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再提……
林繁倏地笑出了声。
方天真是一根筋,讨符是次要的,替他吹嘘才是首要目的。
见林繁失笑,秦鸾又看向方天,问:“谁的马不听话?”
“小的与马之间,差点儿意思,”方天一副惭愧样子,“日常出行,倒是能配合,但需要精湛骑术时,小的真是有心无力,那马儿它就是不听话。您看那崖壁……”
说着,方天抬起了手。
秦鸾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
视线所及,是一面陡峭山壁,许是站在下面,仰望上方,显得那座崖壁越发高耸。
秦鸾一下子明白了。
“之前的奇袭,就是从这山头冲下来的?”秦鸾道,“军报送达后,满京城都在说,茶博士们讲得有声有色。”
方天惊喜极了:“京里都传遍了?”
“可不是嘛,”秦鸾笑道,“阿鸳听得都成瘾了,一家一家听过去,谁家说得好,有什么区别,她如数家珍,还拉着我和阿渺去听了几次。”
话音一落,连秦威都忍俊不禁。
自家那侄女儿,就爱凑这种热闹。
转念想想,也是情理之中。
这么精彩的战局故事,谁能不爱听。
“可惜、可惜,”方天连声道,“小的就不在其中,因为小的骑术太普通了,没有机会上阵。后来冯靖他们说的时候,小的听得心痒痒。若能有让马儿听话的符,那多好啊。这么高的崖壁,直冲而下,想想都激动不已。”
说着说着,方天转头看林繁:“爷,是吧?”
林繁挑眉。
秦鸾扑哧笑出了声,眼睛弯弯。
她算是听明白了。
又一次抬起头,秦鸾望着崖壁。
险峻陡峭,谁能想到会有骑兵从崖顶冲阵呢?
难怪能打西凉一个措手不及。
“国公爷,”秦鸾唤了声,问道,“听说奇袭是你的主意?”
林繁道:“那日绕到山顶,原是想居高临下,观察西凉人动向,却发现有机会冲下来。底下看着吓人,真从山顶看,倒也还好。”
“那也十分厉害,”秦鸾道,“打旁人之不敢打。”
林繁听她夸赞,心里暖暖,想再与秦鸾说些山上状况。
似的能看得多远,深夜时如何,晨曦时又如何,策马冲下山时是什么体会……
只是,余光正好看到秦威看着他们,一时间,无数的词汇都堵在了嗓子眼里。
还是先少说些吧。
叫秦副将盯着,多少不自在。
事实上,秦威根本没往那处想。
此前他亦认真打量过这处崖壁,越看,心中越是感慨。
林家这小子,年轻、胆大,那股魄力是他们这些年长些的将领不具备的。
当然,今时今日,秦威得改一改那想法。
这是赵家小子,是先太子的儿子。
他比先太子小上几岁,他初出茅庐时,正是先太子所向披靡时。
他们那一辈的小子们,谁不想像赵临一样驰骋沙场?
各个都是想得眼睛都红了。
就好像,十几年前,京城簪缨各个都把林繁当心目里的“好儿子”,当手下败将都是好事。
阿沣没当过林繁的手下败将。
因为年纪所致,林繁不至于跟比自己小好几岁的娃娃动手。
这么一想,确实是虎父无犬子。
受生父遗传,受养父教导。
只是,林繁再厉害,当日奇袭能那么顺利,其中也有他家阿鸾的功劳。
被骑兵们吹上天的“疾风符”,别人不知道,秦威能不晓得?
那就是阿鸾画的平安符。
厚厚一沓,装满了一木盒。
他这个当爹的,就只分到了几张而已!
第312章 也属于阿鸾
那么多平安符,其他的全给了林繁。
还是他亲手交给方天的!
从事后来看,如此安排再合适不过了。
因为,符纸发挥了作用。
物尽其用,这是好事情。
可秦威是秦鸾的父亲,人人都赞林繁厉害,不提这崖壁也就算了,既然提了,他就必须好好夸夸女儿。
“阿鸾,”秦威道,“京里的茶博士们有没有说,骑兵冲阵时,身上和马上都贴了疾风符?”
秦鸾一听,讶异极了。
疾风符?
道家术法高深莫测,各门各派都会有不外传的绝学。
她只跟着师父修行几年,见识不足,从不知道哪派高人精通此道。
“不曾听说过。”秦鸾答道。
秦威哈哈一笑。
笑声爽朗,满是得意之色。
“是你的平安符。”秦威道。
这个答案,更是出乎了秦鸾的意料。
林繁见秦鸾看向他,便道:“当时,为了提振士气,我编出来的。”
疾风符的故事,他原想得空时,私下与秦鸾说。
那一场大战,两人虽相隔东西,但他依然得了秦鸾的许多助力。
胜利属于他,也属于阿鸾。
只是,机会一直不合适。
刚才说起那日冲阵,本是能顺着说起来,只是秦副将在旁
如今,秦副将主动开了口,林繁便道:“此事还得多谢秦姑娘准备的平安符,所有人充满信心,才能旗开得胜。”
话语虽简单,其中的感谢不曾掺假,很是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