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21 日——27 日,马克思和恩格斯写了《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共
17 条),阐明了革命的性质和任务,制定了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革命中的纲 领策略。提出:完成民主、民族革命的任务,建立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 共和国;从资产阶级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如国有化,保证工人生活资 料,保障劳动人民等等。总之,实行自下而上革命,实现民族统一,完成资 本主义革命,为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创造条件。
1848 年 4 月初马克思、恩格斯返回德国,到达科隆。6 月 l 日,《新莱
茵报》出版,马克思任总编,恩格斯任编辑。报纸宣传《要求》,歌颂革命, 评论时政,揭露资产阶级自由派的妥协叛卖,批判同盟中的错误倾向,极大 地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派为德意志革命所制定的纲领,
不仅反映着广大无产者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是引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走向胜利的指路明灯。可是,由于社会条件的限制,无产阶级还很不成熟, 资产阶级十分懦弱,致使这一正确路线未能实行。
资产阶级自由派的软弱妥协
德意志资本主义发展落后、缓慢,造成资产阶级力量非常薄弱;国家四 分五裂,使资产阶级未能形成为整体的政治力量;无产阶级的独立出现,又 使资产阶级一开始就害怕革命的深入发展。由此,德意志资产阶级反对派在 革命进程中表现得矛盾、动摇、软弱、妥协。有人对德意志资产阶级的这种 犹豫态度作了形象的描述:它“用国王的难以满足的奢望来衡量国王,用无 产阶级的危险及其日增的势力来衡量无产阶级。它把国王和无产阶级放在天 平的两端,而自己发抖地站着,问自己说,到底该把自己抛进哪个秤盘去 呢?”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决定着德意志资产阶级最终把自己抛进了王权的 “秤盘”。
柏林街垒尚未拆除,人民群众“三月之夜”的激情尚在奔放,资产阶级 自由派却主张:“结束革命”了。他们首先把无产阶级排除于人民武装之外, 独霸市民自卫团,规定参加自卫团的条件必须是:本地人,能找到担保人并
保证以后归还武器,独立谋生的人。于是,这支革命的武装便蜕变了,从反 封建的工具变为保护“神圣财产”、反对“煽动者”的工具。梅林指责说: “这支军队在武装的反动派面前是胆小的兔子,在手无寸铁的无产阶级面前 是怒吼的狮子。”柏林唯一的政治日报《阅报室》也评论说:“资产阶级在 革命后第一天就竭尽全力后退。”
起义胜利的第三天,3 月 21 日,柏林的自由派就与国王密商,把军队召 回。在一份有 1.4 万人签名的“请愿书”上,请求国王把“同市民友好的部 队”开进城来。在他们看来,用真正的军队保护神圣的财产要比他们的志愿 勇士(市民自卫团)更可靠。3 月 30 日,1 个步兵团、1 个骑兵团、外加 2 个步兵营和 1 个骑兵连重新进驻柏林。
普鲁士的“三月内阁”成立以后,资产阶级的代表立即走上了与王室、 封建主、官僚、军阀妥协的道路。他们拒绝召开新的人民代表会议,以所谓 “法制基础”和维护“法律状态的连续性”为藉口,主张由普鲁士联合议会 讨论拟定新宪法和选举法。4 月 6 日和 8 日,联合议会颁布法令,确定“新 的宪法由国王同人民代议机关协商后确定。”同样,康普豪森——汉塞曼内 阁也没有撤换一个旧官吏,不曾动弹旧普鲁士国家机器的任何一个部份。马 克思指出:“三月革命只是改组了政治上层,而没有触动它的全部基础:旧 官僚制度、旧军队、旧检察机关和那些从生到死终生为专制制度服务的旧法 官。”于是,国王又恢复 3 月 18 日中午以前的权力,内阁则成了封建君主抵 挡人民革命情绪的缓冲物。康普豪森也承认:“我们已成为王朝的盾牌。” 在对待农民的问题上,资产阶级自由派依然未敢触动封建基础。德意志 革命虽是以实现国家统一为形式出现的,统一问题被提到首位,土地问题列 于次要地位。但二者又是密切相关的,解决农民的问题是关系到削弱封建割 据势力、壮大革命力量的大事,是实现民族统一的基础。三月革命爆发后, 农民纷纷停止履行强制徭役,并迫使地主立下字据,放弃封建特权。这个事 实,只需“三月内阁”加以法律承认,农民(尤其是易北河以东的农民)便 可获得彻底的自由。然而,资产阶级自由派却拒绝实现革命的经济内容,害 怕用革命的方式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3 月 27 日,内阁发出命令,宣布一切 利用威胁和暴力迫使地主所做的让步一概无效。在由汉塞曼提议、部长吉尔 克拟定的普鲁士土地改革草案中,把所有的封建义务分为两类,一类是可以 赎取而废止的义务,一类是无偿取消的义务。最后无偿废除的仅是一些细琐 的义务,如地主狩猎权、土地转移金、屠宰什一税、放牧税、养蜂税、水渠 捐等,而这些封建义务事实上早已不存在了。主要的封建义务徭役租等却依 然存在。所以马克思揭露说:1848 年的德意志资产阶级“毫无良心地出卖这 些农民,出卖自己天然的同盟者,可是农民与它骨肉相连,没有农民,它就 无力反对贵族”,“保持封建权利,在(虚幻的)赎买的幌子下批准这些权 利——这就是 1848 年德国革命的结果。真是雷声大雨点稀!”1789 年的法 国,在攻打巴士底狱后 3 个星期就清除了封建垃圾。而 1848 年的德国,在三 月起义后的六个月,一直没有采取任何(哪怕是临时)的措施来满足农民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