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 年 4 月,奥匈帝国境内 1904 年建立的“德意志工人党”恢复活动,
并改名为“德意志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以卍作为标帜。奥匈帝国瓦解后, 该党分裂成奥地利、波希米亚和上西里西亚 3 个分支组织。为了协调和统一 各国的民社运动,3 个分支组织又联合组成了“德意志民族社会主义国际 局”,并竭力敦促德国的类似组织参加活动。
1918 年 3 月,慕尼黑机车厂机工德莱克斯勒以本厂同事为主要成员,成
立了拥有几十名成员的“独立工人委员会”。同年秋,德莱克斯勒又和报社 记者哈勒一起组建了“政治工人集团”。不久,德莱克斯勒不顾哈勒反对,
于 1919 年 1 月 5 日将独立工人委员会和政治工人集团合并,组成了“德意志 工人党”。该党追求“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空想,其活动宗旨包括“联 合一切劳动者反对借贷资本和“利息奴役制”,使劳动者得以分享红利;将 熟练工人从无产阶级队伍中分离出来,列入中产阶级的行列,同时牺牲大资 本的利益来扩大和加强中产阶级;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学说,反对犹 太人,要求结束阶级斗争。
1919 年 9 月,希特勒加入德意志工人党,并成为领导委员会的第七名委 员,该党的发展方向随即开始变化。
希特勒出身于奥地利没落小资产阶级的家庭,曾在维也纳和慕尼黑流
浪,1914 年参加德国军队,在西线作战。他在青少年时期就形成了根深蒂固 的德意志民族沙文主义、种族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反共偏见。
1919 年底,德意志工人党开始制定党纲。弗德尔、罗森贝格、希特勒、 迪特里希·埃卡特、德莱克斯勒等人都提出了不同的主张,最后由希特勒和 德莱克斯勒执笔起草,形成了《二十五点纲领》。纲领具有两个重点:(一) 强烈的德意志民族沙文主义。要求建立“民族国家”,打破凡尔赛体系的束 缚,实行对外扩张政策。主张“一切德意志人在民族自决权的基础上联合成 为一个大德意志国”,“要求得到领土和土地(殖民地)来养活我国人民和 迁移我国过剩的人口”。(二)小资产阶级的社会改革要求。这有着强烈的 反垄断资本和反大地主的倾向,但又要求保存私有制,属于一种带有封建色 彩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或自耕农式的社会主义空想。希特勒对这种“社会 主义”改革要求是不感兴趣的,但迫于党内的普遍情绪,未便反对,而是一 有机会就试图修改或重新解释,将之纳入“国家主义”和反犹的轨道。1920
年 2 月 24 日,希特勒在一次集会上将党纲公之于众。
1920 年 4 月,德意志工人党改名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① 对“民族社会主义”一词,纳粹党内不同的派别有不同的解释。一种意见认 为“民族”与“社会”两个概念不可分割,“民族社会”即“德意志社会”, 亦可称作“民族社会主义”的社会,是德国特有的国家和社会制度。在这种 社会中,没有阶级分野,没有犹太人。党内小资产阶级激进派代表人物奥托·施 特拉瑟强调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重要性,他曾对希特勒说:“民族社 会主义是由两个词汇组成的,其重点是‘社会主义’一词。??根据德文的 语法,组合词的第一个词是第二个词——主要概念的修饰词”。希特勒却对 “社会主义”作了独特的解释:“任何人只要准备以民族事业为己任,再没 有高出民族利益之上的理想;任何人只要了解我国伟大的国歌《德意志高于 一切》的意思是在自己心目中世界上再没有东西高于德国、德国人民和德国 土地,这样的人就是社会主义者”。这种“社会主义”实际上是国家主义加 集权主义,而且只是“民族主义”的从属和补充。希特勒这种偷梁换柱的手 法不仅旨在抵制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运动,也是为了利用当时的社会主义 运动潮流,网罗更多的支持者。
1920 年夏,纳粹党又推出分别代表“社会主义”、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
的红底白圆心、中间镶嵌黑卍的党旗。12 月,该党用 6 万马克收买了一家反 犹小报《人民观察家报》作为党报,初期每周出版两期,1923 年 2 月改为日 刊,日发行量约 7000 份。
纳粹党初期继续实行集体领导制,由德莱克斯勒担任主席。1921 年夏, 该党领导委员会大部分成员感到希特勒有独裁倾向,趁他前往北德联络民族 主义分子之机,策划撤销其职务。但未能成功。经过党内两次特别会议,希 特勒攫取了主席职位,并修改党章,在党内确立了“领袖原则”,撤销领导 委员会,自任党的“领袖”①。
希特勒在“强者即胜利者”的思想支配下,积极筹组党的武斗组织。1920 年,他纠集部分退伍军人和志愿兵团成员组成纠察队,用以保护本党集会, 对付其他政党,特别是对付共产党。1921 年 10 月,该组织改名为“冲锋队”,
① 德文简称“纳粹党”(Nazi-Partei)。
① Fhrer,又译“元首”。
因队员着褐色制服,佩卍臂章,又得名“褐衫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