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仪见易鹤川急跳脚,认定许怀瑾跟周怡暗生情愫,是易鹤川强行将许怀瑾绑在身边,现在他要周怡南游,易鹤川定是害怕路途中许怀瑾跟周怡发生些说不清的事,才会出面。
易鹤川越是着急,李浩仪越是坚持,他邪笑道:“若是将军府差人,只要首辅大人说句话,朕便下令将宫中的宫女给你送过去。”
李浩仪看向许怀瑾朗声道:“怀瑾,还不去将人带来,在此愣着作甚,莫不是要朕亲自去请人?”
许怀瑾心中骂李浩仪多事,却也不敢违背李浩仪的命令,回府将周怡寻来,周怡本想趁着许怀瑾跟易鹤川南游,收拾好包裹离开将军府。
还未走到府门,便被许怀瑾急忙带着走,许怀瑾骑马带着周怡赶到游船上,才发觉周怡已经收拾好包裹,正准备离开。
许怀瑾觉得易鹤川这个哥哥当得有些不称职,自己的妹妹要离开将军府都不知道,要不是李浩仪提出让周怡跟着南游,说不定回都城,易鹤川还要费心费力找妹妹。
南游的人众多,李浩仪并没有一切从简,反而铺张浪费,带了许多宫女太监,吃穿用度也是十分的奢侈。
许怀瑾想要跟周怡好好谈谈这件事,李浩仪耐不住寂寞,将她叫过去消遣,她没空跟周怡细说,只好吩咐从将军府带来的其他人好生照看周怡,不要让周怡乱来。
李浩仪瞧见许怀瑾着急的模样,还以为是周怡闹脾气,她在低声下气的轻哄,还是哄不好的那种,李浩仪越看越得趣,甚至还挑衅的看向站在旁边巍然不动的易鹤川。
易鹤川看着李浩仪兴味盎然的模样,实在不知道他在高兴什么,若是李浩仪知晓周怡是他妹妹,应不会如此。
易鹤川压下心中的担忧,稳如泰山地站在李浩仪身边陪着他,许怀瑾将周怡安顿好,走到李浩仪身边,也跟着易鹤川安静地站着。
“怀瑾。”
听到李浩仪唤她,许怀瑾恭敬地俯身应道:“臣在。”
船已经在河渠行了两日,他指着远处在河渠边浆洗衣裳的穿着破烂的女子,沉声问道:“往日你可走过此路。”
许怀瑾顺着李浩仪的手指看过来,河岸边的积雪还很厚,入目之处全是银白,只有穿着灰布衣裳的女子在河边边浆洗衣裳。
按照推算,他们才走出都城不远处的地界,此处应还是受都城的繁荣,并未有饥荒出现。
许怀瑾点头,“走过。”
想到在李浩仪寝宫说的那些话,她缓缓补充道:“皇上,现在还在都城周边,情况还算好。”
李浩仪侧眼看向她,他说南游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认真思索了许怀瑾的话,选择冬日南游,也是因为天寒地冻,更能看清民生,底下的官员就算得知他到来的消息,也没有办法在短时间,营造出欣欣向荣的假象。
当然他也想在南游的途中,将易鹤川永远的留在葱翠的南方,回不去都城。
李浩仪眉头紧皱,若这还算好,再往下走,会见到什么景象。
陪着李浩仪在船坊上站了会儿,吹了三个时辰的冷风,到了晚膳的时辰,李浩仪有些感风寒,叫太医诊治,许怀瑾才有空隙跟易鹤川私下说会话。
在龙船上找到隐蔽的地方,许怀瑾观察四周确定没有暗探,她才压低声音道:“你可知周怡准备离府?”
易鹤川并不知,他有些讶异地问道:“她为何要出府?”
许怀瑾沉默地看向他,易鹤川察觉到好像是他将妹妹喜欢男人抢走,才会让她心灰意冷,在府中没有留恋,他稍微思索番,才道:“我会尽快告知她的身份。”
许怀瑾点点头,又道:“这次南游,皇上并不是为游山玩水,他应是真体恤民情,想要做个好皇帝。”
易鹤川没有出声,良久他才应声,“嗯。”
听到船坊有人疾步走动,两人怕外间生事,赶紧走出去,李浩仪身边的近侍太监,瞧见许怀瑾,像是瞧见了天神,他脸色焦急地喊道:“我的许大人啊!你这是去那里了啊!皇上急着找呢!再不来下人们遭殃的厉害啊!”
晃眼看见易鹤川还在旁边,近侍太监立刻恢复正常,毕恭毕敬地给易鹤川行礼,“奴才,见过首辅大人,不知首辅大人在此,惊扰首辅大人,还请首辅大人莫怪。”
易鹤川冷眼看着并不说话,许怀瑾想要跟着太监赶过去,易鹤川出手拉住她,“有事便唤我。”
许怀瑾转眸看向他,坚定地点点头,应道:“好。”
跟着太监急忙赶到李浩仪住的房间,刚到门前,便听见里面传来砸东西的声音,侍前太监惶恐地喊道:“皇上!许大人来了。”
房内砸东西的声音消失,侍前太监知道李浩仪的情绪稳住,他轻声打开门,带着许怀瑾往里走。
踏步走进去,地面上遍布杂物,许怀瑾一时之间竟然没有下脚的地方,顿了会儿,她还是跟着侍前太监踩着杂物走到李浩仪身边。
李浩仪见许怀瑾来到面前,脸上的笑意止不住升起,许怀瑾不在他身前,他总觉得不自在,害怕许怀瑾会被易鹤川拐走,不知道做些什么事。
瞧见许怀瑾衣襟并未乱,脸上也如离开他身边那般,他悬着的心落到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