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10年前在华盛顿召开会议时的6:10与7:10之争。这一次由于日本事先摸清了情
况,因而拒不让步,双方争执不下,会议几濒于破裂。英国虽然表面上居于调停地
位,但由于麦克唐纳事先也已与胡佛达成协议,美英的意见基本上是一致的。
这种复杂的情况使会议进行得十分困难。山本五十六在这期间寄给海军省军务
局长堀悌吉少将的信中提到:“这次会议真如同老牛拖车,未来的结果实令人担忧。”
为了不使会议破裂,日美经过一系列幕后交易,于3月达成了一个妥协方案。这
一方案在海军舰艇总的比例上接受了日本方案,准许日本辅助舰的总吨数为美国的
69.75%,但大型巡洋舰的比例仍维持6:10,潜艇的比例与美国相等。山本作为海
军随员对此提出异议,要求征得国内同意。在山本的坚持下,日本的4名全权代表经
协商后,于3月14日将上述方案向政府请示。
日本当局接到请示电文后,海军部门的意见分裂为二:海军省认为采取妥协态
度是迫不得已,但军令部却表示反对,理由是该案对日本的两大重点即大型巡洋舰
和潜水艇极力加以限制,要对美作战,日本的潜艇绝对需要达到7.8万吨,5.27万吨
是无法进行对美防御作战的。当时的首相滨日雄幸经过仔细考虑后,同意海军省的
看法,并于4月1日复电通知了日本代表。4月2日,日本全权代表若(木规)与英美
代表交换了备忘录,4月22日签署了《限制和裁减海军军备的国际条约》。根据这个
条约,日本基本上达到了7:10的目的。
然而,日本国内军国主义势力却并不到此为止。他们攻击日本政府对英美实行
投降外交,在国内发起了一场攻击政府的运动,指责政府不顾军令部的反对,是侵
犯天皇对军队的统帅权 [注] 。5月20日,军令部参谋草刈英治少佐企图暗杀海军大臣
财部未成,为唤起国内右翼注意而剖腹自杀。6月20日,军令部部长加藤宽治向天皇
提出辞呈,一时国内闹得纷纷攘攘。虽然最后条约签字生效,但滨口雄幸首相本人
也于当年11月14日在东京车站被杀,这预示了法西斯逆流在日本的崛起。目睹这一
变局的山本五十六,回国后深受刺激,遂在家闭门谢客,重新考虑日本的出路。于
是外界谣传山本五十六将要辞职。
好友堀悌吉明白这是谣言,遂到山本家去拜访。彼此寒暄之后,倔军务局长随
即言归正传:“因为你未向海军报到,大家都谣传你将引咎辞职。”
“怎能就这样辞职呢?回国后我一直在思索如何来弥补此次会议的缺憾。国人
只知道一味地批评条约的不是,这根本无济于事。”
“所以又要发表你的飞机论了?”
“在这种军备比例下,假如有一天和强劲的美国海军作战应该怎么办?假如我
们不理会裁军条约而建造主力舰,他们也同样会造,何况美国的工业技术又超出日
本一筹。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办法是,在开战之初以空袭痛击对方,使对方和我国
的比例趋于相等。因此当务之急,日本必须做的是发展空军。”山本非常清楚地看
到,裁军条约对海军航空兵的发展方面没有加以任何限制。这可以说是山本在第一
次伦敦裁军谈判期间获得的最大收获。
4年之后,山本五十六又一次踏上英国国土,来到了伦敦。山本此次伦敦之行是
参加讨论废除“华盛顿条约”和修改“伦敦条约”的预备谈判的。
虽然距上次伦敦之行仅仅过去了4年时间,但在这4年中,日本的形势却发生了
很大的变化。1929年至1933年席卷全世界的经济大危机,日本也未能幸免。在空前
的经济危机的冲击下,经济结构本来就十分脆弱的日本,工厂倒闭,百业萧条,由
此导致阶级矛盾空前尖锐激化。日本的法西斯势力利用国内阶级矛盾激化的机会,
大大膨胀起来,形形色色的法西斯组织在经济危机的高潮中纷纷出笼。1930年夏,
军内最大的法西斯组织——樱会宣告成立,这是一个由日本陆军参谋本部中佐至大
尉级军官组成的法西斯团体,其宗旨是“以改造国家为最终目的,如为此需要行使
武力,亦在所不辞。”与对内“改造国家”相适应,在对外政策中极力鼓吹:“战
争乃创造之父,文化之母”,主张以武力解决所谓的“满蒙”问题。1931年3月,樱
会策划右翼法西斯势力发动政变失败以后,随着主要干部被调到驻中国东北的关东
军,发动对外战争又成为日本陆军的主要目标,并在1931年9月18日,制造“柳条湖
事件”,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在3个月的时间内占领了中国东北全境。
日本少壮派法西斯在中国东北得逞之后,法西斯军人在国内身价立时倍增,军
部法西斯的权势日益显赫,法西斯势力空前膨胀,法西斯分子的罪恶活动也更加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