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德国史纲_孙炳辉、郑寅达【完结】(97)

  众,甚至提议在公共场所和发电厂制造爆炸事件,然后归罪于反动势力。 中部地区的工人群众响应共产党的号召,举行总罢工,并同前来镇压的

  警察和国防军展开武装搏斗。汉堡、劳齐茨、鲁尔区、图林根和其他地区的 群众也举行了罢工和抗议示威。3 月 24 日,艾伯特总统宣布萨克森处于戒严 状态,并任命赫尔辛为民政专员。赫尔辛一面增派武装力量进入中部地区, 一面派人封闭共产党地区机关报《阶级斗争》和《曼斯费尔德人民报》,并

  禁止出售《红旗报》。3 月底,保安警察部队便完全平息了中德地区工人的 武装抵抗。4 月 1 日,德共中央决定停止总罢工。

  “三月起义”使德共领导机构发生分裂,克拉拉·蔡特金和多伊米希等 人宣布退出中央执行委员会,普通党员也有一半以上退党。以保罗·莱维和 多伊米希为首的反对派组成“共产主义协会”,不久该组织并入独立社会民 主党。1922 年 9 月,独立社民党并入社民党。

  汉堡起义

  共产党在 1921 年“三月起义”失败损失较大,但到 1922 年秋,党员人 数又回升到约 22 万人。1923 年 2 月起,各地开始组建工人自卫组织“无产 阶级百人团”。到 10 月初,全国已建立了 800 个“无产阶级百人团”,团结 了约 10 万名工人。其中约 650 个系由共产党员、社会民主党员、无党派人士 和工会会员联合组成。法比军队占领鲁尔后,德共中央要求德国人民进行两 条战线即反对法国和德国资本家的斗争。但是在 1923 年 8 月以前,以布兰德 勒为首的德共领导集团在实际行动中是把反对法国占领当局放在主要位置, 而以“推翻古诺政府,建立工人革命政府”的口号作为宣传动员群众的手段。

  1923 年春,各地工人的罢工斗争还处于零星和分散的状态。5 月起,群

  众性的抗议斗争在全国此伏彼起,在许多城市,无产阶级百人团第一次走在 示威队伍的前列。到 8 月份,工人运动进入了开展全国总罢工的新阶段,推 翻古诺政府、建立工人政府的口号已成为罢工工人的实际要求。古诺政府在 内外交困中下台后,斯特雷泽曼政府停止了“消极抵抗”政策,着手同西方 国家协商平息危机,同时为了恢复国内“秩序”,开始镇压共产党和工人运 动。德共中央在共产国际推动下,决定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魏玛政权,并通 过总罢工和武装起义夺取政权,建立工农政府。以后,德共成立了常设军事 委员会,负责具体制定起义计划。该委员会考虑以萨克森和图林根两邦作为 革命的根据地,共产党员参加邦政府,推动社会民主党部长武装工人,加强 无产阶级百人团,然后在两邦发动全面起义,控制中德地区,并从萨克森出 发向柏林进军,从图林根出发向巴伐利亚进军,夺取整个德国。为了转移敌 人注意力,他们要求汉堡首先起义。

  10 月 10 日,萨克森成立由 2 名共产党人和 5 名社会民主党人共同组成

  的工人政府。同月 16 日,2 名共产党人与 5 名社会民主党人组成图林根工人 政府。但是这 4 名共产党部长把自己的行动局限在魏玛宪法和邦议会允许的 范围内,没有着手解除资产阶级的武装并武装工人。

  10 月 20 日,德共中央下达决议,要求汉堡等地按原定计划发动武装起 义,要求全国举行总罢工。翌日,萨克森政府同各地工厂委员会和工会的代 表共 400 余人在开姆尼茨举行会议,讨论武装起义事宜。共产党人要求举行 总罢工和武装起义,但遭到大部分社会民主党人反对,格·格劳佩甚至声明, 如果通过总罢工的决议,社民党代表就要退出会议。最后,会议迫使德共中

  央撤销了 10 月 20 日的决议。

  但是汉堡的共产党组织没有接到通知,仍在 10 月 23 日举行武装起义, 以台尔曼为首的 300 名共产党员和工人群众出其不意地袭击工人区的警察哨 所,夺取武器,然后攻击城内的敌人。没有参加战斗部队的共产党员则前往

  各区从事宣传鼓动,争取劳动群众支持。但是,由于共产党人在企业中扎根 不深,未能鼓动起广泛的罢工和武装起义。只有数百名成员的战斗部队同 20 倍的优势军队对抗了 3 天,终因力量悬殊,于 10 月 25 日夜有秩序地撤出战 斗。

  早在 10 月 21 日,德国政府便下令国防军开进萨克森。汉堡起义失败后, 斯特雷泽曼政府要求萨克森工人政府解散,遭到拒绝后,艾伯特总统于 10

  月 29 日动用宪法第四十八条,委派人民党人海因策接管萨克森政府。11 月

  12 日,共产党部长被迫退出图林根工人政府。起义失败后,军警大肆逮捕, 有千余人被判刑。12 月 21 日,政府下令取消 8 小时工作日制,这样就剥夺 了十一月革命的一项重要成果。

  纳粹党成立

  20 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获得快速发展,加剧了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 消亡和小生产者的分化破产,特别是在一次大战期间,政府为了便于控制生 产,大力扶持大企业,中小企业相应地受到排挤或吞并。战后初期,各国爆 发了不同程度的经济危机,下层民众在通货膨胀中深受其害,工人大量失业。 这样,在一次大战结束前后,资本主义国家内中下层民众产生了强烈的反资 本主义情绪。在战后国际新格局形成的过程中,战败国受到了严厉惩罚,部 分实力不足的战胜国也没有分得预期的战利品,在这些国家中激起了强烈的 民族复仇主义或民族沙文主义情绪。另外,以俄国十月革命为开端的欧洲无 产阶级革命,使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阶级害怕资本主义制度被推翻,因而积 极纵容和支持反苏反共势力,而一部分中下层民众则害怕社会主义制度会消 灭私有制,因而投奔了反对资本主义制度、鼓吹民族复兴和扩张而又主张保 存私有制的社团。诸多因素的结合,使得一次大战结束后,法西斯运动在一 些国家内不同程度地发展起来。在中欧,则兴起了德意志民族社会主义运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