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官册_高阳【第一部完结】(73)

  现在又说要一百多万。

  这其中自然有内幕,只是皇帝再也想不到,萨穆哈是受人指使,说的不是实话。

  萨穆哈跟明珠一样,在撤藩一事上,立过大功;当吴三桂试探朝廷,故意奏请撤藩,

  皇帝将计就计,准如所请,派萨穆哈以户部员外的身分,到贵州办理撤藩所需的舟车粮

  袜。

  一到贵阳,吴三桂已经决意谋反。贵州提督李本深与吴三桂是一党,代他致书贵州

  巡抚曹申吉,相约一同起事;不想这封密函,为云贵总督甘文焜所截住,打开来一看,

  密谋尽露,甘文焜便告诉萨穆哈,叫他回京告变。

  走到跟湖南交界的镇远地方,吴三桂已经起兵,镇远守将得到他的檄文,拒绝供给

  萨穆哈的驿马。于是他私自找了一匹马,悄悄往东走;到了湖南辰州,才算跟驿站联络

  上,十一昼夜赶到京城,在兵部衙门下了马,人已累得无法支持,只抱住柱子喘大气,

  几乎昏厥。

  就因为这一番告变的汗马功劳,三年工夫他由员外升到侍郎;当然,这也由于明珠

  的提携。因此,这一次他奉派到江苏会同汤斌勘问民情回京;到宫门递折请安以后,随

  即先去见明珠。

  这天下极大的春雪,明珠正约僚友在后园玩赏,其中自然有余国柱。明珠跟萨穆哈

  会面谈话,少不得也有他在座。

  “‘豆腐汤’怎么说?”明珠问。

  “他说:应该疏溶海口。”

  “为什么呢?”明珠讶然,“靳紫坦的法子是一劳求逸之计,很不错啊!”

  “就因为屯田的缘故。”萨穆哈说:“凡是加重百姓负担的事,他都不赞成。这是

  老汤亲口跟我说的。”

  明珠和余国柱面面相觑,有片刻默然——明珠支持靳辅,并不是因为靳辅的计划,

  让他佩服;而是靳辅的计划,在他们大有油水可捞。

  首先是筑堤束水,动用的公款将达五百万,先拨一半亦须两百五十万,“部费”先

  扣两成,就有五十万。

  其次,河堤两旁涸出的土地放领,明珠准备派出专人去办,其中的“浮收”,大有

  可观。现在由于汤斌支持于成龙,大好构想,将成画饼。

  “你看,怎么办?”

  “自然不能说实话。”余国柱便教了萨穆哈一套话,让他面奏皇帝。

  “光是这样也不行,于振甲那里也得下一番工夫。”

  “这也容易。不必跟他商量,反正他就要回去;相爷就把他的工款多报些好了——

  这是对不出来的事。”

  明珠想了想,点头同意他的办法。

  “倒是‘豆腐汤’!有他在江苏,什么事都不能办。而且还得防其他省分学他的

  样!”

  这句话把明珠说动心了,光是汤斌不肯送红包,还不要紧;大家都学他的样,不卖

  京里的帐,那是件令人无法容忍的事。

  但是,“他圣眷正隆,动他不了,又如之奈何?”明珠又说,“我找徐健庵来商量

  商量看,也许他有妙计,亦未可知。”、

  就这当儿,一肚子坏主意的余国柱,想到了“绝妙”的一着棋,兴奋得失去常度,

  乱摇着手,急促地说:“慢来,慢来,还不到用得着徐健庵的时候。”

  “怎么?”明珠一看他这神态,便猜到他心里,“你定有奇计?”

  “虽非奇计,至少也是上策。我看不如——。”

  他低低地与明珠耳语了一番,才说得两句,就听明珠抚掌称善:“吾知之矣,吾知

  之矣!妙!妙!”

  于是两个人促膝密谈,直到算无遗策,方始罢手。第二天上朝,等皇帝御门听政已

  毕,单独召见明珠,面议最机密的国政时,他找个空隙说道:“皇太子今年十三岁,以

  前朝的成例,应出阁讲学,伏乞皇上将简高才硕德的醇儒,以为辅导,天下幸甚。”

  皇太子名叫允礻乃,生于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是仁孝皇后所出;生下允礻乃几个

  时辰,因难产而崩。皇帝伉俪情深,所以不久就将这嫡出的皇二子立为东宫,皇太子生

  得相貌英武,颖悟非凡,深得皇帝钟爱;此时听得明珠的陈奏,觉得确是宗社大计,不

  可轻忽,便连连点头,表示嘉许。

  “论学问,徐乾学自是好的,但品德不甚好,你觉得他怎么样?”

  徐乾学曾教过明珠的儿子纳兰性德的书,明珠当然不能说他不好,但亦绝不能说他

  好,否则所谋就不成功,因而不置可否,直接拿另一个人来比较。

  “若论学问优良,品德醇美,徐乾学自然不及汤斌。”

  “你这是公论。”皇帝坠入明珠的谷中而不自知,“正跟我的意思一样。”

  “奴才忝窃相位,荐贤有职。皇上如以为汤斌可以,何不内召大用?”

  “嗯。”皇帝答道,“我想用他为礼部尚书,管理詹事府。你拟一道旨意来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