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窘境,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拉萨尔工人联合会的两派,都竞相声明 “脱离拉萨尔主义”。 10 月 10 日,特耳克在莱比锡拜访李卜克内西;翌日, 哈赛尔曼跟踪而至,提出合并的建议。这些,固然是拉萨尔派领袖们为摆脱 危机的违心之举。但它也清楚地表明,拉萨尔派确已是处于走投无路的境况。 这就为实现全德工人组织的统一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
对社会民主工党来说,重要的是不被拉萨尔派领袖们的虚假许诺所蒙 蔽,而要坚持原则,切实帮助联合会的广大工人彻底摒弃拉萨尔主义,达到 真正统一的目的。在 1874 年 7 月召开的科堡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口号:“要 统一,不要合并。”然而,由于社会民主工党还很不成熟,不善利用拉萨尔 派的矛盾,错误地坚持只同“作为整体的联合会”谈判,对拉萨尔派首领的 所谓“让步”信以为真,加上多数干部害怕招来分裂的斥责,主张不惜任何 代价的合并。就是李卜克内西、倍倍尔等人,对于克服拉萨尔主义的艰巨性 也没有足够的认识,低估了在两党成员中展开思想斗争的必要性,甚至没有 将合并的打算通报全党,造成了党内的思想混乱。因而有史以来第一次联成 一体的德国工人运动的统一工作,便在匆忙、无原则的妥协下进行着。
1874 年 10 月中,全德工人联合会和社会民主工党的代表举行预备会, 进行合并谈判问题。在拉萨尔派表示愿作出“重大让步”后,埃森纳赫派便 放弃科堡代表大会的口号,同意立即进行会谈。11 月 2 日,两派代表在柏林 举行首次合并会谈。12 月 11 日,两党中央机关报发表了内容相同的关于合 并的声明。 12 月 15 日,在柏林举行第二次会谈,成立纲领起草委员会,着 手拟定统一纲领草案。1875 年 2 月中在哥达举行合并代表大会的预备会议。 会议为合并制定了纲领。拉萨尔的宗派主义组织原则得到克服,但却承认了 一个包括拉萨尔主义观点和庸俗民主主义观点的妥协纲领,这就是哥达纲领 草案。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德国工人运动的统一是支持的,同时一再告诫埃森纳
赫派领导人:两派合并必须在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上进行,要警惕那些“团 结的狂信者”。但社会民主工党的领导人李卜克内西、盖布、奥艾尔等人非 但没有接受这些告诫,而且合并谈判的进行亦未告诉马克思和恩格斯。直到
1875 年 3 月 7 日《人民国家报》发表纲领草案 4 天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才
知道这一既成的事实。他们对这样一个“会使党堕落的纲领”,表示极大的 愤慨。 3 月 18 日,恩格斯写信给不同意纲领草案的倍倍尔,说明马克思和 他否定纲领草案的态度。5 月 5 日,马克思把《对德国工人党纲领的几点意 见》(即《哥达纲领批判》)寄给白拉克,请他阅后交李卜克内西、盖布、 奥艾尔和倍倍尔过目。马克思就纲领草案的要害问题——国家学说,作了原 则性的批判,精辟地论述了为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而斗争与为建立民主共和国 而斗争的辩证关系。第一次阐述了关于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的思想,从而 帮助德国工人阶级制定科学的战略和策略。李卜克内西和党的其他领导人担 心马克思的批判会影响两派合并,因而向广大党员隐瞒了马克思的意见。
1875 年 5 月 22—27 日,社会民主工党和全德工人联合会合并代表大会 在哥达城蒂沃利饭店大厅举行,正式成立了统一的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大 会一致通过了新的党纲和党章,拉萨尔的宗派主义组织路线被废除,但拉萨 尔的机会主义思想却被接受了。大会选举了党的领导机关,设执行委员会于 汉堡,设监察委员会于莱比锡。从此,德国工人阶级长期分裂的局面结束了。 德国工人党尽管在哥达大会上通过了一个错误的纲领,但统一后的工人
运动一开始便以巨大的合聚力顶住俾斯麦政府的政治迫害,展开反非常法的 英勇斗争。
第四节 俾斯麦政府的对内政策 保护资本主义发展的经济措施
帝国建立后,俾斯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措施,消除阻碍资本主义发 展的中世纪残余。
统一币制。1871 年在德国流通的货币有 126 种硬币、108 种银行钞票和
42 种国家纸币。针对货币的繁杂情况,1857 年各主要邦国同奥地利签订一个 协定,各签字国永久实行银本位制。新帝国政府建立后,便着手统一币制。
1873 年 7 月公布货币法,规定实行帝国金本位制,1874 年开始收回银币。1875
年 1 月 1 日帝国马克成为唯一的支付手段,同时将普鲁士银行改建为德国皇 家银行,规定其职能为:控制全帝国的纸币发行权;为帝国保管主要的现金 储备;为整个帝国的金融业务提供方便。
统一经济法规。在 70 年代上半期,帝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商业
法、营业自由法、统一的度量衡法、民权和迁徙自由法、保护国外的商业法、 货币法、关税法,以及对铁路、水路、邮政、银行等事务的管理法。使德国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了法律的保证。
统一铁路管理。70 年代起,德国铁路发展的速度很快,但铁路的管理却
非常复杂,有帝国铁路线、各邦铁路线、私营铁路线、私人所有由各邦经营 的线路、各邦所有由私人经营的线路等。70 年代后期,由于俄国谷物经由德 国东部的铁路廉价输入,严重地冲击了国内市场;俄法靠拢使铁路的战略意 义日益明显;利用德国的有利地位吸引欧洲的过境贸易,为保卫关税,统一 管理铁路运输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一项工作。为此,俾斯麦采取了两项措施: 一是创立“帝国铁路局”,控制全德铁路的建设、装备和营运。二是国家购 买,扩大国有铁路的比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