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德国史纲_孙炳辉、郑寅达【完结】(130)

  面对这一冒险的侵略计划,戈林和雷德尔表示赞同,而弗立契、勃洛姆

  贝格和牛赖特认为军事冲突很难控制在局部的范围内,而德国又没有能力同 英法等大国全面对抗,他们担心该计划会导致德国的灭亡,因而表示反对。 纳粹党执政后,军队在勃洛姆贝格控制下,一直对纳粹政权采取合作的 态度。清洗冲锋队和希特勒担任国家领袖后,勃洛姆贝格主持全体官兵重新 宣誓,规定国防军官兵效忠于希特勒个人,而不是国家和宪法。1934 年 2 月 接替哈默施泰因担任陆军部长的弗立契尽管对纳粹党持保留态度,但他既不 足以影响整个国防军的政治态度,又在扩军备战问题上同政府积极合作。但 是,当勃洛姆贝格和弗立契在侵略步骤问题上同希特勒发生分歧后,地位已 经巩固的希特勒决定寻找机会撤除他们的职务,并趁机改组军事领导机构,

  确立对军队的统帅和指挥权。

  1938 年 1 月下旬,希特勒利用勃洛姆贝格的新婚妻子曾当过妓女和盖世 太保炮制的所谓弗立契搞同性恋的把柄,制造了“勃洛姆贝格—弗立契事 件”,将两人免职,同时还免去 16 名高级将领的职务,将另外 44 名高级将 领调往低级指挥部。同年 2 月 4 日,希特勒颁发《关于德国武装部队统辖权 的命令》,宣布亲自接掌整个武装部队的统辖权,自任武装部队最高统帅。 并规定取消军事部,原该部武装部队局改组成“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接 管军事部的职能。原军事部武装部队局局长凯特尔任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主 任兼参谋长。命令还规定取消三军总司令一职,陆军总司令由勃劳希契担任。 这些措施被纳粹政权称为“将一切政治、军事和经济大权高度集中于领袖手

  中”的根本措施,实际上是希特勒实施扩张计划前强化国内独裁统治,特别 是直接控制军权的重要一着。

  为侵略扩张服务的纳粹外交

  纳粹外交是为其侵略扩张的政策服务的。希特勒上台之初,德国受凡尔 赛条约束缚,军事力量孱弱,外交上处于以法国为首的欧洲同盟体系的包围 中,十分孤立。德国要称霸全世界,必须排除法国可能进行的干涉,扩大武 装力量,恢复军事主权;同时,瓦解以法国为首的对德包围圈,寻觅朋友, 建立法西斯同盟体系;随后,还必须排除主要大国的干预,通过局部战争或 和平解决的手段侵占中欧,为进一步争霸欧陆作好准备。所有这些任务,都 必须借助于明确的外交战略目标和纵横捭阖的外交手段才能完成。因此,当 纳粹的侵略政策还处于毁约扩军的阶段,以牛赖特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旧式外 交官还在为纳粹外交服务时,希特勒就开始插手外交事务。他不仅主持外交 决策,而且在外交部之外设立由其亲信里宾特洛甫主持的“里宾特洛甫办公 室”,作为他直接控制外交活动的工具。该办公室位于柏林威廉街外交部的 对面,原普鲁士外交处所在地,拥有 300 多名工作人员。由于牛赖特在 1937 年对“霍斯巴赫备忘录”提出异议,翌年 2 月被免去外长职务,由里宾特洛 甫接替,该办公室才撤销。此后,希特勒在纳粹党内又设立了由罗森贝格主 持的外事局。

  从 1933 年初到 1937 年底,纳粹德国的外交重点在于排除各国可能进行

  的干预,迅速恢复军事主权,瓦解对德包围圈,实现法西斯国家的初步联合。 在这一阶段里,纳粹政权对英国实行“和解”外交,即在竭尽全力扩军备战 的同时,利用英国不希望看到法国的过分强大,而采取扶德抑法政策,全力 同英国搞缓和,力争与英国达成某种形式的协议,以求在英国的绥靖政策下 作好侵略准备。

  德法关系不同于德英关系。法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胜国,通过

  凡尔赛和约获得许多利益,它十分害怕德国东山再起进行复仇。为了巩固自 己的地位,法国积极争取同盟者,结成防范德国的同盟体系,由此出现了以 联苏抗德为主要内容的巴尔都外交,和以利用意德矛盾来牵制德国为主要内 容的赖伐尔外交。德国则力图破坏以法国为首的抗德同盟,它对法策略是又 拉又打,以拉为主。在法国的东欧盟国中,纳粹政权重点着力于拉拢波兰, 以便排除法国干涉德国的助手,瓦解法国的对德包围圈。1934 年 1 月 26 日, 德波两国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出于纳粹主义理论的反共反苏本性以及掩盖 其侵略本性的策略考虑,苏联成了纳粹政权内外宣传的主要打击对象。尽管 德苏之间还保持着一定的经济和军事联系,希特勒也经常通过各种途径向苏 联传递友好信息,但在公开的宣传中,纳粹政权每做出一个冒险举动,除了 大摇一阵橄榄枝外,就是大叫一通“布尔什维克威胁”。

  为了摆脱外交孤立状态,德国从 30 年代中期起加紧拉拢其它法西斯国 家,力图组织起侵略集团。随着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后遭到国际联盟的制 裁,它同英法等国的矛盾日趋激化。西班牙内战爆发后,德国随同意大利公 开进行干涉,支持西班牙法西斯势力,进一步缩短了德意之间的距离,加剧 了意大利与英法之间的矛盾。在对日关系方面,尽管德国无暇投入更多的注

  意力,内部各部门在对亚政策上也有分歧,军事部和外交部比较倾向于把对 华关系作为重点,而里宾特洛甫及其办公室希望重点发展对日关系,但由于 德日之间没有大的利益冲突,更容易在反共的旗号下联合起来。1936—1937 年,德国先后同日本和意大利缔结《反共产国际协定》,完成了法西斯国家 的初步联合。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