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大头小胳膊小腿的毛毛,一个个都激起了无限的怜爱之心。也不是没有见过流民,面对那些人可没有人发散多余的爱心,同情就要掏粮食呀。
可这个毛毛可却不需要付出什么。
大娘还不忘给李明言脸上贴金:“还是咱们明言心善,自己也是这样出来的,就看不得别人也这样。”
毛毛被几个妇女留下来围观,捏捏手,又摸摸脸蛋,一个个稀罕的不行。
来之前听说明言捡的孩子是自己亲弟弟,长的可像,她们都是抱着怀疑的态度来的。
这么一看,瞅瞅李明言,再瞅瞅这个叫毛毛的小子,还真能找到一点相似之处。
话说这对李明言来说也算意外之喜了,毕竟给她的谎言又增加了一层可信度。
她让大哥找了一枚乾隆通宝,仿制了一个和她戴着的铜钱类似的钱币。
一个上面写着言字,一个上面写着毛字。
任谁看了都挑不出毛病来,毛毛谨记明言姐的嘱咐,不知道怎么说的时候就不说话,只需要说自己多可怜就行了。
“我家没有人了,爹死了,娘嫁人。几岁的时候?不知道,忘了。”
“啃树皮过的,有时候走的慢一点就啃不到了,别人都翻过了。”
李明言莫名的想起祥林嫂来,“我可怜的阿毛,我单知道春天…”
说的多了,第一遍惹人同情,第二遍同情减弱一分,第三遍第四遍惹人厌烦。
不过毛毛这孩子似乎也不是把苦痛挂在嘴边的人,也不胆怯,很快就和几个孩子混的好。
三婶的目光一直围绕着毛毛,虽不说话,可是看着就是不一样。
在场的都是人精来着,尤其是李明言的大娘,她说道:“她三婶,这多好的一个小男孩,你家没有男丁,这可不是要绝户,正好认个干儿子,两个闺女嫁出去之后好给你俩养老送终。”
毛毛看起来乖巧又机灵,三婶刚看到他的时候,心里也存了一点想法,若不是明言的弟弟就好了,要真是路边随便捡的一个孩子,她给认下多好。
她怎么就没有个好运气,捡个孩子来呢,最好是还小的,家里什么亲戚都没有的,最好有毛毛这么机灵又长的又俊的。
“这怎么好,明言好不容易找到她亲弟弟。”
说是这么说,她还是看向李明言,看她是如何表态。
李明言想了想,把孩子跟踢皮球似的踢来踢去是最伤人心的,既然已经跟毛毛说好了,就一定负责任到底。
她看着在人怀里由着人捏细细的手腕的毛毛,看着他澄澈的眼神,“两个妹妹也一样替三婶养老送终,我们家还是养的起的,何况队长也给毛毛安排了活,他也能抓工分。”
毛毛的嘴角露出小小的微笑来。
三婶却有着说不出来的失落。
第104章
听到明言姐这么说,毛毛的确感到十分的心安,说好的他先欠着明言姐的,等以后挣钱了再还给她,如果随便把他给别人养的话,他会误以为明言姐是拐卖小孩子的。
不管三婶的失落,李明言也算是替三婶坚定了她的想法,以后她有两个女儿过得不比任何一个妯娌差,算是三个妯娌中最幸福的一个啦。
这辈子爹娘尚在,大大娘还没有让明林娶了那个姑娘的妹妹,一切都还未知,可以说从她重生以来,事情就已经变了。
两个妹妹明竹和明兰都是好孩子,嫁了人之后也格外的孝顺,分了地之后,家里的活儿都是给抢着回来干。
二老想在家生活就在家里生活,想去闺女家里住,就在闺女家里住,这辈子如果收养一个孩子,万一两个妹妹有了啥想法,觉得二老偏心眼啥的,对二人产生了什么意见,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再说三婶羡慕别人的儿子,可能只是一时的脆弱,到时候养了孩子,有什么不满意的又要退货,那毛毛不得对她自己也产生什么意见呐。
还有瘦猴来的时候,对毛毛千叮咛万嘱咐,说明言姐是多么好多么好的人,一定会对他好,不会半道上把他给扔下。
李明言得对得起瘦猴的话才行呐。
这才坚定了信心,姥姥和姥爷到了李家,他俩在李家庄也算辈分大,年纪又大的。
他们一来,几乎所有的人都站起来,给他俩让座。
原来是听说李明言带回来个孩子,想来瞅瞅,陈老头眯着眼睛看了一下,说:“像得很!”
屁股还没有坐热,就拿着提篮走了,老娘们在一块儿嘀嘀咕咕,他不爱听,不如去山上拾粪。
姥姥也是打量又打量着这个孩子,她们都说和明言像极了,真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她以审视的目光看过了,却不这么觉得,虽然都是双眼皮,秀气的眉毛,还有明亮的眼睛,可是到底哪里不一样,她又说不出来。
管他呢,如果是亲戚最好,明言也算有了一个亲人,不是亲戚也没有什么,就当是做善事了。她一直坚信做好事做的多了会有好报的,就像老头子虽然死抠死抠的,那也是对自己抠,该给那些长工的工钱,该让他们吃饱的时候,从来不含糊。
所以才有这个好报,让他们的儿子能有出息,让他们还能有女儿养老送终。
她问:“毛毛这孩子住哪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