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忌惮。由他们发动的一连串的暗杀事件,给日本法西斯运动涂上了一层血淋淋的
斑迹。1932年2月9日,以井上日召为头头的“血盟团”,开始实施“一人一刀”计
划,暗杀了前藏相井上准之助,3月5日,又暗杀了三井财阀的董事长团琢磨。接着
5月15日,一批法西斯青年军官与农本主义者橘孝三郎所领导的爱乡塾学员合谋,袭
击了首相官邸及内大臣官邸、政友会本部、三菱银行、首都警视厅、变电站等处,
妄图制造混乱,乘机实行政变。结果首相犬养毅被暗杀,这就是日本历史上有名的
“五一五事件”。1933年7月,法西斯分子又搞了一次未遂政变阴谋。他们搞政变是
为了在日本建立直接的法西斯专政,为其推行战争政策扫清道路。尽管日本政府逮
捕了他们,但在随后对他们的审判中,他们的这些暗杀活动,非但没有受到应有的
处罚,反而得到鼓励。狂热的法西斯分子一致拥戴那些造反的谋杀者为英雄,使谋
杀者全都被判得较轻的刑罚,无一人被处决。这种情况导致后来上演了更大规模的
血腥兵变。
在对外关系上,日本在中国东北扶植了伪满洲国。尽管国联 [注] 在对日本侵略
中国问题上极尽其妥协绥靖之能事,但由于一方面日本的侵略野心不局限于中国东
北,另一方面日本要独霸中国的企图与英美发生了矛盾,所以国联仍在1933年1月的
特别大会上通过了谴责日本侵略和要求日本退出满洲的决议。3月29日,日本宣布退
出国联,从此日本走上与英美武力对抗的道路。
在这一形势下,1935年华盛顿条约即将到期,急于扩大侵略的日本海军迫不及
待地要摆脱华盛顿条约对它的限制,因此对海军裁军另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放弃
“比例主义”,主张军舰总吨位一律平等,只规定“不威胁,不侵略”的标准。事
实上是借此以彻底打破国际裁军条约对其的束缚。
1934年9月7日,山本五十六被任命为伦敦海军裁军会议预备会议日本方面的海
军首席代表。内阁给山本的方针是:(1)反对现行各国军舰按比例限定的办法,
(2)主张军舰总吨位一律平等,(3)规定“不威胁、不侵略”的兵力标准,(4)
退出现有条约。事实上就在任命山本为谈判代表的当天,日本内阁已决定废除“华
盛顿条约”,并决定向法国、意大利呼吁共同行动。山本五十六的伦敦之行,不过
是日本统治集团利用“顽强的山本”,对英美实行愚弄和欺骗而已,因为他们期望
山本既能使日本达到废除条约的目的,而又不背上舆论和道义上的不利压力,达到
既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的目的。
一个星期之后,山本启程执行他的使命。出发之日,东京车站和横滨港挤满了
送行的人群,一些狂热的法西斯分子对山本之行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山本在写给堀
悌吉的信中说:“临行时,不论在东京火车站,还是在横滨码头,都聚集有很多面
目不清的人。他们或称某某同盟或某某联合会,宣读决议或宣言以壮我行,实感不
快。这样的忧国志士实在令人担心。”
山本再次取道美国,仍然期待在美国会有所收获。当时有美国“杜黑”之称的
比利·米切尔将军正诉诸于舆论界,急切要求美国用空军武装自己,以作为最终用
于对抗日本的手段。山本虽然十分关注他的美国同行的理论,但却极力掩饰自己。
当有记者问他有关日美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时,他用日语宣称:“我从来没有认为
美国是潜在的敌人,日本的海军计划也永远不会包含日美战争的可能性。”在说完
这句话之后,哈佛大学毕业的山本借口不会英语,拒绝再说别的话。然而,当他乘
“贝伦加里亚”号邮船到达英国时,他用十分标准的新英格兰口音,给英国的记者
提供了一条头版新闻:“日本再不能屈从于海军比例制的约束。在这一点上,我国
政府没有任何妥协的可能。”
10月25日,会议正式开始。参加谈判的英方代表是首相麦克唐纳、外交大臣西
蒙、海军大臣蒙塞尔、参谋长查特菲尔德和外交部参事克莱棋,美国方面的代表是
戴维斯大使和参谋长史坦德。
会议开始,山本五十六便提出修改主力舰日本对英美3:5:5的比例,认为过去
在华盛顿和伦敦两次会议中所决定的比例并不恰当,主张应按日本方面提出的新方
案达成三国间的协定。英、美两国自然不肯同意。双方遂展开了一番唇枪舌剑的斗
争。
山本五十六最初还是以少将身份与英美代表谈判的(后于11月15日提升为中将),
与英、美代表的身份相比显得过于低了,因此山本在谈判桌上明显受到轻视,尤其
是美国代表戴维斯更是如此。因为山本五十六1920年在华盛顿参加会议时,不过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