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毕竟年纪大了,又长年不出门,真要是出点什么岔子可得不偿失。
现在车架已经被及叔带着的人接手,安全上没问题。放松下来后,然后就开始一路游山玩水。
对于内宅妇人来说,有生之年能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程,那是相当不容易。
再说他们这次冒险走出京城,将来怎么样还不知道,所以在路上尽可能的吃喝玩乐。
听到附近有好吃的,就赶过去尝尝。有好玩的地方,也过去看一看。
这一路上老夫人不但没有瘦还稍微胖了一点点,而且气色也非常好,人也精精神神的。
与刚刚离京时的忐忑不安完全不一样了,像个孩子似的,听说哪有好玩好吃的,那是一定要去,反正也不差钱儿。
晃晃悠悠都快二月末三月初才到镇子上,都不用打听,就这么一条街,直接过去就看到了沈计医馆,不过好像没开门。
拍开门一问,确实是。伙计一看傻了眼,听先生说过家里有可能来人,九姑娘还给各屋都布置好了。左等不来,右等不来,以为没戏了呢,这就来了。
赶紧卸了门槛,把车直接赶进来,还好地方够大。屋子张婶每天都过来打扫一遍,直接进去住就行。
几人进了屋,看到屋里的摆设、布局跟京里差不多,一点陌生感都没有,可见是用了心的。
及叔带着自家媳妇和三个儿子,大儿媳妇去看了做饭的地方。厨房里米面粮油盐柴火蔬菜都是现成的,屋子里还有几盆绿叶菜。
现在北方还有点冷,屋里还烧着炕,一进来暖暖的。菜长的也挺好,还有几盆花,虽然现在还没开,可看着就让人舒心。
简单的做了些吃的,收拾完了,小伙计过来说先生去县上帮忙有一阵子了,还得过一段时间才能回来。
老太太说不用给他去信了,让他忙吧,到时候让他吓一跳。
伙计心说,这一跳可不小,他听先生那意思是夫人跟孩子们会来,没想到老太太也跟着来了。
看了看屋子里的情形,老太太问到,这屋是你们先生收拾的。
伙计说,先生归置完就去县上买东西一去没回来。是九姑娘给布置的,还让镇子里馄饨铺的张婶每天过来给打扫打扫。
后院那块空地他们也平整好了,能种的菜都种上,没种的也做好了畦,天气再暖和些就能种其他的菜了。
小伙计怕老太太误会,说九姑娘原来跟先生学过一段时间医术,平时都是师徒相称。
第九十五章 坐馆
老太太给了赏钱,让小伙计下去,小伙计没经过这个,执意不要。推来推去的坚决不收,言柏站起来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让他放心收下。
也算是谢谢他这几年来照顾父亲的奖励。小伙计只得受宠若惊的收了,谢了又谢才退出去。
言柏转头安排老太太他们休息休息,他要去前面医馆看看。
小伙计看到言柏出来,要往前面去,伴在一旁一边走一边抱怨“先生最近不在镇子上,医馆关了门后,大家看病都不方便了”。
言柏跟着小伙计来到前面,进来就看到一整面墙都是放药的柜子。
药柜前面是柜台,平时小伙计就站在站在里面给大家看方子抓药。
再往前一进门的地方有张桌子,上面放着笔墨纸砚,还有脉枕。
言柏顺着桌子走到后面扶着椅子思绪万千,想着这就是平时父亲坐的地方。
他隐约还记得父亲的样貌,不知道坐在这里是何样的风采。自己不由自主的也坐在椅子上面试了试,心里有一点点莫名的期盼,想早点见到父亲。
坐了一会儿又站起来走到药柜旁,打开抽屉,都装的满满的。抓起一把药材放在鼻子下面闻了闻,打理的都很干净新鲜。
放好药材转头问小伙计“镇子上平时看病的人多吗?”
“大集的时候人会多一些,主要是附近村子里的人。到集上来一趟不容易,想着把能办的事儿都办了,顺便看看病。平时镇子上人不是特别多,不过每天到是都有来的”
“现在没有人在医馆坐堂,他们来了怎么办,你能看吗?”
小伙计红了脸怯怯的说道“我不会看病,先生不在,有的会去散医那里看看,也有那受不了的就去县里。能忍就忍忍,要不自己找点草药吃了顶顶就过去了”
这话说的可谓是轻巧,言柏估摸了一下从镇子到县城怎么着也得小半天的时间,真是急症,折腾到那儿啥都晚了。
言柏不知道的是,他认为的小半天时间是能借到骡子和车的情况下。大多都是拆了门板,邻里乡亲的帮忙抬着走去的。
这个时间哪里能做的准,况且小伙计说的乡下人生病受不了了,真折腾到县城十有八九都是有来无回,一点指望都没有了的。
听到散医,他自我理解了一下,可能就是游方的郎中,估计医术是有点,但是不多。
遂对小伙计说“明天医馆正式开门吧,我来坐馆”
“公子,那个看病可不是闹着玩的事儿,还是等先生回来再说吧?”小伙计紧张的说道。
“没事,放心吧”看着言柏信心满满的样子,伙计不敢再说。
第二天言柏早早来到前面,端坐在椅子上,心里有点点的小雀跃。
跟舅舅舅太公学了这么多年的医术,不知道如何。万一被难住,会不会丢了父亲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