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霆煜人缘好,实力又强悍,年纪轻轻就坐到了中郎将的位置上,整个军中却无人不服,在边关的威望一天比一天高。
pk双主角之一的秦霆煜在边关混得风生水起,而少年皇帝穆熙敬很显然就没那么得意了。作为一个被架空的儿皇帝,穆熙敬很显然还处于“与人斗其乐无穷”的阶段,无论后宫还是前朝,到处都是他要斗争的对象。
对于憋屈的皇帝穆熙敬而言,敌人到处都是,而他的盟友,说起来也真的只有钱浅和卫国公一家。真正坐上那张御座之后,穆熙敬的处境与他在东宫当太子时并没有太大区别,他还是个“橡皮图章”的作用。
作为穆熙敬的盟友,钱浅也很忙碌,她的主要工作是在后宫,主要斗争对象就是一位,以前的皇后娘娘,现在的何太后。
皇后娘娘已经成为了太后,然而后宫大权还是牢牢掌握在她的手中,她甚至都没有像以前的皇太后一样,住到宁寿宫,而是继续居住在皇后娘娘的正殿凤栖宫,继续向整个后宫彰显,她才是后宫的主人。
虽然先皇三年丧期未过,皇后不能明着给穆熙敬相亲,但谁也不能阻止她时常将自己的内侄女接到內宫来住一段时间。何家小姐长住后宫,在御花园与皇上来个偶遇什么的也很正常不是吗?
后宫麻烦事多,前朝也不清净,除了牢牢抓住权柄不撒手的何丞相和崔大人,其余四个辅政大臣哪个也都不是省油的灯,包括秦霆煜的爹靖国公。
大约是手中掌握的权利大了,心态就很容易变化,很快前朝四位辅政大臣就与何丞相、崔大人斗成了一团,凡是都要整个高下,谁都不服谁。
谁都没想到,最先倒台的居然是太后娘娘的亲爹何丞相,说起来这件事跟钱浅还有点关系。
穆熙敬登基,唯一坚持过的事就是将钱浅封为镇国长公主,赐牌子,准许随意出宫。这件事引起了言官们的巨大反弹,大家都认为,未嫁公主随意抛头露面宫外行走实在太不得体,极其不符合这个年代贵女们的言行规范。
就连钱浅的亲爹亲爷爷其实对于穆熙敬的这道圣旨都颇有微词,认为对于孙女的名声没什么好处。但无奈穆熙敬还是固执地坚持,因为身边虎狼环伺,他能信任的人实在是太少。
钱浅第一次出宫,自然是回了家,公主仪仗摆了半条街,排场大的很,在家呆了半日,钱浅又回去了,似乎就是在家里呆了一天,陪着卫国公夫人吃了一顿饭,和自己的母亲说了半日话。
公主仪仗车马缓缓走过长街,直接进了宫门,两排宫娥婢女随侍两侧,引来无数人围观。坐在凤栖宫的皇太后知道后冷笑一声:“到底不是真正的龙子龙女,果真小家子气。一朝得势,便要炫耀不休。她这样蠢蠢的倒也好,日后好拿捏。”..
跟钱浅出宫的宫婢足足有三十六位,其中有十六位是上了年纪的嬷嬷,谁都没发现,出宫三十六位,回来成了三十七位,有个上了年纪的仆妇被钱浅夹带了进来,先安插进了钱浅怡心苑的小厨房。
这位妇人并不是旁人,正是前樾山侯夫人,以前谢贵妃的长嫂。当年谢贵妃出事,崔大人和何丞相趁火打劫,联手将樾山侯拉下马。他们既然决定冲谢家下手,做事自然不留余地,但钱浅和穆熙敬商量之后,还是觉得留个后手。
当年的两个小孩子想办法给卫国公夫人捎了信,托她想办法将樾山侯夫人保下来,卫国公夫妇左思右想,还是决定就按照十六皇子和孙女的意思办。
第1187章:皇上,请您尽快回宫(34)
樾山侯夫人,是穆熙敬留给自己的棋子,当年樾山侯被崔大人和何丞相联合扳倒,樾山侯府迅速衰败,她作为当年的侯夫人,被判了发卖为奴。
侯夫人不在乎自己是不是会被卖到什么可怕的地方,她只想保住自己的孩子们。当年她的女儿已经嫁人,侯夫人知道,樾山侯倒台,女儿在夫家的日子会难过一些,但不至于受太大的牵连,她主要担忧的是被判了充军的两个儿子。
卫国公夫人托了人在市场上将侯夫人买回来之后,樾山侯夫人跪在卫国公夫人面前,赌咒发誓愿一辈子效忠国公府,唯一的条件就是,请卫国公保下樾山侯的两个嫡子。
卫国公答应了侯夫人的要求,用两个囚犯换回了樾山侯的两个嫡子,但卫国公也没放樾山侯嫡子自由,反而在江都附近买了个宅子,将樾山侯嫡子远远送到那里养了起来。
对于这个结果,樾山侯夫人已经十足满意。她的两个儿子是被判了发配充军的钦犯,能找个地方安安全全不受罪的娶妻生子、平安终老,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对于卫国公府来说,将樾山侯的两个儿子捏在他们手中,其实也是一重保障,确保在任何时候,樾山侯夫人都会乖乖的听话。
这几年,樾山侯夫人都被藏在卫国公府,国公夫人没拿她当下人,但平日也与她并无任何交往,就那样好吃好喝的供养着,连面都不见,直到这一次,镇国长公主回家探亲,直接将她带进宫,藏进了公主长居的怡心苑。
怡心苑,是整个后宫最特殊的地方,这里的內监宫人很多,因为钱浅这个眼皮子浅的外姓公主喜欢“讲排场”,总是弄一大堆人进怡心苑伺候。..
怡心苑的侍卫也多,因为负责皇城禁卫的顾将军是镇国长公主的亲爹,当爹的总是偏心自己家的娃,搞得怡心苑的护卫规格都超过养心殿了。皇上的仆从侍卫都没那么多,一个异姓公主却将排场搞得那么大,这是逾制僭越!但皇太后却没想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