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赔款和保证”的前提条件回答了德国的和谈建议。 在德国国内,关于媾和的条件,社会民主党等一些政治派别主张立即实
行“不割地和不赔款”的谅解媾和;军人集团则谋求德国欧洲霸权和殖民霸 权地位的胜利媾和。两种媾和方式的较量中,后者明显占了上风。泛德意志 协会、东疆协会、海军协会、国防协会、6 大工农业经济团体以及各种绅士 贵族团体等沙文主义组织发表联合请愿书,竭力反对“放弃战争目标的媾 和”,强调“唯独有赔款的、能扩大势力和领土的媾和,才能永远确保我国 人民的民族生存、世界地位及其经济发展的自由”。
主战派的压力和协约国的强硬态度,使贝特曼政府的和平攻势遂告破 产。德国要挽回败局,实现“胜利之后重建”,就只有再回到战场上了。根 据海军上将蒂尔匹茨“用强有力的尽可能残酷的潜艇战”去剥夺“英国岛国 的便利形势”的建议, 1917 年 1 月 9 日,德皇召开御前会议作出决定:“恢 复无限制潜艇战”。2 月 4 日柏林当局发表声明,宣布下列各区为航行危险 区:整个英吉利海峡、北海(荷兰和挪威沿岸除外)、爱尔兰以西 400 海里 以内的大西洋水域、整个地中海(西班牙东南两面小片水域和希腊近海狭窄 走廊除外)。
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初期确见成效,1 至 4 月共击沉协约国和中立国船
舶 1000 多艘、200 多万吨(整个战争期间,德国潜艇共击沉敌国船舶 6000 艘、1500 万吨)。同时,它也招来了美国的参战。从 2 月至 4 月,有 10 艘 美国船只被德国潜艇击沉,当时,德正拉拢墨西哥、日本结成反美联盟。因 此当 3 月 18 日 3 艘美国商船被击沉、大批美国人丧生的事件发生后,美国便 大造舆论,在国内掀起反德浪潮。4 月 2 日,美国提前举行国会,参众两院 分别于 4 日和 6 日通过对德宣战的决议案,拨款 70 亿美元以应军需。
美国参战,直接影响了巴西、加拿大、暹罗、澳大利亚等中立国的态度。
1917 年共有 23 个国家投入协约国行列。5 月,美国实行义务兵役制,先后动 员了 275 万人加入正规军,将 200 万兵力陆续派往前线。与此同时,美国完 全中止了对同盟国的军火供应。面临危局,德国军部认为这状况均系贝特曼 无能所造成的。7 月中,威廉二世批准了贝特曼辞职,普鲁士副财政大臣兼 粮食特派员格奥尔格·米哈埃利斯接任首相。
“兴登堡防线”的崩溃
1917 年 4 月,德国最高统帅部为避免决战,把西线军队撤到兴登堡防线。 该防线于兴登堡上台后始建,1917 年初完成。整个防线精心设计,工事密布。 重要部分防御纵深达 15 公里,分主要地带、中间地带和后方地带,各配有铁 丝网障碍、堑壕钢筋混凝土碉堡。1917 年下半年和 1918 年初,德军凭藉这 条坚固防线抵御了协约国军队的几次攻势。
1917 年俄国二月革命,推翻沙皇政权,俄前线士兵反战情绪增强,俄军 全线溃退。十月革命的胜利,苏维埃政府宣布退出战争,1918 年 3 月 3 日《布 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的签订、德军减轻了东线的压力,军部便想抓住 有利战机,集中兵力在西线作最后一搏,以求赢得胜利。鲁登道夫写道:“1917 年至 1918 年岁序更迭时,陆上情况由于俄国退出战争而变得对我们比一年前 较为有利。如同 1914 年和 1916 年一样,我们又能给自己提出以陆上进攻来
解决战争的任务。”德国决定趁大批美军抵达欧洲前打败英法联军,于 1918
年 3 月—7 月连续发动五次大规模进攻。
1918 年 3 月 21 日,德军的 178 个师在西线 125 英里战线上摆开。向圣 康坦以南的英法两军防线结合部发起攻击。这是本次大战最大的一次交战, 双方投入的兵力将近 180 个师。德军以猛烈的炮火摧毁敌阵地,迅速推进,
至 3 月 27 日进抵距巴黎仅 32 英里的蒙迪迪埃镇。可是,德军缺乏快速部队, 人力严重不足,无法扩大战果。打开的缺口很快被封闭,进攻速度骤减。统 帅部目睹有“被拖进一场消耗战中去”的危险,于 4 月 5 日下令全线停止战 斗。在这次战役中,德军虽获一些战绩。但以伤亡了 24 万人的代价却未能达 到突破联军防线、分割英法军队并将之各个歼灭的预定战役目的。
4 月 9 日,德军在从拉巴塞运河到奥莱贝克宽约 36 公里的进攻正面上, 集中了 29 个师、2000 门大炮和 400 多架飞机,向英军发起攻击。打了 20 天, 撕开了联军一些缺口,推进了 18 公里,又由于同样的原因无法扩展战果。
损兵 8.6 万,击溃英军并攻占沿海地带的战役目的又落了空。 连续二次失败,最高统帅部并不甘心,鲁登道夫强令:“我们必须保持
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主动权,并且在第一次大突击后,一有可能就实施第二次 突击。”于是,在 5 月 27 日至 6 月 13 日,德军又分别对谢曼代达默和贡比 涅的法军阵地发动了两次进攻,结果死伤、被俘了 12 万人,又一无所获。 兴登堡过高地估计了前几次战役的战果,决意再攻,使德军从阵地战的 僵局中摆脱出来,并赢得胜利,或者迫使协约国同意缔结体面的和约。7 月
15 日再次发起马恩河突击战。然而此时的德军已锐气大减了。在联军强有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