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统制与德意志劳动阵线
为了保持社会稳定,纳粹政权加强了社会统制,并推行一部分社会经济 政策以缓和社会矛盾。
纳粹党在执政以前,就曾组建过一些外围组织以增强自己的力量。执政 以后,它继续保留这些组织,作为实行社会统制的工具,还大量增设新的社 会团体,将控制网络伸向各个行业和各种年龄层次。根据 1935 年 3 月作出的 决定,这些团体从结社法的角度看,可分为纳粹党的“分支组织”和“附属 协会”两种。分支组织属于纳粹党的组成部分,计有:冲锋队、党卫队、希 特勒青年团、德国女青年团、民族社会主义司机团、民族社会主义妇女团, 民族社会主义大学生联合会和民族社会主义大学教师协会等等。附属协会拥 有自己的法人地位,计有:民族社会主义医生联合会、民族社会主义律师协 会、民族社会主义战争受害者救济会、德国公务员联合会、民族社会主义技 术协会等等。
1933 年 4 月 24 日,戈培尔受命向全国发表号召书,呼吁国民“克服阶 级仇恨和等级观念,尊重劳动和劳动者,在勤奋劳动中愉快地肯定生活。” 他还宣布将 5 月 1 日定为“民族劳动节”,作为法定的全民性节日。5 月 1 日那天,资本家根据纳粹政权的旨意同工人一起参加庆祝集会,希特勒发表 演说。5 月 2 日,“保护德国劳动界行动委员会”根据 4 月 21 日纳粹政权的 命令,用暴力占领工会机构,逮捕工会干部,进而取缔所有的工会组织。5
月 10 日,“德意志劳动阵线”在柏林宣告成立,由纳粹党全国组织领袖莱伊 担任头目。该阵线首先合并了全国的工会组织和职员协会, 1933 年 11 月实行改组,开始吸收企业主参加。1934 年 10 月 24 日,颁布了有关劳动阵 线的法律,规定阵线是“有智力和体力创造性的德国人的组织”,其目的不 是保护工人,而是“创立一个由全体德意志人组成的真正社会性和生产性的 社会”,并根据纳粹党的总政治目标和正在修订的劳动法规精神对其成员进 行教育。在实际运行中,该组织向成员灌输纳粹思想,调解劳资纠纷,用经 济资助、提供教育和住宅、稳定工资和组织娱乐活动等方式欺骗和控制全国 工人和职员。为了笼络工人和稳定社会秩序,从 1933 年到 1938 年,德国每 年有约 30 万幢住宅交付使用。劳动阵线最主要的下层组织是名为“力量来自 欢乐”的娱乐组织,它控制国内旅游区,拥有部分游船,向工人提供廉价旅 游,它还拥有交响乐队,经常组织工人观看廉价的话剧、歌剧和展览会,参 加体育活动,接受成人教育,其目的是控制工人的业余生活,缓和阶级矛盾。 魏玛时期所存在的工厂委员会参与工资谈判的做法被废除。工厂委员会 被解散,代之以由纳粹企业支部决定候选人名单的“信托人委员会”,“咨 询性”地协助企业主决定工资等企业事务。劳动阵线任命 13 名“劳动托事”,
主管全国 13 个经济区,劳动托事是调解企业主和雇工矛盾的最后裁决人。在
纳粹统治时期,计时工资额被限定在 1932 年的低水平上,但由于实现了充分 就业和延长劳动时间,工人收入总额从 1933 年的 136 亿马克增加到 1939 年
的 294 亿马克,而从 1932/ 34 年至 1936/ 38 年,私人消费价格指数仅增 长了 4%。但是,工人实际收入的增长幅度低于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增长率,
工人收入在总赢利额中所占的比重下降。
第三节 文化专制主义 文化统制
纳粹党执政后,立即利用所掌握的国家权力,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
1933 年 3 月 13 日,政府新设“人民教育和宣传部”,由纳粹党全国宣 传领袖戈培尔任部长。1934 年 5 月 1 日,又增设“科学、教育和国民教育部”, 由纳粹党徒鲁斯特任部长。全国报刊每天刊登的主要内容,都由人民教育和 宣传部决定。
1933 年 9 月 22 日,在纳粹政府控制下,德国成立了半官方的文化控制 机构“德国文化总会”,由戈培尔任会长。总会下辖文学、音乐、电影、戏 剧、广播、美术、新闻 7 个协会。当时规定,只有具有雅利安血统并在政治 上同国家保持一致的人才能参加这些协会,只有会员才能从事文化工作。德 国文化总会是纳粹政权控制文化领域的得力工具。
除了政府系统外,纳粹党的“全国宣传指导处”和新闻办公室,罗森贝 格领导的“纳粹党世界观学习教育监察局”和“德意志文化战斗联盟”,也 参与文化统制事宜。
纳粹政权将文化划分为“德意志文化”和“非德意志文化”两类。1933
年 5 月,当夏季学期开学时,“希特勒青年团”和大学生组织在许多大学举 行了焚书活动,凡被认为是“非德意志精神”的书籍均抛入熊熊烈火之中。 被焚毁的不仅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卢森堡、李卜克内西、倍 倍尔、梅林的著作,还有德国著名作家和科学家如海涅、托马斯·曼与亨利 希·曼兄弟、爱因斯坦等人的书籍,以及外国著名作家高尔基、杰克·伦敦 等人的著作。戈培尔在焚书之际宣称:“德国人民的灵魂可以再度表现出来。 在这火光下,不仅一个旧时代结束了;这火光还照亮了新时代。”在清除“非 德意志文化”和“文化布尔什维主义”的口号下,爱因斯坦的物理学被斥之 为“犹太物理学”。鲍豪斯派建筑、表现主义和抽象派绘画、爵士乐和无调 性音乐、“马路文学”都被指责为“蜕化艺术”而遭禁止。一批为纳粹分子 所反感的学者,如爱因斯坦、托马斯·曼等,被迫流亡国外。所谓的“德意 志物理学”、“德意志化学”、“本族数学”等得到大力推崇。种族学、政 治教育学、军事科学等可以直接为纳粹主义作注释的学科得到较快发展。生 物学、心理学和历史学的内容被改写,为此成立了“新德国历史研究所”、 “犹太人问题研究所”和党卫队“遗传研究所”。在文学中强调“血统与乡 土”、民族与战斗;绘画题材必须取自“人民”,如“德意志工人”、“德 意志农民”、“德意志士兵”、“德意志家庭”;雕塑要高大雄伟,象征国 家是不可抗拒的力量。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