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尝贸易之果
在中国与民主德国的长期交往中,我们的贸易关系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1985年7月,两国政府签订了1986-1990年长期贸易协定。1986年10月,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总书记、民主德国国务委员会主席昂纳克访问了我国;1987年6月,赵紫阳访问了民主德国,不仅加深了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而且为两国贸易的稳步发展打下基础。1987年,中国和民主德国贸易额为5179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中国对民主德国出口2471万美元,增长10.9%;从民主德国进口27022万美元,增长13.1%。1988年,中国与民主德国贸易总额为6824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1.8%;中国出口3160万美元,进口36589万美元,分别增长27.8%和35.4%。
民主德国与中国主要进行的是记帐易货贸易。民主德国向中国提供的商品主要有:运输工具、纺织机械、电机、机车、农业机械、钢材和化肥。中国向民主德国提供的主要商品有:罐头土特产、矿砂、有色金属、化工原料、大米、机床、纺织品等。
在两国政府协议贸易的基础上,地方易货贸易也有了发展。自1984年以来,上海、北京、黑龙江、湖南、内蒙古自治区等省市自治区先后派出经济贸易代表团去民主德国进行考察访问。民主德国的“中国沿海开放城市考察团”也于1985年11月对我国的大连、上海、天津进行了考察。上海市与民主德国进行了地方易货贸易。
民主德国非常重视同中国发展经贸关系。1988年4月,民主德国在北京举办了出口商品展览会,展出面积6,500平方米。这是民主德国在我国举办的一次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展览。
虽然民主德国在1990年以后成为了历史,但它为中德关系及中德贸易作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中国与两德的贸易是同时进行的。在中国与民主德国贸易取得成就的同时,与联邦德国的贸易有了更迅猛的发展,得到了更大的成功。
1972年的两国建交,1984年以后的中德两国高级领导人每年一度的互访和两国部长级经济合作混合委员会的成立,有力地推进了双边贸易的发展。70年代是中德贸易大发展时期,除1977年有所下降外,其他年份均呈加速增长势头。进入80年代以后,由于受到国际经贸大环境的影响和双边贸易不平衡的制约,双边贸易到1982年滑入低谷。1985年至1989年又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983年,中国和联邦德国两国贸易额比建交时的1972年增加3.2倍,平均每年增长11.1%。其中,中国从联邦德国进口增加3.5倍,平均每年增加12%;中国向联邦德国出口增加2.8倍,平均每年增长9.8%。
1985年和1986年,是中国与联邦德国贸易迅猛发展的两年。其年增长率分别为64.2%和33.1%。1987年中国和联邦德国贸易总额达39.1亿美元,198年达41.98亿美元,1989年达到55.44亿美元。1989年,联邦德国从中国的进口第一次大于对中国的出口,改变了中国在与联邦德国贸易中一直处于逆差的形势。
在联邦德国与中国的贸易发展中,两国的贸易商品结构呈典型的互补性。联邦德国从中国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向中国出口资本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中国对联邦德国出口的主要商品是农副产品、土特产和轻纺产品以及机电产品;进口主要是机器设备、化工产品和技术产品。
经过70年代与80年代的努力,中国与联邦德国的贸易有了巨大的进步,各自在对方的对外贸易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中国在1987年已成为联邦德国在第三世界中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对华贸易在联邦德国外贸中的重要地位稳步上升。联邦德国是中国在西欧最大的贸易伙伴,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已占居第4位。
中国与德国的贸易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使两国人民开始体验到中德贸易的带给自己的利益。但这仅仅是开始,它远没有达到两国人民的期望,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紧接着的是中国出现了1989年的风波,德国1990年实现了统一。政治的巨大变故影响到了经济贸易。中德贸易1989年始又陷入低谷,1990年双边贸易额再度下降,1991年虽比上年有所回升,但仍比1988年减少了19.4%。
不过这段变故只是历史的插曲,它不属于理智的选择,不符合两国的利益,而是一股短暂的时代逆流。所以,我把它从自己的著述中抹去,进入中德贸易的另一个发展阶段。
二、新形势、新战略与贸易新发展
◆面向亚洲
历史上每次经济发展高潮,都会引起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动,产生新的经济大国,也将会淘汰一些经济大国。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准备,从迎接经济发展新高潮的到来,争取在未来的世界中发生有利于自己的变化。
90年代以来,一种真正的全球经济正在形成,世界经济格局在变动。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正在形成。美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已成不可避免的趋势,它同日、欧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美国呈现相对衰落。日本和西欧进一步增加了对美国的独立性,它们之间的摩擦与矛盾随着日、欧地位的提高而发展。
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作为整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它们不仅日益减轻了对发达国家的依赖,而且已经扭转了南北差距拉大的趋势。这特别表现在亚洲的崛起,中国地位的提高,东盟作用的加强。“新兴力量”正在崛起。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