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德国史纲_孙炳辉、郑寅达【完结】(103)

  起,两国开始了小规模的军事合作。1921 年 5 月 6 日,两国政府签订了临时 通商协定,规定德国承认驻柏林的苏维埃代表机构为俄国唯一合法的代表机 构;缔约双方均应放弃反对对方的敌对行动或措施;不得在本国境外进行任 何官方的直接或间接反对对方的宣传活动;双方同意不建立和不保持对对方 任何形式的封锁,并立即消除一切障碍,恢复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该协定 表明德国实际上已承认苏俄,并为两国继续谈判打开了通道。

  1921 年 5 月 10 日,中央党人维尔特接替费伦巴赫担任总理,组成魏玛

  联盟政府。1922 年 1 月 31 日,原复兴部长、民主党人拉特瑙改任外交部长。 维尔特和拉特瑙推行现实主义的对外政策,对战胜国实行“履行和约”政策, 试图通过合作以求得宽待;对苏俄则适度加强合作,并准备恢复两国外交关 系。1922 年 1—2 月间,德苏两国在柏林开始了缔约谈判,并拟就了协议草 约。同年 4 月 1 日,参加热那亚会议的苏俄代表团途经柏林,两国又进行了 签订协议的谈判。4 月 16 日,德国在要求战胜国减少赔偿数额的希望落空, 又害怕苏俄同协约国达成协议的情况下,在热那亚近郊的拉巴洛小镇与苏俄 代表团签订了《拉巴洛条约》。条约规定: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两国的贸易、 经济和法律关系享有最惠国待遇;两国互相放弃对战费、战争和非战争损失 的赔偿要求;苏俄放弃根据凡尔赛条约规定从德国获得赔款的权利,德国不

  再要求归还被苏俄收归国有的德国企业和财产。 与此同时,德国军方多次派人到莫斯科举行两国秘密军事协商,商定了

  军事合作的措施,德国向苏俄提供军备工业的技术援助,苏俄则负责为德国 制造武器,提供坦克、军用飞机和化学武器的试验场。

  拉巴洛条约的签订是德苏两国的外交胜利,它不仅促进了两国经济关系 的发展,也使苏俄突破了帝国主义图谋建立的反苏统一战线,同样有利于德 国摆脱外交孤立的处境。

  斯特雷泽曼外交和《洛加诺公约》

  斯特雷泽曼 1903 年加入民族自由党,1917 年任该党主席,兼国会党团 主席。1918 年主持成立人民党。1923 年 8 月出任大联合政府总理兼外交部长。 直到 1929 年 10 月去世,斯特雷泽曼一直担任德国外交部长,因此这一时期 的德国外交被称为“斯特雷泽曼外交”。

  斯特雷泽曼的外交政策宗旨是:利用苏联同美、英、法等国矛盾,搞东、 西方平衡外交,摆脱外交孤立,恢复德国的大国地位。1925 年,斯特雷泽曼 给前德国皇太子写了一封密信,概述了其现实主义的外交政策,信的结束部 分表示:德国对外政策应该像 1809 年以后梅特涅所做的那样:善于应付,并 避免作出重大的决定。由此,人们对斯特雷泽曼的外交动机产生不同的解释, 有人认为他是两面派,是披着和平主义和人道主义外衣的极端民族主义者, 有人认为他的愿望是真诚和光明磊落的,即为欧洲谋取和平。但其实际的外 交活动,还是围绕着现实主义外交政策目标展开的。

  斯特雷泽曼力主德国政府接受道威斯计划,此后即根据法国急于尽快解

  决欧洲安全保障问题,准备以放弃对阿尔萨斯——洛林的领土要求为代价, 同法国缔结保障两国边界现状的“莱茵保安公约”,并以此恢复德国的大国 地位。1925 年 1—2 月,德国政府根据英国政府的具体建议,向欧洲大国递 交备忘录,提出与莱茵地区有利害关系的国家缔结莱茵公约的建议,受到欢 迎。莱茵公约规定在英国的担保之下,所有同莱茵地区有利害关系的国家共 同保证维护莱茵地区的领土现状,保证用和平手段解决彼此间的争端。斯特 雷泽曼认为,签订这样的公约既可以阻止英法之间或法苏之间缔结联盟,为 战胜国提前撤兵莱茵区创造条件,又可以使莱茵问题“国际化”,阻止法国 在发生德波冲突时袭击德国。1925 年 10 月,英、法、德、意、比、波、捷 克斯洛伐克 7 国在瑞士洛加诺举行会议。路德总理和斯特雷泽曼外长代表德 国参加洛加诺会议,签订了以莱茵保安公约为主要内容的《洛加诺公约》。 洛加诺公约生效的前提之一是德国加入国际联盟。德国希望借此举修改 凡尔赛条约,解除自己的战争责任,取得殖民地委任统治权,恢复军备方面 的平等权利,恢复大国地位。英法等国则要求德国无条件地接受国联盟约第 十六、十七条,即实际上要求德国在西方国家与苏联发生冲突时参加对苏经 济制裁,甚至允许法国军队通过德国领土。德国政府从自身利益考虑,奉行 “在东西方之间保持平衡”的外交策略,予以断然拒绝。斯特雷泽曼以德国 缺乏武装力量和防范革命为由,坚持德国有权自己决定是否参加对所谓“侵 略国”的共同制裁。1926 年 9 月,德国在坚持保留条件的前提下,正式参加

  国际联盟并担任理事会常任理事国。

  洛加诺会议前后德国政府也注重同苏联发展关系,以保持外交平衡。在 洛加诺会议召开前,德国政府曾多次向苏方表示重视德苏关系的发展,建议 两国“根据拉巴洛条约的精神”加强合作。洛加诺会议召开期间,德苏两国

  于 1925 年 10 月 12 日在莫斯科签订一项经济条约,该条约的内容远远超出了 一般通商条约的范围,由一般条约和若干专门协定构成,其中包括:关于居 住和一般法律保护协定、经济协定、铁路协定、税务协定、通商航海协定、 商事仲裁法庭协定和保护工业财产协定等。洛加诺会议结束后,德国政府又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