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你的婚事既已定下,那便只能委屈溱微,让她与你做个侧妃。平日里你多偏宠她一点也就是了。
另外,你年纪也不小了,你皇祖父和父王在你这个年纪,早都做父亲了。
之前是你母亲不在你身边,没有长辈替你张罗,如今你母妃回来了,合该让她替你挑几个温柔可人的……”
赵重熙真是不想打断父王的话,毕竟有失尊重。
可惜他的耳朵已经受不了了。
他站起身打断太子的话:“父王,苻家女儿矜贵,您和母妃如何忍心让溱微与人做妾?
另外,司徒六姑娘年纪还小,婚期最早也会定在她及笄之后。
儿子才刚回京不久,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这两年定然不会有太多的空闲,这些……”
太子和方才的赵重熙一样,没有耐心再继续听儿子说下去了。
他冷声道:“重熙,虽然我们父子分离十一年,但你不要忘了谁才是你的亲人,谁才是让咱们骨肉分离的人。”
赵重熙眯了眯眼睛:“父王,您说的那个人,他是您的亲生父亲,是儿子的嫡亲祖父。
十一年前他的确强行分开了我们一家人。那时儿子太小,日日哭泣不止,只有等哭累了睡着之后才能安静一会儿。
儿子恨把我们分开的皇祖父,也恨把我抛下的父王和母妃。
可很快我就顾不上这些了,因为师傅留给我的课业太多太重,同时也非常有趣。
渐渐我理解了皇祖父的苦心,理解了您和母妃的无奈。
我就想努力学本事,那样才能尽快回到京城,尽快把您和母妃也接回京城。
如今咱们一家人已经团聚,您就不要胡思乱想了好么?”
“本宫胡思乱想?”太子呵呵笑了起来:“重熙,你根本理解不了本宫的痛苦!”
说到最后一个苦字,他的情绪突然变得亢奋,额头的青筋都鼓了起来。
这话赵重熙上一世便听过无数次。
大宋立国多少年,父王就当了多少年的太子。
战战兢兢过了二十一年后,却发现皇祖父竟打算把皇位传给他的儿子。
一旦此事成真,他便直接从皇太子变成了太上皇。
不,他一日皇帝都没有做过,如果想做太上皇,还得看儿子愿不愿意封赏。
赵重熙淡然道:“儿子的确理解不了父王的痛苦,但儿子有些事情想要问您。”
太子平复了一下激动的情绪:“何事?”
赵重熙道:“儿子不久前去曹州办差,从陆家老太爷那里听说了一件事。”
太子道:“你究竟想要说什么?”
见他不肯承认,赵重熙也不想绕弯子了:“父王,如果儿子没有记错的话,您最爱的是梅花,母妃最爱的是莲花,而重华根本就不喜欢花。
那么,您每年让陆家牡丹园送一株姚黄去密州,究竟是何用意?”
听他提起姚黄,太子的眼中划过一丝慌乱。
但他很快又一次恢复了平静。
“你年纪太小又没有在京中长大,许是没有听说过你皇祖母当年唯爱姚黄的事。
父王身为她唯一的儿子,用姚黄寄托一下对她的思念,这也有不妥?”
赵重熙嗤笑道:“的确没有任何不妥,父王只需盼着皇祖父莫要知道此事。”
太子急眼了:“你……”
第一百零三章 空白信
皇祖父和皇祖母之间的裂痕究竟有多大,赵重熙不好妄自揣测。
但两人的感情上一世他是仔细琢磨过的。
皇祖母嫁与皇祖父时已经十八岁,正是女子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
加之她自小就被当作家主培养,眼界和能力比寻常的男子都强。
这样的一个女子,想来不会像寻常女子一般把情爱看得太重。
更别提会真心喜爱一名才刚满十三岁的男孩子。
皇祖父也一样,他对皇祖母的确是有感情的。
但这份感情更多的是尊重,是感激,至于男子对女子的喜爱,即便有应该也不会太多。
这一世他回宫的时日尚短,还没有机会听皇祖父谈起皇祖母。
上一世他却听过很多次。
虽然每次的开头各不相同,有欢喜的、有讥讽的、有愤怒的。
但每次结束后,皇祖父的情绪都完全相同。
遗憾、愧疚,却看不出半分的悔意。
他讨厌父王身上的懦弱之气,更讨厌皇祖母对父王的那些影响。
比之朝中那些曾经是皇祖母一派的朝臣们对父王的支持,一株陆家牡丹园的姚黄算不了什么。
但皇祖父知道后会怎么想,那就不好说了。
赵重熙又给太子行了个礼:“父王早些休息,儿子告退。”
太子被姚黄一事堵住了嘴,只好眼睁睁看着长子那修长矫健的身影渐渐消失。
离自己的院子还有一段距离,赵重熙就看见一名小太监站在院门口伸长脖子四处张望。
他嘴角弯了弯,加快脚步朝院门走去。
“殿下,您可算是回来了。”小太监急忙迎上来请安。
赵重熙笑道:“小袖子,急急慌慌的做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