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一年之内天气变幻的无常让老百姓没有丝毫的自信等待下一季粮食收获。
高秋芬这个女儿在家里就变得烫手起来,而且他们这里有一个规矩,如果父母过世,儿女们要么一年之内办喜事,名曰冲喜。要么三年后再办,这叫守孝。
没有别的选择的余地。
高家就如同这一世看李家阔绰立刻把女儿塞过来一般,也因为自己实在再供不起一张嘴,同样把女儿塞了过来。
李明言自觉已经看开,上辈子的事情,犹如放了十年的蓝色素钢笔印,几乎要看不出痕迹了,却在看到高秋芬羡慕的目光之后突然想起那个时候,娶了新媳妇之后只能吃野菜团的窘迫。真是穷怕了。
午饭做好男人们回到家里吃饭,看到家里热闹的阵仗惊诧莫名,陈梅悄悄的和自己丈夫说了,李振国点头微笑,也不知道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不过从他时不时从牙缝里哼出的小曲儿来看,应该是挺高兴的。
至于李明海,从他脸上的傻笑来看,必然已经是高兴傻了。
吃完饭,家里的事情就有必要重新调整一下,待到客人都走后,陈梅拉过自家当家的去商量了一下。其实主要是通知一下李振国。
"既然老大媳妇怀孕了,以后地里的工分就别去了,咱家不差那点工分,以后你就只管做饭和菜地,挑水担柴的事情,让老大老二两个人去干。"事情是由李振国宣布的。
陈梅作补充说明,"秋分也理解一下,你大嫂怀上了,头几个月胎像不稳,以后你怀上了,也一样的待遇。"
高秋分只觉得受宠若惊,她家有几个哥哥,也见过自己的娘为了怀孕的嫂子特意破例,多煮个鸡蛋,多碗糖水什么的,可是也没有征询过谁的意见啊。不过倒是从来没有说不让嫂子们上工。
她早就听说这个婆家嫂子能干的很,早就在春上已经挣到了一个壮劳力一年的工分,她爱上工就上工不上工她也不敢有意见呐。
新媳妇说道有了这个话题的时候还有些害羞,直摆手说都听爸妈的。只是还是很好奇为何大嫂都挣了这么多的工分了,为何娘还要让大嫂和她一起上工
然后就听陈梅说道:"我去跟队长说去,本来家里就得有个人照顾家的,队长非得让你上工,非得说咱们队里抓工分的少,地种不完。这下好了,你有了,他总不能抓着你下地。"
说起来李明言也觉得好笑,队长自从看到她和明海一夜之间把秧苗运到地里之后,就对他俩充满了好奇心,很想让李明言再大显神通的把玉米地里的杂草除掉,把几十亩地的棉花打顶了。
不过李明言身不由己,她只是运送东西比较厉害,再在除草方面还真的是无能为力。于是她选择了浇水,在上工的时候,偷偷的放水,不知不觉的,上工的时候她总是比别人快一大截。
现在既然不能去上工了,李明言就决定给队长来个惊喜,也结束生产队烦劳的运水工作,能让大家有余力去除草施肥翻红薯秧子。
第117章
夜色正浓,正当空的月亮是个半圆,散发出氤氲的光亮。
两个人影就在这样的月光下向河边走去,河水在月光的照射下犹如一条细细的银带,这么干旱的天气,还还是因为这河水的上游有一个不大不小的水库。
春天的雨水天气让水库里存了不少的水,此时干旱正好派上用场。
细流的旁边有李家庄的村民挖出来的水舀子,可是让他们担水用,李明言的空间是不需要接触就可以把东西收进去的。只是如此大规模的收水还是第一次。
李明海自从知道自己媳妇怀孕就变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起来,她干个什么都怕有危险,“还是别去了吧,这么多的水,多重啊,你怎么运的完。”
说傻话了不是,李明言无奈的看了自家大哥一眼,伸手一挥,眨眼间河沟里的水就已经少了大半,河水又急急的补充进去。
索性接下来还有特到暴雨,现在劫持了过多的水分,对后面的村庄并没有什么影响,水库里的水多着呢。
这会儿干旱排空了,正好给接下来的暴雨腾地方。
李明海知道自己的话多余,又小心的扶着胳膊带着她去自己家的地块儿。比起收水浇水显然要麻烦的多,要少量多次,不然还没有等到暴雨的祸害,李明言先把地里的粮食给冲没了。
浇完水,李明言满足的拍拍手,可惜做好事不能留名,不过她可以写日记。
回到家她满足的睡了一觉,第二天一早照常起床,毕竟家里的饭菜还指望着她去做。
家里陈梅已经起床了,正张罗着从地窖里拿东西呢,毕竟儿媳妇怀孕了,也不能爬上爬下的是不。
李明言并不惊慌,地窖里她存放的的确有很多东西,并且常换常新,用来给她的空间出产打掩护。时间一长陈梅也不知道家里到底有多少东西,再说她有意无意的透露姥爷给的补贴,陈梅现在也搞不清楚自己家里到底有多少东西了。
陈梅见到大儿媳妇过来,连忙拉过她,让她不要靠地窖太近了。
“以后这事儿你指使谁干都行,就是别自己干,大着肚子不方便。”
高秋芬从地窖里探出头来,她被婆婆指使着去地窖里拿食物,这才对李家的财力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