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 在西汉庖厨养娃_万重泉【完结】(240)

  听的季凤点了点头,

  “大宛人吃什么住什么呢?咋和咱们长的不一样?”

  “就是呀。”

  田氏也说,看到这样多的外国人,内心激动,对着比手划脚的,

  “倒都是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可看着到底和咱们汉人不一样,听说那些蛮夷都是吃生肉喝生血的,不像咱们中原懂得生火做炊,可是吃了那些,长的这样怪的?”

  不知道田氏从哪里听来的,总之市井之地有这个传言,连刘老姑那样上了年纪的,也是这样以为。

  “这我就不知道了,我也不曾到过大宛,只知在西域,离咱们这远着咧。”那老叟捻须道。

  这街上的,都是来向大汉朝贡的国家或部落,日子正好对上了。

  有的倒和中原的汉人长的没啥区别,不过打扮上不一样,他们戴着厚厚的毛毡帽,手持骨杖,脸上有对称的彩绘,身上还裹着兽皮。

  “你们又是哪里人,可也是西域来的?”

  季凤好奇的道,路过一队人她就问人家是哪来的。

  大多都不理会她的搭讪,这队戴毛毡帽的倒应答了,用拗口的关中汉话告诉她说:

  “不是西域,是东边,我们是肃慎人。”

  “肃慎?”

  季凤从没听过这么个地方,向他们后头看了,只见他们进贡的,有楛木做的箭矢,也有猎来的野兽,虎豹熊罴、猩猩麋鹿。

  把季凤看的目不暇接,问人家那是什么动物。

  “神仙咧,要猎到这些个野兽,可不简单。”

  一面乍舌道,还记得她们北上幽州,听说邯郸广阳道有一段路闹虎患,都怕的绕路了,这些人倒能把老虎囚在笼子里,进贡给汉朝,可见狩猎是极为擅长的。

  又路过一队,说是夫余人,他们穿貂裘,胸前挂着珠串,那些珠子圆润光明,比她家吃的酸枣儿还大,可把田氏看的迷住了。

  据说,夫余人擅长在水里捞珠,他们就是来进贡美珠的。

  “今年朝贡的王国部落这样多,足见大汉富强。”

  那老叟捻须点首道,季凤看的意犹未尽,说:

  “要是阿姊也在就好了,也能看到这样多从未见过稀奇人、稀奇东西。”

  老叟听说她阿姊在少府做膳人,说:

  “少府离槀街近,这些外国人,必定是落脚在槀街的蛮夷邸了,说不定你的阿姊能比我们这里看的更清楚。”

  岂止是看,因各国来朝,帝室在明光殿飨外国客,筵席上的菜馔,便是太官、汤官两处做的。

  季胥也因这筵席,添了竹牌,从早忙到了晚上,散席后,据说那些外国客都入住了槀街的蛮夷邸,离少府不是很远。

  入夜,官署掌灯后,汤官令还把手下的食官们聚集了,道:

  “各国使节都在蛮夷邸住下了,和旧年一样,帝室赏赐使节们美食太官、美食汤官。”

  这便是给使节们的特权,使他们这阵子能够吃上帝室的厨师,太官、汤官两处做的美食,意味着食官们的工作量也增加了。

  不同于甘泉宫祭祀,大家都争抢着去,给外国客做膳食,都显得兴致缺缺的,周平撇了撇嘴,心想:

  哼,那些个不通礼法的蛮夷,谁爱伺候他们。

  汤官令说了:

  “我这里备了写上各国名字的竹签,秩次二百石的食官们到我这里来抽取,抽中哪个,便负责哪国使节的一日三餐,

  不得推托,不得懈怠,更不得闹事,丢了我朝颜面,再有去年那样的事发生,就革去他现有的官职,永不复用!”

  “是。”

  满院的食官们应诺了,秩次二百石的食官,便是膳人、酒正级别的,能够领事一室的。

  只见汤官令面前设了竹榻木案,伺候她的老奴捧上来一个竹筒,里头都是带字的竹签。

  花膳人作为饼饵室领事的膳人,第一个去抽签了,她捧起竹筒,

  竹签摇动的声响牵动着底下人的心,尤其是她的姨侄女周平,口中嘀咕道:

  “不要大宛,不要大宛……”

  “花膳人,肃慎。”

  直到一支竹签落地,那伺签的老奴看了道,周平并孔、武两个都松了一大口气。

  再就是饼饵次室的季胥去摇签了,小葫芦、铜儿都看的目不转睛,她们虽是低微的厨婢,可去年也经历过使节们美食汤官的事,彼此也都嘀咕道:

  “不要大宛,可千万不要抽中大宛……”

  不料却听到登记的老奴宣布道:

  “季膳人,大宛。”

  若非汤官令在这里,她们就要嚎出来了,而周平就该笑出声了,隔着距离,看了她们一眼,眼里难掩的得意。

  要知道,那些使节们,就属出产好马的大宛,那国的使节最难伺候了。

  当初王胡子吃酒误事被贬,就是误在这个大宛上,去年这时候的王胡子还是汤官丞,是汤官处仅次于汤官令的二把手。

  因着本身性子粗狂,加上吃了酒,酒兴上头,和大宛使节起了冲突,甚至动了手,因此被贬为庖人,后来还被发配去东郊收容所,给瘟疫的病人做炊,落魄无比,再不能回到从前的官职了。

  汤官令方才说不能有去年那样的事发生,就是指王胡子那件事。

  他们可不想落的和王胡子一样的下场,都不想抽中大宛。

  后来各室都抽了,酒浆室的贾酒正抽中了夫余,只要不是大宛,他们都是面带喜色的。

  这里散了后,周平可算不忍了,笑说:

  “抽中大宛的,可是行大运了。”

  “是呀,想想去年的王胡子,真是大运行过了头了。”孔庖人道。

  季胥今年下半年才来,虽未亲历,才刚也听小葫芦说了去年的事,知道这大宛在这里就是个烫手山芋,不过既然抽中了,没法更改的事,那就尽力一试罢了。

  官署住所,那老奴伺候年迈的汤官令更衣安寝,想起抽签的事,因道:

  “是那个年轻的膳人抽中了大宛,她还是头一次经历,手下又没人,恐怕不能够应付。”

  汤官令想了想,道:

  “我记得她,饼酵法便是她发现的,在甘泉宫的筵席上,对着那些达官显贵也丝毫不怯,

  这次,只看他们应对如何,王胡子被贬职也有一年了?汤官丞的位置空了这么久,也该添人了。”

  第200章

  次早,季胥提了食盒,坐了官署的马车,到蛮夷邸去送早膳,小葫芦也跟来了,向着车窗新奇的张望。

  年关在即,槀街上许多人家门前都彩绘了神仙,还有悬挂了胡头、射鬾来驱邪的。

  一些孩童在打帛幡玩,为首的大孩子身骑竹马,手摇布帛当作幡旗,后面一群小孩叫喊着追随他。

  街上还有许多杂耍的戏班子,叠案、跳丸、旋盘、旋球、吐火、舞剑、高空履索……

  甚至还有变幻术的,从空的布袋里大变出一个活人来,围观的百姓都在那叫好,看的车上的小葫芦也不禁拍手,

  “这街上可真热闹。”

  不仅槀街上热闹,蛮夷邸也闹哄哄的,如今的格局,早在春秋时期便有了说法,华夏居中,其东为夷,其西为戎,其南为蛮,其北为狄。

  蛮夷邸设在这里,是专门接待外国客的,属于官营性质,比一般的驿站还大,里头客舍、马厩、厨房等一应俱全。

  因各国朝贡,这蛮夷邸的人气比以往更足了,进出都是外国人的面孔,口中说的都是她们听不懂的语言。

  小葫芦是官奴,即使少府离蛮夷邸就一条槀街的距离,但她鲜少外出,从前只听过那些外国客住在蛮夷邸,还是第一次亲见呢。

  行走在这里,好像那些人格外的高大,她仰头看这个,又看那个,听他们叽里咕噜的,一看季膳人在楼梯上招手叫她,忙的挤过那些人,跟紧了。

  才在二楼入口,就听见廊道上一片吵闹。

  “早餐!我的早餐呢?”

  一个高鼻深目,满脸金须,形容肥硕的外国客,对着蛮夷邸的小吏大呼小叫,用蹩脚的汉话在要早餐,又叽里咕噜些古希腊语,想必不是什么好话。

  小吏道:

  “还不到时辰,使节大人再等等。”

  “我很饿了!”

  那使节挥舞着胳膊道。

  各国朝贡的使节有美食太官、汤官的恩赏,他的随从们所用一日三餐,是在蛮夷邸花钱买的,蛮夷邸还会接待一些外国商队,收钱给他们提供食宿。

  而季胥正在顺着门上的牌子,依次的路过了夫余、肃慎、韩秽……

  “这就是大宛了。”

  找到了门上悬挂“大宛”木牌那间,那冲着小吏发火的,正是大宛使节,巴旦。

  小吏见她来了,问了她是少府膳食局负责大宛的膳人,如逢救星,指着她手中的食盒道:

  “瞧,你的早膳来了。”

  巴旦盯了一眼这个东方女子,一把夺过那食盒,指着她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美食文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