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当直男穿到古代冲喜_998【完结】(119)

  像冀州、莱州府城都有宵禁,通常在亥时后就不许在街上游走了,万一被巡查的官兵撞见还会下大狱。

  扬州城没有宵禁,哪怕是子时深夜街上依旧能看见人,那些酒楼妓坊就更不用说了,几乎灯火通明一直到天亮才熄灭。

  王瑛听得极其向往,上一世他记得古诗里就有许多描写扬州的诗句,例如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眼下虽不是三月,听上去秋天的扬州亦有别样的风情。

  “真想跟你们一起去看看。”

  “会有机会的,等元宝再大一点,空闲了咱们一起来扬州,带你们去望月楼看淮河上的歌舞。”

  “那感情好,倒时我一定好好看看!”

  陈青岩又询问起冀州府城的事,“我见你留的字条说,盘下了一间铺子准备卖鲜菜,准备的如何了?”

  “对了,你不提我差点忘了,铺子收拾妥当了,计划后天开业,我想着明日去拜访一下王同知,一是为了感谢他派人把我们带过来;二来也算是跟他拉进关系,我们在府城人生地不熟,若是遇见事身边没有依仗,借了王大人的名头应当会好一点。”

  陈青岩道:“确实如此。”

  “只是我不知送什么礼物过去,送的礼轻了怕人家觉得咱们没眼色,送的重了眼下手里也没那么多银子,实在有些为难……”

  陈青岩有些担忧道:“家里银子不够用了吗?”

  “日常开销还是够的,青芸把她的玉也给了我,若有急事就拿去当了,钱够用。”

  “那就好,礼物的事你不用担心,等我一下我去去就回。”陈青岩转身出了试验田,从自己的箱笼里翻找起来,半晌拿出一副字。

  这副字是粱老给他的,乃是冀州书法大家钱木舟所写。

  当初粱伯卿与钱木舟交好,得了他不少赠字,自从钱大家去世后,他的字也跟着水涨船高,听说一尺作价三百贯,而且有价无市。

  这幅《冀州赋》是他写过的名篇之一,用它做礼品绝对拿得出手。

  不多时陈青岩带着字进入试验田,“这幅字老师送我的已经装裱过了,明日你拿着直接去就行了,知道王同知家在哪吗?”

  王瑛点点头,“知道,提前打听过。”

  “有什么事及时告诉我,我在冀州也认识几个朋友,兴许能帮上你的忙。”

  “好,你在扬州也注意安全,上次写的信我们收到了,松弟长个子了?”

  “嗯,已经长到我耳朵这般高了,也瘦了不少,等回去娘准得心疼。”

  王瑛忍俊不禁,“娘可没心疼,她让我告诉你,多督促松弟读书,莫要贪玩,要是不听话就狠狠的揍他。”

  陈青岩也忍不住笑起来,“好,我知道了,时辰不早了快回去休息吧。”

  *

  翌日一早,王瑛带礼物和两个随从一起去王家。

  来之前王瑛早打听好了,今天休沐日,王大人应该会在家里。

  王同知的家在正通街,王瑛给这条街起了个绰号叫机关单位一条街。

  古人云:上北下南,故北为尊南为贱,所以正通街坐落在城中的最北边。

  往这边一走明显能感觉到跟其他两条街不同,路面更整洁,两旁种着整齐的树木,简直跟现代的绿化有一拼。

  步行了两刻钟来到了王家门外,马钱子上前敲了敲门,不多时角门打开,门房小厮道:“请问找谁?”

  “小兄弟好,我们家郎君是来拜访王大人,特地来报他帮忙救助之恩的。”

  “可有拜帖?”

  马钱子转头询问王瑛。

  这倒是真没有,王瑛连忙上前道:“我是粱伯卿的侄子,劳烦小兄弟进去通报一声,王大人应该就知道了。”

  “大人公事繁忙,没有拜帖还是请回吧。”

  眼看着门房要关门,王瑛急切道:“且等一下,我真的认识王大人!”

  “砰!”角门关上,王瑛敲了几声没有反应,气的他跺了跺脚准备离开。

  刚巧这边的声音引起院中管家的注意,他走过来道:“外面吵嚷什么呢?”

  “有位小郎登门拜访,可是没有拜帖,小的就让他回去了。”

  管家略微思索道:“那人可是外地口音?”

  “是。”

  管家连忙让小厮打开门,“前面的郎君请留步!”

  王瑛闻声连忙转身跑回来。

  “几位是从龙泉县过来的吗?”

  “是的没错,我是粱伯卿的侄子,受王大人照拂派人接到州府。”

  管家王琪点头道:“那随我进来吧。”

  王瑛跟着他,一路被带到花厅。

  “请先坐下喝杯茶,老爷还在忙公事,过一会儿就来了。”

  “有劳了。”王瑛拘谨的坐下,不敢四处打量,马钱子和田驹则站在他身后,大气都不敢出。

  等了大概一炷香的时间,王同知才过来,他年纪跟粱老差不多,国字脸,唇上蓄着短须,穿着一身藏青色的儒袍。

  王瑛连忙起身磕头,“晚辈见过王大人。”

  “起来吧,你就是伯卿信上所提的王瑛吧?”

  王瑛愣了一下,没想到粱老在信里提过自己,连忙点头,“是的,晚辈姓王名瑛。”

  “这阵子公事繁忙一直没空出时间过去看看你们。”

  “岂敢,应当是晚辈早来拜访您才对。”

  王同知摆摆手让他坐下,“你早先来了未必能看见我,这阵子因水患闹得没一日得空。”

  冀州水患严重,冀州州牧被贬,王同知虽然没被贬,但未来三年没有升迁的希望了。

  还要协助新上任的州牧处理赈灾事宜,给他忙的焦头烂额,连睡觉的功夫都没有,胡子都白了不少,王瑛上门的时间算是正是时候。

  “我听下人说你们已经搬出驿馆,如今可找好落脚的地方?”

  “已经租好房子了,准备在府城做点小生意糊口。”

  叙了几句闲话后,王瑛把提前准备的礼物拿出来,“晚辈一家来的匆忙,什么没什么能送的出手的礼物,唯有这幅字是粱老赠于我相公的,如今借花献佛送给同知大人,感谢您派人接我们来府城。”

  “哪值当感谢的,不过是一句话的事。”

  “您是一句话,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却是天大的恩情,还请大人不嫌弃收下这份薄礼。”

  王同知这才让管家接下来,打开盒子展开卷轴,他怔了一下,连忙起身上前仔细查看,“这,这是钱木舟的字?伯卿竟有这样的好东西!”

  王瑛见他表情就知道自己送对了,“晚辈俗人,不懂欣赏字画,送给大人才不算埋没了这幅墨宝。”

  如果说之前王同知话里多是客套,得了这幅字后就真心实意了许多,“听说你们老家那边受灾严重,田地房屋都冲毁了吧?”

  王瑛点点头,“镇上十之八/九都绝了户,我们一家因为在庄子上避暑,逃到附近的山上才躲过一劫,不过家里的房子也都被水冲的住不了人。”

  “唉,天灾无情,如今你们安心在府城住下,遇上什么难事尽管来找我,我与伯卿是相识多年的老友,他的子侄就同我的子侄一样,千万别客气。”

  “谢同知大人!”王瑛又跪地磕头,他等的就是这句话。

  “叫我伯父就行,待会儿让王琪给你个牌子,下次再有事递了牌子就能进来。”

  “谢大人。”

  王同知虽让他称伯父,王瑛也不敢真的叫,且不说两人身份悬殊,他也不是粱伯卿的亲侄子,相公只是粱老的学生,这中间还隔着一层呢。

  不过这一趟不算白来,不光跟同知大人混了个脸熟,还得了府上的牌子,下次再来拜访就不会这般困难了。

  待了一会儿王同知要去忙了,王瑛赶紧起身告辞。

  管家王琪送三人走到门口,王瑛突然开口道:“王大人公事繁忙,小的不敢开口相邀,明日小的菜铺开业,不知您是否方便过来瞧瞧,毕竟我一个小郎,相公和伯父都不在府城,身边没个倚仗……”

  王琪没想到对方会邀请他,“我得跟老爷商议一下。”

  王瑛赶紧道:“若是没空也没关系,今日多谢您帮忙,不然连门都进不来。”

  王琪微微点了点头,心里对王瑛的印象好了几分,虽是乡下来的小郎,说话办事却极有分寸不让人厌烦。

  “那小的就先回去了。”

  王琪道:“铺子开在哪?”

  “就在正阳街上,杨氏商行对面叫王氏菜铺。”

  “好,若是得空我过去看看。”

  王瑛千恩万谢的从王家出来,风一吹才发觉自己后背的衣服都被汗湿透了。

  六品同知相当于后世省级干部,果然上辈子小老百姓,哪怕穿越了跟这种大领导谈话依旧紧张得不行。

  明日开业王同知来不了没关系,只要管家能到就行,有心的人一打听就能明白其中的关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下 种田文 轻松  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