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新书_七月新番【完结】(114)

  士卒们看在眼中,经过这一反复,第二天、第三天行军时,试图逃跑的人减少到了个位数。

  第二夜在渭南虎圈,第三夜则到了长陵兰池宫。

  在这,第四咸已经带着早就准备好的几车粮食等候,第五伦出自家的血,让士卒们饱食一顿,同时再度承诺,在茂陵驻扎的时候,日子不会比鸿门差,等出发去威戎郡时……

  “本司马就算是卖马、卖剑,也会确保诸君有一口吃食!”

  人心都是肉长的,于是到了第四天,竟奇迹般没有出现逃亡的人,直叫第七彪啧啧称奇,觉得是极其罕见的事,足够让他吹一年了。

  倒是第五平旦等人抓到了十来个割断了绳索逃亡的人,来自前头行进的营,甚至有人听说第五司马仁善爱兵,特地溜到这来,希望能投靠他。

  要投我,等到了威戎郡,各营各驻一县,天高皇帝远时再投啊!

  第五伦断然拒绝,让第七彪将人放了,让他们自生自灭去。

  他们第四夜宿于杜邮,第五夜抵达茂陵。在先行抵达的梁丘赐营中开完会后,第五伦才知道,梁丘校尉麾下,最夸张的一个营,才走了百余里,已经有三分之一的人试图逃跑。

  其中一半侥幸成功,跑得没了影子,另一半则被打得死去活来,甚至还插了十来颗脑袋在矛上威慑其余人。

  梁丘赐倒是觉得第五伦对猪突豨勇们太好了,隐晦地暗示道:“其实人越少,空额便越多,分到手的粮食却不变,如此剩下的人才能吃得饱,有战力啊。至于缺额太多,等到了威戎,从当地招募即可,三条腿的驴儿不好找,两条腿的流民还不多得是!”

  “若是伯鱼不忍,那些至于逃走的人,尽管放他们跑就是了,说实话,在关中依附豪强、沦为佃农,也比去边塞吃沙子强。”

  这就是大新的军队文化么,第五伦不置可否,只管控制好自己那一部分,但回到驻地后,也告诉第七彪等:“眼下才走百余里便如此,稍后前往威戎,可是要走两千里路,沿途险恶较关中更甚。届时若有三番五次欲逃的,让私从假装追一追,便放他们走罢。”

  到那时,体质虚弱实在没法行军的,第五伦甚至会故意放他们走,乱世将至,都不容易,能活一个是一个。

  戴恭自从数日前开始,就变得极其积极,为第五伦来回奔走,在他协助下,营地已经搭建得差不多了。他们要在此驻扎十天,从营地向西眺望,能看到茂陵高高的山尖,据说附近还有卫霍两位将军的陵,只是第五伦没时间去看。

  按理说,军中并无休沐之日,但第五伦却发现,扎营第二天,旁边几个军司马就带着亲信溜出营,去茂陵城里快活,而梁丘赐明明知道,也压根不管。

  于是,在叮嘱宣彪等人看好营垒后,第五伦也抽空向梁丘赐告了个假。

  梁丘赐问道:“伯鱼去茂陵城中作甚?”

  “有事。”第五伦含糊地回答,梁丘赐却立刻面露理解,笑得很暧昧。

  梁丘校尉很干脆地批准了,这位与旁人不同的下属,终于还是展露出他庸俗平凡的一面,看来也并非油盐不进。

  第五伦出了营,带着几人轻骑前往茂陵。既然目的地是马援、万脩所在的北地,那么在临走前,他得去见一个人。

  第86章 好马配好鞍

  茂陵城乃是第五伦继常安后,见过最大的城市。

  城内道路纵横交错,路旁遍种白榆,桂树夹道而生,高冠华盖,往来如云。

  路边是石垒的沟渠,渠外楼阁相邻,青色的酒旗迎风而飘,沽酒叫卖声不绝于耳,高冠宽袖的士子,华服的豪侠贵人出入其间,还不时有人醉醺醺着摇晃出来。

  拥有能比拟常安富庶,却没有京师的种种限制,来自长陵的第五伦也只能承认:“渭北诸陵,茂陵最盛。”

  茂陵在诸陵中的地位,就如同汉武帝在汉朝历史上超拔出群一般。据说若不算流动人口的话,茂陵户籍已经超过了常安,只是分散在县中各处,并非集中一城。

  反正这茂陵城里,随便一家都不是一般人,其世家则好文礼,比如朔调连率耿氏、并州牧郭氏;豪杰则游侠通奸,最出名的自然是原涉大侠;还有许多宿儒名流,俨然藏龙卧虎之地。

  在城内问路,来到本县甲第里外,却见里聚规格繁华不亚于常安尚冠里,显贵之家多居住于此,入里后找到了马府位置,但见康庄之衢,朱门大户。

  第五伦还特地回头看了看,果然,与马府一巷相邻的,正是“公孙府”,却是导江卒正公孙述家。看来公孙述确实与马援是发小邻居,乃是与自己抢人的竞争对手啊。

  “不过马援遇事却并未去投奔公孙述,更没让他知晓去处,看来公孙述口中二人的情谊,也没那么深。”虽然自己现在的实力与公孙述天壤之别,但第五伦还是很希望能拉马援入伙的。

  身后随从持着礼物,第五伦让第五福上前叩门,过去一年里,他可奉命来过许多次,早就跟马府上上下下混熟。

  得知第五伦亲来,门子应诺后连忙前去禀报家中主事的马氏淑女。

  按理说,这马府怎么也轮不到马老四的女儿来当家,只是他家情况特殊:马援的长兄马况早卒,留下马援的嫂子也多病,第五福来了几次,都没看到人影。

  而马援的二兄马余,当初在五威司命府拉了第五伦一把,如今官至中垒校尉,管着中央军:北军一部,一家人常在常安,很少回来。

  马援的三兄马员就更远了,官至增山(上郡)连率,上郡就在第五伦心中的大本营列尉郡北边。

  而马援这厮又为了一个男人弃家跑路,他的妾室不好出面迎客,儿子又年幼,马氏淑女只得挑起大梁。

  少顷,马家中门大开,邀请第五伦等人入内,走过庭院后,马氏淑女已站在堂门阀阅之下迎客。

  距去岁在宣明里一别,第五伦已经一年多没见到她了,少女今岁年已十六,个子稍稍高了点,今日穿了件宽袖紧身的绕襟深衣,衣服几经转折,绕至臀部,然后用绸带系束,衣上还绘有精美华丽的雏鸟纹样。

  她容貌也长开了些,但幼感仍在,颜色敷愉礼貌,躬身道:“先时收到第五氏许多礼物,妾本欲择日前去拜谢,岂敢令君子先行登门?”

  第五伦拱手道:“不经通报前来已是失礼,只是军情如火,若不抓紧今日,恐怕就没机会了。”

  马氏有些诧异,门外人杂,也不多问,只邀请第五伦入于北堂,里面一片暖和,第五伦送来的煤炉烧着狗头炭,地上铺着名贵的毡毯氍毹(qú shū)。

  在氍毹之上,马氏淑女伸腰再拜跪,问第五伦平安:“年前惊闻君子师丧,妾遣人前去吊唁,之后又听闻君子上书请缨入伍,先护送师柩回蜀中,这之后便许久未听到消息了。”

  “遣人去第五里打听,才知君子已去鸿门入于军伍,如今莫非已要开拔?不知前往何处,又要去多久?”

  言辞里小心谨守礼节,但还是掩盖不住她话语里的关切。

  过去一年她独自管着一大家子,必须做到健妇持门户,亦胜一丈夫。虽然强撑着主事,但毕竟只是个十多岁的小姑娘,夜深人静时还是会委屈流泪,可恨父亲来过一次信就又没音讯了。

  倒是第五伦对她家颇为关心,隔三岔五遣人送土产过来,常附带书信一封。二人的书信交流最初尚且拘谨,可次数多了后,若是一两月收不到信,却也有些怅然若失。

  只是今日见面,言语间却没有书信流畅,马氏反而有点紧张。

  第五伦没白跟扬雄学了一年,一些诗句现在已是信口拈来,他知道马氏淑女信中喜欢引用诗,遂摇头道:“王事靡盬(gǔ),不遑启处,征役没有休止,哪能有片刻安身,何时回来实在不知,也许三载,或许五年?”

  因为某种原因,这首诗是马氏淑女最熟悉的,她顿时颇感难过:“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这离家之情,妾虽不能身受,却也感同,吾父亦是如此,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第五伦笑道:“不过我此番的去处,正好是威戎郡。”

  马氏了然,屏退下人,只剩下她弟弟在堂上玩耍,外加一个老傅姆侍候在外以避嫌:“如此说来,君子或有机会能见到吾父?”

  第五伦道:“或许吧,届时吾等各营会分开驻扎在各县,我会争取前去特武县,与文渊也能相互照应。”

  马氏稍稍松了口气,再度欢喜起来,谈笑未及结束,她又左顾敕令中厨,让他们备下粗饭,莫要耽误了。

  “饭食不必置办了,我夕食前必须回到营中。”第五伦道:“淑女可有书信物件,要我带去给文渊?”

  让下人置酒,清白异樽,她还亲自为第五伦斟酒,酒入杯中涌生泡沫,随即又消散,犹如花之华疏,像极了此刻气氛的暧昧。

  虽已让目光故意不对视,但偶尔一瞥,瞧见第五伦近在咫尺。或许是屋内煤炉烧得太烈,或许是氍毹太暖,马氏脸色显得有些绯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七月新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