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西风东渐
◆文化入侵
19世纪末20世纪初,受中国文化滋养的启蒙思想开启封建主义之蒙昧、迎接资本主义之光明,不仅对法国、德国的革命与进步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漂洋过海,远渡重洋回流中国,和欧洲近代科技一起形成新的西学东渐运动,熏陶和培养了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政治家和学者。德国作为启蒙运动的兴盛之地,其优秀人物是启蒙运动的中坚脊梁,他们的思想成就是构成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国思想文化和中国近代思想文化,有着特别的情结。然而,中德近代的文化交流却是在远非友好的气氛中开始的。和西方近代其它列强相比,德国是最后崛起的大国。英国用炮舰轰开中国的大门很久以后,普鲁士才派遣“使节团”来华,两国才开始正式往来。之后,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统一德国,在北京设立公使馆,中德官方文化交流才有可靠的基础。
在莱布尼茨时代,德国知识界和整个社会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犹如对于太阳,只有膜拜、崇敬、学习的份儿,这时却整个颠倒过来。德意志帝国像其它西方列强一样,对大清朝颐指气使,指手划脚。德国传教士似乎也挺直了腰杆,纷纷充当为德国谋取利益的急先锋。吃怕了洋人苦头的清政府见来者不善,对德国的要求悉皆答应。先是进口各式德国洋货,再是购买德国造的舰队,后来又乖乖把胶州湾租给德国。在德国元帅瓦德西的率领下,八国联军把义和团杀得血流成河,连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也被赶得远走西安,让中国偿了一把德国的厉害。
为了使中国彻底臣服,德国不光给中国“送来”四散横飞的克虏伯炮弹,还有他们引以为荣的科技文化。20世纪初,德国先后在上海创立同济大学,在青岛建立德中学院,在北平开办辅江大学。这些由热衷于“教育”的德国人创办的大学在宣扬德国光荣的同时,确实也向中国人传播了德意志近代科技文化成就,对中国科技文化教育发展起到了有益的作用,客观上也促进了两国的文化交流。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出兵山东,把德国苦心经营十几年的山东半岛横刀夺走。从此,德国在华势力大大减弱,文化交流也一落千丈。在后来的30多年里,霍亨索伦王朝被魏玛共和国取代,接着希特勒推翻民主,建立第三帝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一直政局动荡不安,无暇顾及中国。在这30多年中,日本、美国加剧了对中国的侵略,广大中国人民对日、美侵略者的仇恨日益加深,对迟来早走的德国侵略分子的憎恨逐渐淡漠了。尤其是和日本军国主义犯下的罪行相比,中德之间的恩恩怨怨就“不足挂齿”了。
◆宏论(一):进化论进化中国
抛开这些恩恩怨怨,实事求是地考虑德国对中国近现代之交文化的影响,德国科技文化客观上对中国社会和文化发展是起着巨大作用的。
西方文化在中国发生巨大影响的是两种思潮: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是进化论;新民主主主阶段是马克思主义。这两种思潮都与德国文化有着莫大的联系。
康德理论中的量之假说和太阳中心说、以太说,作为三大发现成为论证宇宙、自然界和社会进化发展的科学依据,对进化论在中国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既为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的有力思想武器。
马克思恩格斯共创的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更和中国现代命运息息相关。
康德学说的东渐,最早在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师徒对康德的去伪说、伦理道德学说非常赞赏,梁启超甚至把他誉为“近世第一大哲”。严复在他著名的译著《天演论》的按语中,曾大量发挥了康德不可知论的观点。近代大儒、同时也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宣传家的章太炎,从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中获得大量的哲学知识为资产阶级革命论证。一代教育名家蔡元培和悲剧学者王国维,则更加深刻地受康德和其他德国哲人的影响。
以“翰林革命”传为美谈的蔡元培,不惑之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留学,研究心理学、美学、哲学、人文科学,其间深受德国文化尤其是康德美学的影响。在辛亥革命后,他历任民国政府首届教育总长、北大校长等职,以文章、演讲、授课、编写教材等多种形式广为介绍康德的美学思想。在他首任教育总长时,就提出“以美育教育完成其道德”的德育教育方针,后来在任北大校长时提出“兼容并蓄”的口号,开一代学风,都可以找到康德思想的印记。当然,蔡元培的美学思想也受到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与立普斯等人的影响,但其自成一家之言的“美育代宗教”说的基本观点则直接来自康德。蔡元培对康德美学身体力行,除在北大讲坛上亲自讲学外,还创办了北京美术专门学校(今中央美术学院前身)、西湖艺术学校(今浙江美术学院前身)、上海音乐学院,在推动中国音乐、美术事业发展方面有传世功勋。
王国维和德国文化也有着不同一般的关系,他是继严复、康有为、梁启超以后近代中国积极推行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之一。他在哲学、文艺、史学等领域内,把中国传统思想与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熔为一炉,开创了中国学术界的新局面。特别是在介绍、融化德国哲学方面,为中国第一人,最先向国人介绍康德、歌德、席勒、叔本华、尼采等思想观点,并以此分析、批判、融通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