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新妹妹嫮玉,因新衣还未做好,穿着自己的旧衣,看自己的目光依赖信任,忽而升起一种新奇的感觉。
从现在起,她也是有妹妹的人了呢,要比以前更稳重!
原著中,林如海是去世后黛玉扶灵回老家苏州。
但这一次,他强撑着回到苏州,开了宗祠,将林嫮玉之名写入家谱,又做了许多安排,才安然逝去。
这段时日,林如海一有空就跟黛玉说道家生死观,加上她本有慧根,也觉得死亡是一件平常事,万物总有凋零时,何况人乎?
若是一味伤心,反辜负了父亲往日的教诲,也让他和母亲泉下不安。
因而虽然悲痛,不至于哀毁过礼,损了身体。
从苏州回京时,黛玉带了一群人,有林家得用的下人仆役,还有几名林家远亲,要进京赶考,便一起随行。
林家主支嫡脉没人,旁支还是有的。
而老管家林大成,丧事一完,便立刻带着自家两个儿子提前进京,为小主子置办产业。
林家在京中本也有田有宅,只是老太爷在世时不想卷入皇权之争,索性卖了产业回老家。
这会儿置办起来也不费什么事,熟门熟路。
001分出点精力看着他,不解地道:“这么能干的人,原著中林如海怎么不安排他帮着黛玉?”
七杀:“那谁知道。”
也许安排了,只是被贾家阻隔。
也许没来得及安排就死了。
贾琏看着林家这些人,暗皱眉头。
出京之前,祖母还交代他,林姑父若有事,只怕林家旁支争产,要他帮着黛玉保全资财,带回去由她代管。
如祖母所料,的确有些旁支起了吃绝户的心思,他举着京城宁、荣二府的大旗,一一敲打。
帮了黛玉很大的忙。
可林家资财,并没过他的目。
林姑父病逝前安排得妥妥当当,黛玉也没乱了阵脚,又有嫮玉相帮,并不需要他插手。
还有那个林大成,也不知带走了多少银两。
也就是说,他不但没带回林家的家产,连林家有多少钱都不清楚。
回去后,祖母会不会认为他办事不力?
1178 守护林妹妹(21)
黛玉一行快到京城的时候,皇帝司空烨寝宫里的书桌上,忽然多出了一个打开的黄花梨木匣。
司空烨回宫时看到,问随侍的大太监伍保:“那是何物?”
伍保也不清楚,唤来值殿太监一问,谁都不知道那匣子是什么时候、由谁送来的。
但可以确定的是,一刻钟前,书桌上还没有匣子,只有一册礼记。
皇帝的寝宫里出现了来历不明的东西,这还得了?!
值殿太监两股战战,赶紧跪倒请罪。
伍保也不由骇然,一边张开双臂保护皇帝,一边高喊禁军护驾。
司空烨却不紧张,越过伍保查看匣子里的东西。
他知道伍保担心匣子里有机关或毒药,可是,如果刺客能悄无声息地将匣子放到他寝宫,也就能悄无声息地取他性命。
犯不着用机关、下毒药。
下一瞬,他的目光凝住了。
匣子里放着一叠信件、几本书册,最上面是一个素纸信封,写着“臣林如海叩请吾皇金安”,这竟是林如海写给他的信!
林如海不是死了么?!
这些东西又是怎么送来的?
司空烨拆开信封,一目十行,飞速看完。
随后又翻看匣子里的信件和书册,看得极为入神。
满宫的人噤若寒蝉,没一个敢发出声响。
伍保悄悄看司空烨的脸色,见他神情如常,就连目光都是那么的平静,只是左手小指不时敲一下桌面,便知他已怒极。
陛下能在众多皇子中杀出,养气功夫早已到家,表情、目光,都不会泄露他的真实想法。
唯有个不为人知的小习惯,愤怒到极点的时候,喜欢轻轻敲左手小指。
敲一下,通常就代表着一颗人头落地。
现在他敲了那么多下,不知要死多少人。
匣子里那些信件和书册上写的是什么,伍保不敢问,也不敢多看一眼。
轻手轻脚地给司空烨沏了碗茶,默默退到一旁。
掌灯时分,司空烨合上最后一册账本,闭了闭眼睛。
再睁开时,对伍保笑道:“听说林如海有个女儿?”
伍保恭敬回道:“是!林大人之女名为黛玉,乃是荣国府史老太君的外孙女,此时正跟随贾赦之子贾琏进京,算着时间,明日便到了。”
顿了顿,又道:“林大人仙去之前,收了名义女,取名嫮玉。”
陛下问的是林如海的女儿,他就得将两个林家女都说全了,不管是不是亲生。
司空烨:“等黛玉到了年纪,便接进宫来罢。”
义女就免了,林如海信中没提到。
伍保没明白他的意思,迟疑道:“接进宫来?给公主做伴读么?”
司空烨:“后宫!”
林如海为了他,真是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臣不负君,君也不负臣!
林如海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女儿黛玉,他便许以妃嫔之位,让她享受人间富贵。
如此,也对得起林如海这一腔忠诚!
伍保:“......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