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岁月不仁,有冤不得伸,怨极恨极,终究难舍人世。
世间大有良善人在,师父、好友亦有你,得以慰我凄凉之平生,使我免堕恶鬼道,草草一纸难抒我意,拳拳。
你之护佑心意,我偶有所察,觉似比翼又不甚笃定,若是料错,勿要笑我。
然此一别后音讯断绝,故我之心意报与你知,从前只道梅花寻常,遇他方知潋滟深香,许别时心上有一人,此人姓李名意阑。
意阑,且不瞒你,你做官办案无甚气派,然则我却满心欢喜,因你心中有个公正,是我汲汲营营所求却不可得之馨德,若你久而有命,当为含冤者之福幸。
我敬亦爱慕你,愿以佛前筎素十余年、念经千万遍之愿力,换你生死随心,复不久受病痛,能持枪纵马,快意平生。
最后尚有一事相求,请将我之尸身火化,殓尽骨灰送回慈悲寺,交与我师父知辛大师,此乃我与他之赌约,不赴失信,望你务必替我完成。
书短意长,恕难一一,若人有生魂,梦中寻你,再会。
敬讼痊安。
十二月二十一日,知辛(许别时)留笔。]
三日之后,李意阑依照知辛的意愿,将他送进了清凉寺的化身窑。
同一时间,孙桥正在内城中紧锣密鼓地准备为他开胸重接肺脉的种种事宜,这郎中没下定论,也不肯包圆有几成把握,但他心中却一清二楚,有了许别时那一个大活人的经验在前,他其实是能与阎王爷争上一争的。
这天待到火尽窑冷,李意阑在灰白的骨灰之中发现了七枚灿如琉璃的舍利子,它们光彩照人,无声地闪耀着功德和庇佑。
第92章 番外 二落花时节
知辛火化之后,李意阑清醒的时辰开始日益变少。
撇开情绪,他的病情本来就到了最后关口,是以二十九日夜里睡下之后,次日整天都不曾醒来,并且口鼻出血,十分吓人。
寄声跑去找孙桥来治,孙桥救人的心是迫切,但李意阑的身体扛不住,只能先调养。
闻讯赶来的王锦官思索片刻之后,毅然决定立刻就走,带他回黎昌老家,因为无论是生是死,都得在他父母眼皮子底下。
李意阑为破案立了大功,高赓本来想在金銮殿上赐他一些荣华富贵,无奈事主连续昏迷,便只能暂时搁置了对他的表彰,派洪振带着一箩筐的珍奇药草将他送回了黎昌。
整个春节,李府都沉寂在一派忧心忡忡的氛围之中,但是受欢迎的和不受欢迎的人们还是险些踏破门槛,李真烦不胜烦,最后干脆将大门紧闭。
江秋萍等人暂时回家过年去了,临别前说好春节过后会来一趟黎昌。
寄声和王锦官留在了李府,王敬元无处可去,既关心人又无处可去,就也跟着来了。
此外自愿一同前来的还有孙桥,他对救人的执念明显超过了人间的团圆,对此李真一家感激涕零。
收殓骨灰那天,李意阑将舍利子从骨灰中挑出来,用棉袋装着放进了怀里,此后浑浑噩噩的一个月中,在寄声的照料下,这些佛门至宝始终未曾离开过他的胸口。
寄声有时候心中不安,就会合起手来,点头摇手地闭着眼睛呢喃,求大师保佑,让他六哥能够顺利渡过劫波。
随后端察、针灸、调理就耗去了一月有余,李意阑时醒时不醒,清醒的时候让一家老小别担心,迷糊的时候却又会忽然喊知辛。
这一声声终将无人响应,寄声只好冒名顶替地在床头说“诶”,昏迷的瞎子却好似心知肚明,并不理他,寄声没办法,只好把舍利子棉袋塞进他手心里。
然而这举措也不奏效,李意阑还是喊,固执地在他错乱的意识中孜孜不倦地找人。
这时旅人多半都已归家,白骨案的结局还没有自北方流传到黎昌,府上有些好奇心强的仆役就开始向寄声打听知辛是谁,寄声不想破坏他六哥的名声,就只说是不久前方才故去的朋友。
王锦官路过时听到这话,不由呆立了好一会儿。
她是知辛火化那天入的京城,亲眼看见李意阑在化身窑里捡起舍利子,佛宝从化身台上被捡起来,半空中忽然和无声的坠落的泪水碰在了一块。
那会儿还是清晨,斜照的日头从窑顶的风口里射进来,崩裂的水滴溅成扑向四方的细末,在金色的朝阳里呈现出了一种“散”的意态。
王锦官不知为何,忽然在这副宁静的画面中领悟到了一种刻骨的悲哀。
但是很快她就明白了哀从何来,因为捡尽骨灰之后,李意阑将解戎的枪头一并放进了坛中。
那柄他从来视若身家性命的兵器如今被他一分为二,一半随友人入土,一半留在了身上。
这也不是不能解读成高山流水觅知音,但李意阑偏偏又不是那种会纵情高歌的狂士,他打小就能忍,字里行间也清明得过分,因而此举不是痛中恍惚,王锦官想起他半夏中毒后的那个夜晚,知辛光着脚过来救他的情急模样,于电光石火中猛然顿悟。
比起知己,这两人的关系更像是自己和李遗。
离开清凉寺的路上她向李意阑求证了这事,后者给她看了信,纸张被折得颇有心机,刚好就在梅花那一句。
王锦官默默地看完之后又原样叠好,脑中的杂思顷刻像浪潮一样迭起。
知辛数次的欲言又止浮现在眼前,让她在品味间忽然明白过来,为什么明明说是萍水相逢,却又忽然想起了大夫姓“孙”,还将“十二年前”说成是“七年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强强 常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