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 在西汉庖厨养娃_万重泉【完结】(181)

  这些夫人们听了,不由的记住了季胥,毕竟一个将死之人,竟给调养好了,她们可不感叹万分。

  还有的私下里问了宋氏,想请季胥登门庖厨,替她以膳食调养身子的,说是每日来癸水时,小腹疼的厉害。

  宋氏转告给季胥听了,季胥很是愿意,她还没有开食肆的条件,若能先登门给这些茂陵邑的夫人们庖厨,得了善于做炊的好名声,也是为日后的食肆积攒人气了,因此两厢约定了日子。

  是日,宋氏还要留她们母女小住,田氏道:

  “住了这些日子,该回去过年了,年后你到我们那里坐坐。”

  腊月这二十来天,季胥她们姊妹是长宿在这的,田氏一起头也连住了两日,后来宋氏情形好转了,则回家住,白天往返这处。

  因着家里的菜畦要伺弄,母鸡、八哥、猫儿、黄牛,都得喂食饮水,不能长天日久离了人。

  这会子宋氏出了小月子,母女都回去了,年后也该出摊了。

  宋氏说:“也是,年后咱们再聚,我也就不留了。”

  说罢命丫头将两个包袱拿来,里头都是给她们包的点心果子,各做的一身新衣裳,丰姑甚至还牵来一匹马。

  她们这里都坐上马车了,见还单出来一匹,正要问,只听宋氏道:

  “这是送给胥儿的,她要给人家登门庖厨,听说又是会骑马的,有了马儿到底比牛车方便些,再个,做姨母的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茂陵邑的这些夫人,多少有些拜高踩低的,若看她驾牛车,难免看轻了,胥儿出门在外,我不舍得她委屈了。”

  田氏听这话在理,只是马匹名贵,不肯收下,说:

  “你这话实在,我家前些日子卖了一批羊毛旃席,马匹还能置办得起,这话我记住了,我做阿母的必不会短了的,空了便到西市替她买一匹。”

  宋氏道:“你们照顾我多少日子,连家里的买卖也耽误了,有点钱还愁没处花?何况这不一样,这是我做姨母的心意,你别管。

  胥儿,别听你阿母的,这马儿温顺极了,可是姨母特意为你挑的,若不收,姨母该伤心了。”

  说的季胥心肠软了,看向田氏,田氏笑道:

  “罢罢,我做主收了。”

  只见那枣红的大高马儿,毛色油亮,肌肉发达,是极为优良的好马,少说也值得十两金。

  第149章

  到了桑树巷,这样一匹枣红大马,引的左邻右舍注目。

  因近来田氏常乘言家马车往返巷中,他们都认熟了,问道:

  “田姑,怎么今日多了一匹马?你偷的人家言家的?”

  “去你的,这马是她姨母送给我这大女儿的,多好的马儿哪,也就她姨母疼外甥女,这也舍得。”

  说着抚摸了几下马颈,果真是匹温顺的好马。

  这马夫将马儿的缰绳从车辕处解下,交到季胥手里,婉拒了田氏请他进去吃茶,在巷中掉头回去了。

  街坊们从交门市买粮买菜回来,一时都站住看了,说:

  “真是匹好马,瞧瞧这毛色,养的多好哪。”

  “比杜啬夫家里的那瘦马要好。”

  “岂止是好,强多了,这马多健壮哪,百斛的麦子只怕也能驮的动。”

  三五人对着这马指指点点的,隔壁金氏本要出去弃灰,在门后听了听动静,暂且躲着没出门,咬紧了一口牙,

  “认了个便宜姨母,真教她田桂女捞着了。”

  一时又悔当初没对那哑巴好点。

  田氏这处,是日便请了泥瓦匠来,在牛马厩里砌了道墙,一分为两栏,食槽水槽另砌,分别养家里的黄牛和枣红大马。

  马匹的地下给铺了木头刨花,既能防潮保暖,利于马儿休息,也方便每日打扫更换,这马尿沾湿了的刨花直接铲掉,混在刨花中的马粪,用耙子耙出来,每日添些新刨花,还要定期的给他修蹄、梳毛。

  这些都是田氏回来的路上,向那马夫打听来的,说:

  “养马倒比牛还精细。”

  那马夫说:“好的马也既要种马好,也要精心喂养的。”

  每月的养马钱,也是笔不小的开支,难怪寻常百姓家以牛车居多了,就说这牛吃的草料,田氏试着喂了给那马儿,竟不吃。

  到西市专门买了那马夫说的一种草料,才肯吃,这要搁在以前,绝对养不起的,好在如今家里条件好了,养马也能负担起。

  这马粪、牛粪,田氏自然是用来肥菜地的,得了肥的菜地,蔬菜长势越发的好。

  正月里,季胥穿着厚衣裳,戴了风帽、手衣,各处裹严实了,打马去了茂陵邑,给一家来癸水时小腹疼痛的许夫人做膳食。

  这是天长日久,慢慢调养的事,她隔阵子去一次,还有宴请故交的周夫人,操办生辰宴的吴夫人……

  都是那日在宋氏面前见过季胥的,派人送帖,将她请去登门庖厨,季胥每次登门,收一两金,相当于四两银。

  因而她们给季胥起了个诨名,叫“一金女娘”,当然,这都是年后渐有的事了。

  话说腊月廿九,也就是阖家团圆的除日,这是自言家回来的次日。

  巷中各家门前都挂了桃鱼符、射鬾之类的辟邪纳福之物,酒香肉香也比往日浓厚。

  只见一形容精明的胖妇人,来各家敲门,她是这附近的人牙子,笑盈盈来问他们,可有要买奴隶的。

  这些奴隶被束住手,大奴一列、小奴一列,呈一字排开,败衣单薄,巷中的孩子们在烧竹玩,爆的声响吓的他们缩了一下,被人牙子呵叱的规矩站好。

  孩子们撇下火堆跑来,对着他们瞧看,这里头就有季凤。

  只见她高了些,梳着双环丫髻,一身新做的银红夹襦,显出苗条的身量,裙子和鞋面上绣了好看的兰草,见那人牙子敲她家的院门,走过来道:

  “哪里来的?我们家不买奴婢。”

  也有旁的大人听见叫门出来,纳罕道:

  “怎么到我们这来卖人了?该到城内,到茂陵邑去呐,我们这里谁买得起丫头来伺候呢。”

  “这些都是岭南水患,贱卖了来的,小奴也不值万钱了,七千钱就能买去家里伺候,我拉着各处问问,谁家年关里可有缺人使的?”

  七千钱的确是低价了,一头力牛也就是这个价钱了,不过小奴买回家也做不了力气活,还得费银子吃喝,不划算。

  他们也有打听那成年大奴的价钱的,是小奴的两倍,一时也没有买的,看热闹的居多。

  田氏却有这主意,大女儿要给茂陵邑那些夫人登门做炊,眼看年后风雪停了,蒙学也要开课了,凤、珠两个也该接着读书了,她也将在那附近的槐市接着摆摊,交门市的卤食摊还缺个人看顾。

  况每日处理杂碎,洗衣、喂牲畜,也是个琐碎活儿,虽不费力,但磨时辰。

  田氏听见这人牙子说丫头价钱好,就起了念头,想买来家里做活。

  人牙子见田氏从这大院子里出来,梳着扁髻,穿着也还算体面,对着这一溜小丫头打量,因笑眯眯道:

  “这些都是手脚健全,无病无疾的齐全人,夫人看中哪个?”

  人牙子将一个女娘解了手脚,推到田氏跟前,只见和季凤差不多的高,瘦些黑些,年纪不大,因要出来找人家,人牙子给穿了件还算干净的芦絮夹襦,长过膝盖,底下不穿裤子,鞋子露了脚趾,手上也冻的生疮了。

  大冬天的,这些奴隶看过去都是这样,好些的自然拉去茂陵邑卖了。

  “你多大了?叫什么名字?”

  田氏问道,她的确想买个丫头,小奴就行,家里那些碎活也不是费力气的,用不着搬搬扛扛的,再就是丫头方便,毕竟家里都是女娘,买个小厮她还不放心。

  “奴婢十二岁,没有名字,请夫人赐名。”

  说着对田氏磕头,这都是人牙子教的,要管买主叫夫人,过去的名字也不能用了,到了新去处全听主人家的。

  田氏听的脸上有光彩,又问了她老家哪里的、家中多少人口、在家里可会做什么活,一一听说了,决定买她,想了想道:

  “我家是做熟食买卖的,嗯,你就叫金豆吧,好听又喜庆。”

  “这名字真好,金豆谢谢夫人!”

  金豆被买下了,不用在雪天里受冻,回去再住牛栏了,因也很激动。

  凤挤在人堆里,过问田氏:“阿母,咱家真要买个丫头呀?许多活我也能做呀,干啥费钱。”

  “如今天短夜长,等你蒙学那处开课了,有多少时辰是在家的,这也是你阿姊的主意,你个小女娘不懂,去灶下看着火。”

  说着在与人牙子交钱换取身契,看的羡煞旁人。

  “田姑的日子也是好过了,都能买的起丫头伺候了。”

  “是哪,七千钱,都能到西市买一头力牛了!到底比咱们有体面。”

  话说金氏也在外头看热闹,看着看着,田氏竟舍得买,心里就不自在了,因也对着那些丫头挑拣打量。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美食文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