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官册_高阳【第一部完结】(20)

  终结,汤斌斟酌案情,分别增减,发交驿站服役;两件是盗案,审明属实,即时堂谕解

  省;一件是田地纠纷,属于“户律”,可以由县官审结的,而前任潼关道,却以牵涉粮

  税的理由提审,提了来又关在那里不问,显然是别有用心的节外生枝,汤斌对这一案,

  在前一天夜里就已研究过,并无提审的必要,所以问不到几句话,已经和解而无端受了

  讼累的原告和被告,大喜过望,心诚地磕头道谢,含笑出街。

  审到第七件也是“户律”中的婚姻纠葛,被告的女儿从小许配给原告的儿子为妻,

  当初是门当户对,两厢情愿;到儿女成长,被告发了财,原告的家道却中落了,因而被

  告悔婚,偏偏原告只有人证并无庚帖,所以县、府两审,都判被告胜诉,原告不服,告

  到道里。

  先提原告,名叫孙鸿书,是个蒙馆的塾师;照例问了年龄籍贯,听孙鸿书诉了冤屈,

  汤斌便问:“你儿子来了没有?”

  “小儿跟了我来的。”

  “唤他上来!”

  孙鸿书的儿子叫少鸿。上得堂来,汤斌一看便觉欢喜;那孙少鸿约莫十七、八岁年

  纪,眉清目秀,气度沉静;汤斌先不问案情,问他的功课,知道资质很不坏,只是他那

  塾师父亲,肚子里没有什么货色可以传授儿子,变成“质美而未学”,着实可惜。

  “孙少鸿!”汤斌问道:“你父亲告人家海婚,你自己的意思怎么样?”

  孙少鸿看一看他父亲,踌躇答道:“我不敢说。”

  “为何不敢?”汤斌鼓励他说,“两造对簿公堂,原是讲理。你不说话,这理从何

  讲起?”

  “大人明鉴,”孙少鸿答道:“一则是父命难违;二则,是不敢议论闺阁。”

  这两句含蓄的话;别人听不明白,汤斌却是人耳便已了然;原来他不愿打官司,也

  就是他愿意退让,这与他父亲的意思相反,所以不敢明说。其次是被告的女儿,必是名

  声不好,因而他说“不敢议论闺阁”。被告悔婚,他反倒替被告留余地,宅心仁厚,更

  见得是可造之材。

  这样转着念头,脸上便浮起欣慰笑容,“孙鸿书,‘犁牛之子角如囗’”,他说,

  “可喜可贺!”

  孙鸿书大感意外,堂上大人称赞他的儿子,又为他道贺,真有些受宠若惊了,赶紧

  磕头答道:“多谢大人,多谢大人!不敢当!”

  “你也是读书人,听我的劝,‘齐大非偶!’”

  “大人说得是。”孙鸿书加重了语气说:“实在是这口气咽不下。”

  “你如肯听我的劝,我自然有教你消气的办法。”

  孙鸿书犹在迟疑,他儿子悄悄拉了拉他的衣服;孙鸿书心想,儿子不愿意打官司,

  是无可奈何之事,于是这样答道:“那就请大人替我们父子作主。”

  “好,我一定不教你吃亏。”汤斌提高了声音吩咐:“带被告!”

  被告早在廊下待命,遥遥望到堂上,只见汤斌对原告父子和颜悦色,笑着问话,心

  里大为嘀咕,所以上堂去时,身上有些发抖。到了公案面前,双膝往下一跪,磕了个响

  头自己报名:“小人郝成,叩见青天大人。”

  “郝成!”汤斌问道:“你半夜里醒来,想到这场官司,还能睡得着觉不能?”

  如何问出这么一句话来?郝成愕了一下,辨清了话中的味道,想昧着良心说一句

  “睡得着”,又怕惹得堂上生气;要照实答说“睡不着”,那就明明是问心有愧。左右

  为难之下,只好不答,连连磕头。

  “不用如此!你抬起头来;我问你话,你好好回答。”

  “是!”郝成把头抬了起来,这时才发觉汤斌的脸色,不如想象中那样严厉,心便

  定了下来。

  “你的女儿多大年纪?”

  “今年十六,比孙少鸿小一岁。”

  这句话便露了马脚,汤斌笑道:“照此说来,虽无庚帖,彼此的生辰八字是知道的!

  这先不去提它;我且问你,你可是很宠你那女儿?”

  “大人明镜高悬,不敢瞒大人,都是小的女人溺爱之故。”

  “这就是了!”汤斌说道:“从来这种案子,断合不断分,以致亲家反成冤家。夫

  妇为人伦之始,须得慎重,你家既不愿,男家也不爱,所以我断分不断合。不过在道理

  上你是欠缺的。”

  “是,是!”那郝成怕老婆,官司能打到这个结果,回去足可交代,便满口认错,

  “原是小人夫妇的不是!”

  “你知道不是,是愿从打还是认罚?”

  “小人认罚,但凭大人吩咐。”

  “罚你捐五百两银子助潼川书院的膏火。这虽是认罚,其实也是为你自己造福。”

  汤斌又说,“其次你要给孙鸿书陪不是。这两项,你服不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