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
嬴政叹气。
他当然更想让明女郎讲一讲“王安石变法”的事,但天幕根本不以他的意志为转移,只能期盼之后抽到的“弹幕”能让他得偿所愿。
骏马疾驰,李由隔着风声听到了明女郎的话,心中交杂着对这宋朝的鄙夷和对外族的警惕。
他方才得了陛下之令,此时无视宵禁,快马加鞭前去陇西侯府与李信将军商谈项氏一族之事。
说起来,他与陇西侯其实算不上相熟。
七日前,明女郎答完题之后,妻子便安排他去与陇西侯的长子相交,她身为陛下的女儿,金尊玉贵的皇室公主,这几日更是多次拜访了陇西侯夫人,送上了厚礼。
陇西侯李信在平定了燕国、齐国后,就有激流勇退之意,如今已在朝中沉寂多年,陛下虽然年年有重赏,但态度显然是默许。
不过,既然如此,小李将军和侯夫人本应对他和公主殿下闭门不见,以免惹上事端;而公主殿下要帮他替父亲李斯求情,就更不应该逆着陛下的想法行事。
李由怀揣着疑惑,不折不扣地执行着公主的命令。
直至今日,李由在朝堂上听见陛下问起陇西侯,才恍然,公主殿下已经提前猜到,陛下会再次启用这位老将了,想来李信将军也有所预感,才默许了他们这几日的交际。
但李由心里升腾起了新的疑惑:就算陛下是公主殿下的亲生父亲,这样明目张胆地揣测圣意,真的可以吗?
汉朝。
卫长公主强压下心中的骇然,她还记得明女郎从前讲过的靖康之耻,本以为皇帝被外族掳走已是丢脸至极,没想到后妃公主也未能幸免。
明女郎怜惜那些女子,只说她们被迫受辱。自己与舅舅表哥亲近,自然知道匈奴人会怎么对待抓到的中原女子,当奴仆已然是幸运之事,更多的是为娼为妓,生不如死。
但若是侥幸逃生,当然是保命为要,贞洁又怎能重过生命?
后宫之中的卫子夫想得更多一些,这世道,女子本就难以出头,若是男子再起了束缚之心,那更是雪上加霜。
若是求稳,她当然应该支持据儿,毕竟公主登基未有先例,据儿之孙也是天幕盖过章的明君。
若是想着手心手背都是肉,那她便等着陛下做决断,也免了抉择之痛,这也是她原本的打算,只要在两个孩子之间不偏不倚即可。
但......若是本朝就能出一个女帝,甚至出好几个女帝,如此形成定例,那后世女子是不是就能少受一些束缚呢?
卫子夫犹疑之时,与她年龄相仿的卓文君立于殿上,神色淡然,目光坚定。
毕竟她没有什么纠结的余地,相同的性别,让卓文君天然地站在了卫长公主身边。
她这一辈子当过富商之女,当过沽酒女,也当过官夫人,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当一当公主的幕僚,乃至——女帝之臣。
唐朝。
长孙皇后唤来亲信,附耳轻声语。
亲信拱手称诺,往长乐郡公主方向疾步而去。
长孙皇后轻舒一口气,想来明天丽质便会吵着要和两个哥哥同窗而学了。
不知道自己这样安排,是好事,还是坏事?
宋朝。
赵匡胤咯吱咯吱的磨牙声格外有喜感,但殿中无一人敢笑出声。
靖康之耻他们当然记得,但先前明女郎只说金朝俘虏了两位皇帝,并未提及到其他人。
那对于大臣们而言,不过是再换一位宗室当皇帝的事,历史上他们也应该是这样做的,换着换着,不就把末代皇帝换回到当今圣人的后代了吗?
可明女郎这顺嘴一细讲,阶下众臣便心感不妙,他们都知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道理,皇室都已经如此,那他们这些大臣的家眷,还不知是什么模样呢。
明朝。
朱元璋当然是一个聪明人,毕竟蠢人是当不了开国皇帝的。
明女郎从前就说过,靖康之耻后,男子开始通过贬低女子来掩饰自己的软弱并获得优越感。
但那时朱元璋只认为她身为女子,自然站在女子那边说话,并未据此细想。
如今他被老妻的质问唤醒,开始深思起明女郎的话来,竟发现她所言不虚。
朱元璋虽并未通读史书,但看各个朝代公主的权力大小,就能感受到女子的地位高低。
那自己想要压制女性的想法,也许真的与这种起始于宋朝靖康之耻的社会风气有关。
这种认知,让朱元璋有一种被打脸的感觉:难道他真的被那些假道学牵着鼻子走了?
马皇后倚在窗前,静静地看着天幕。
贞节牌坊......
她默然不语,自己出身民间,当然知道那不是个好东西。
马皇后从前总想着,自愿殉情的女子也就罢了,确实应该褒奖她的贞烈,但那些不愿殉情的未亡人,在宗族和亲人的迫害下,为了一个牌坊献出了生命,实在可怜。
但明女郎的社会风气论让她猛然一惊,突然间认识到,自愿者也许并非自愿。
第34章 为夫纳妾,一夫一妻 毕竟他本来可以三……
“其实这种有感情基础的婚姻, 肯定要比盲娶盲嫁更加和美,两人琴瑟和鸣,也是一段佳话。”
“史书上记载了这样一个与吴琼相关的故事, 用来表现王安石不迩声色、不殖货利的品格。”
“故事的开头就比较让人无语了, 吴琼给王安石安排了一位妾室。”明月叹气。
诸朝人不明所以:
纳个妾而已,也太过平常了,吴夫人也只是为丈夫纳了一位妾而已,在古代甚至算不上是大度、称不上是贤妻, 这有什么可无语的?
“王安石每天睡醒两眼一睁就是变法, 突然发现屋里多了一个陌生女子,大吃一惊, 连忙问她是谁。此女自陈道,她的丈夫是军中大将,负责运送粮草, 粮船失事后, 家中钱财尽数用于偿还,尚且不够, 丈夫就把她卖掉了。王安石当然是心生同情,不仅将此女放回, 令其与丈夫和好如初,而且给了他们足够的钱财。”
“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 为了不被别人说善妒也好, 为了让别的女子为自己分担生育也好,吴琼和丈夫缱绻情深至此, 也免不了要在两人的感情中放入一个第三者。”
“而被丈夫卖掉的这位无名女子,回到丈夫身边后,她又在想些什么呢?如果这个小家庭再次遇到了困难, 没有王安石这样的好心人来帮他们,她会不会再次被卖掉呢?”
明月也知道自己这话有点何不食肉糜了,这样的形容,像是在以一种傲慢的视角怜悯她们。
“不过也有可能是我想多了,人家根本不认为自己受了委屈,不管是为夫纳妾,还是被卖掉还债,她们心中都甘之如饴。”明月自己说着都感觉到心虚,古代人又不是傻子。
若是吴琼自幼就被困在家中,读的全是女德女戒,那她心甘情愿倒也能理解,但吴琼和王安石同窗而学,读的也是圣贤书,胸中亦有咏絮才......
而那被丈夫当做物件卖出去的女子,心中又真的不起一丝波澜吗?
天幕之下,不理解她的话的人,才是多数。
纳妾离普通人太遥远了,他们也只能模模糊糊听出明女郎对这两个女人处境的不满,感受到她的言论有些“离经叛道”,但毕竟她是后世之人嘛,高居天幕之上,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但听懂了明女郎话中意味的人,情绪就比较激动了。
其实天幕出现之后,最厌恶明女郎的群体并非酸儒,而是一部分女子,一部分在男权社会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定位的女子。
她们恐惧着改变,反而比其他人更能感受到天幕潜移默化的影响。
比如,今天明女郎以褒奖的意味讲出了“卢氏吃醋”一事,那“妒妇”会受到的舆论压力便会大大降低了,而从前被夸赞的那些“贤妻”,则更有可能收获异样的眼光。
同样,明女郎表达了对纳妾的不满,那如果家中长辈再提点女孩们嫁人怀孕以后主动为丈夫纳妾,晚辈听从的概率就大大降低了。
但天幕带来的也不全是好处。
诸朝律法不一,但基本上都规定了不同品阶的纳妾人数。
排除掉那些认义女钻空子的人,也就是说,能纳妾的都不可能是个蠢蛋,当这些人意识到天幕的倾向,许多妾侍都会被遣散出府。
但若不是生活所迫,能当正妻的话,谁愿意去当妾呢?
这些妾侍并无一技之长,被遣散出去后大概率很快就香消玉殒了。
明月的思绪时而连贯,时而跳跃,突然感慨了一句:“其实如果不带金手指穿越到古代,本质上就是被拐卖了。”
“一个在现代社会长大的女孩,一个被自幼被一夫一妻观念熏陶的女孩,如果突然让她变成了一个古代女子,不管是做正妻还是妾侍,她都是很难做到自洽的,因为这两个身份,不过是贵重和廉价的区别,本质上都只是物品而已。”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系统 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