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烟帮_庸人【完结】(46)

  梅校长似笑非笑,不知道该如何应付。温义担心破坏了局长的兴致,赶紧说:“哦?请局长大人明示,这九字做何解释?”

  局长爽朗地笑了:“多用脑筋,年轻人,你想想,一旦患了伤风之类的小病吸上几口烟,立时可愈,根本就用不着吃药。闲极无聊时,心思苦闷。尤其是风雨之夕,故人不来,也只有挑灯作伴了,就当是美人吧。另外我们这些做官的,是要治人的,人这东西最难整治,为官者最耗脑力。我发现,研究问题时,思想一旦滞涩,吸上几口烟立即心花怒放,左右逢源,可助思维,什么样的困难都迎刃而解。当然,烟土的功用终归还是很小很小的,害处不能忽视,我们应该把它彻底禁绝,收税就是调剂手段。”说着局长大人指了指温义:“特别是年轻人,千万不能沉湎于此啊。”

  温义半躬着身子:“局长教导,焉敢不铭记在心。”

  众人又说笑了一会儿,梅校长提出了预交税款的事。张局长听说目瞪口呆,把大烟枪都放下了:“往常你们是能拖就拖,能不交就不交,今年如此积极,为何?80万的税,即使温家帮富可敌国,这也,这也太……。”

  梅校长顿时语塞了,温义脸不变色地说:“局长,今年情况与往年不一样。国难当头,匹夫也不能无动于衷。我刚从北方回来,其景象不忍目睹啊。虽然我们是烟帮,但有责任为国家尽一份力。我哥哥是中央军,在前线浴血杀敌。我们在后方的人,向国家多交些税,多买些武器,支援抗战,尽爱国之情啊。”

  梅校长不得不多看了他几眼,他心里跟明镜似的。温义是个小滑头,他的话全是胡说八道。但这些话冠冕堂皇,天衣无缝,还大义凛然。多收税总是好事,张局长立刻答应:“好,那就交。我在上司给你们说好话,精神可嘉!”

  离开张公馆,温义笑着说:“这家伙真能装蒜,抽大烟还能抽出理论。”梅校长说:“做官的人都有这个本事,其实你本事也不小。”温义哈哈哈地笑起来:“我是您的学生。”

  温家帮交了80万大洋的税款,云南禁烟局认为这是爱国烟商支持抗战的壮举,于是就把这个事捅上报纸了。报社大肆宣扬,一时间温家帮又成了昆明人议论的中心。大家说:温家帮不是卖大烟的,他们在自己的地界上发现银矿了。

  第七节

  温义在昆明歇息了两天,一来想让父亲消消气,二来也想看看烟土税到底涨不涨。张快报告说,昆明找不到制造白粉的技术人员,据说上海租界里有这样的人。温义说:“请,只要技术过关,条件随他提。”张快想不明白,为什么他对白粉的事如此感兴趣,他们家的烟土销路相当好。温义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是一定要死的。烟土迟早被白粉淘汰掉,现在不下手,难道等着别人来杀?”

  在昆明等了几天,并没有烟税要上涨的传闻。温义留下虎豹继续打探消息,自己和梅校长回温家帮了。

  云南是个大省,从昆明到温家帮的势力范围要走七八百公里,全是山路。他们从昆明出发,西走大理,然后折而向北。快到洱源时,虎豹快马加鞭地追了上来。见到温义,这家伙乐得嘴都合不上了:“二少爷,你为咱们温家帮立了大功。”大家停下来询问原因,虎豹眉飞色舞地说:“你们走了没三天,重庆的通知下来了。即日起,烟土税每担二百块涨到七百块。”

  众人拍手相庆,梅校长问:“帮主知道了吗?”

  虎豹说:“张记者给帮主发电报了,估计咱温家帮正准备欢迎仪式,给二少爷庆功。”

  温义赶紧表示谦虚,对梅校长说:“我把二十个弟兄带北方去了,我爸爸不骂我我就知足了。”

  梅校长掐指算了算:“你这一去温家帮节省了二百万,怎么说都是好事。”

  众人不自觉地加快了行程,几天后一行人进入了温家帮的地界。温家帮最南端的卡子设在怒江峡谷的入口,离马吉三十里地。峡谷两侧悬崖林立,山壁如同刀削,峡谷中是咆哮奔腾的的江水。怒江与山崖之间是一座石头关口,远远望去,颇有雄关如铁的气魄。温义的马队刚冲进峡谷,梅校长勒马停住了。他指着远处的关口,满面疑惑地问:“怎么?”温义等人同时向关口望去,只见城楼的飞檐挑了一条长长的白绫子。众人心下一沉,这是给谁挂的孝呢?

  关上的人看见他们了,有个押运队员挥着胳膊叫道:“二少爷回来啦,是二少爷。”关门大开,帮众们风风火火地跑了出来,为首的人手中托白绫子,一路狂奔着,有几次几差点摔下江去。

  温义迷迷糊糊地下了马,念叨着:“谁呀?谁?”

  此时帮众冲到近前了,手托白绫子的人是老鸦。他咧着嘴道:“二少爷,赶紧戴上。”说着他把白绫子系在温义腰上。

  温义揪住老鸦的腕子,心惊肉跳地问:“谁?到底是谁?”

  老鸦苦着脸:“是大少爷!”

  温义一抖胳膊,老鸦让他甩了个趔趄:“放屁,我大哥比牛都结实,你怎么敢咒他?”

  老鸦急得直跳高:“我怎么敢咒他?我怎么敢咒大少爷?”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