
看着这么块冰场,翻腾出那个也不知道多长时间的冰车子,边角都磨圆了。
有几个小子有推的有坐的,在那儿玩的是嗞哇乱叫的挺热闹。有别人推着玩的,也有自己用钎子撑着滑的。
还有那冰嘎,都是自家人给削的,东西不大,走哪装哪,那衣服上的兜都磨的不知道补了几层补丁了。
有冰的地方就在冰上玩,没冰找个平整的地方也能甩两圈。拿个小绳缠一圈,拿巧劲儿一甩,后面还可以用小绳抽着加油。看的就是谁的转的时间长,转的稳。
这是小子们,西屋一炕就是小丫头们的天地,翻花绳的、玩羊拐和猪拐的。猪拐比羊拐大,用温火慢慢烤出焦红色,这样可以多玩几年,都能出包浆,颜色特别好看。
相比那些小子们,屋里就安静多了。不过时不时有那几个调皮的臭小子进来捣个乱,显摆一下自己的存在感。
扯一下花绳,抢走一个羊拐,或是扔个雪团到身上。
这是能随便招惹的吗?一下子就炸窝了,引得小丫头们追着一顿爆摧。也有自家姐姐或是妹妹在这儿,也不管,任由他们闹。
家里几个小的还贡献出平时舍不得玩的玩具,像杏核车、翻跟头的小木偶、能吹响屁股的泥公鸡。
不过只能让小伙伴们看看、摸摸,这些玩具可是他们的宝贝。有些是自己平时做的,有些是家里人出去的时候看到好玩给他们买回来的。
晚上好不容易消停了,大伯娘悄悄的跟大伯说起来前院昨天的事儿。
老四媳妇指天骂地的说九丫头都死在外头了,还不让家里消停。简直就是个扫把星,要不是她家里也不会出这么多事儿。
还有更难听的,大伯娘不好跟自家老头子学舌,背后说小叔子屋里的事儿她还真有点张不开嘴。
唠唠叨叨的只是可惜九丫头那么好个孩子怎么就不得亲娘待见。大伯没吭声,他隐约猜到点儿四弟妹的心病。
“对了,我好像看到九丫头那屋子的窗户打开了,你说?”大伯娘看老伴半天没吭声又说了一句,她想着是不是九丫头自己回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