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是一部大型西夏文韵书,编纂体例兼有汉字《说文解字》 和《文韵》的长处。作者在每一字条下进行三种注释,即首先以四字解 释文字构成,接着,以较多的字解释字义,最后,以反切注音。该书是 一部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研究西夏语言、文字的重要文献。
此外,还有《要集》,一种按事门分类的西夏文字典;《五音切韵》, 一部编制西夏语韵表和韵图的韵书;《圣立义海》,一部包罗甚广的词 书;《义同一类》,一部大型同义词典,等等。
西夏学者除了编写了各类字典辞书之外,还用西夏文翻译了大量的 汉文典籍。其中属于儒家经典的有《论语》、《孟子》、《孝经》,等 等。属于类书的有《类林》,译自汉文类书,是中国历史人物分类故事 集。唐于立改撰,共10卷,原本早已失传。据传世残本可知西夏文本有 卷50篇,刻于乾佑十二年。属于兵书的有曹操、李莹、杜牧所注《孙 子》译本残本。及《六韬》、《黄石公三略》,等等。属于政论书的有 唐朝吴竞编撰的《贞观政要》,名为《贞观要文》。属于历史的有春秋 诸国史汇编《十二国》,等等。
在翻译和注释方面取得成就最大的有着名学者斡道冲。他曾译《论 语注》,并作《解义》20卷。称《论语小义》,并着有《周易卜筮断》①。
①参阅史金波着:《西夏文化史》,第一章《西夏文与西夏语》。
①《西夏书事》卷12。
①虞集:《道园学古录》卷4,《西夏相斡公画像赞》。
在用西夏文翻译的着作里,其中数量最大的是译自汉、藏文佛经。
而用西夏文书写、镌刻的碑文、题记,不仅数量较多,而且具有较高的 文物、史料价值。至于用西夏文铸刻的印章、牌符、钱币等,更是琳琅 满目,不胜枚举,这里就不一一叙述了。
西夏文字自创造到停止使用,经历近5个世纪。西夏自1038年建国, 到1227年灭亡,这中间西夏文从未停止使用过。西夏灭亡后,西夏文继 续在我国西北地区流行和使用。蒙古称西夏为河西,因此,西夏文被称 为“河西字”。公元1302年(元大德六年),在杭州大万寿寺完成了雕 刻的河西字《大藏经》有3620余卷,并由僧官主八印造三十多藏,施送 西北各地寺院“流通供养”。这说明西夏灭亡16年之后,西夏文还在 西北地区使用和流传。公元1345年(元顺帝至正五年),完成的居庸关 过街塔洞壁的六体文字(西夏文、汉文、藏文、梵文、八思巴蒙文、回 鹘文)碑,其中有西夏文两大咒和《如来心经》、《造塔功德记》。党 项人中书平章政事纳璘参加此项工作。而党项僧人智妙酩部和那征师则 是主持西夏文译写者。这说明西夏灭亡后的118年,居住在今山西居庸 关一带的党项人中还流行着西夏文字。
但居庸关六体石刻并不是西夏文字流行的最晚时间。公元1502年(明 孝宗弘治十五年),有一批西夏人在今河北保定建立西夏文经幢(chuā 床,刻有佛号或经咒的石柱)。由此可知,西夏文自使用到终止,至 少有500年以上的时间。
第五节西夏的科学 一、天文与历法 有关西夏天象的记载,大体上始于公元982年(宋太平兴国七年)。
是年二月“月犯井鬼”,何谓井鬼?“史记天官东井舆鬼,雍州之分, 新唐志夏州东井之分”①。因此,所谓“月犯井鬼”,其国主兵,即天象 预示着夏州地方政权的统治者将要起兵反叛宋朝。这虽然是无稽之谈, 但却是“书西夏天象始此”①。据有关史书记载,自继迁叛宋,至西夏灭 亡,有关天象特殊变化的记载,诸如日食的发生,星宿的孛犯,以及彗 星的出现,约60余次。西夏统治者认为这些特异的自然现象是天神对人 类吉凶祸福的预示和警告。如公元1030年(宋天圣八年)火星入于南斗。
西夏谣言四起:“火星入南斗,天子下堂走”②。德明畏惧,被迫迁居贺 兰山,并祈祷解灭。公元1040年(夏天授礼法延祚三年,宋康定元年)
正月,“日有食之”③,日西先出现一珥,谋臣杨守素认为这种日食现象 预示着军事的胜利,并力劝元昊攻取延州。元昊果然采取了一系列的旨 在夺取延州的军事行动,发生了着名的三川口之战。公元1097年(夏天 佑民安八年,宋元符元年)八月,天空出现彗星,时母党首领梁氏正调 兵遣将,准备攻打宋泾原路,见彗星出现,以为不吉,于是下令放散人 ①《西夏书事》卷3。
①同上。
②《西夏书事》卷11。
③《西夏书事》卷13。
马。崇宗乾顺“仿中国制,减膳避殿,下罪己诏,大赦,改明年元曰永 安”④。
尽管西夏统治者由于受到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对一些天象做了迷 信的分析和解释,但他们对天文的观测还是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据有关 文献记载,西夏有分析、解释天文的“太史”“司天”和“占者”,这 表明西夏设有司天监的专门机构,及专职人员观测天文。由于长期对天 象的观察,从而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天文知识。骨勒茂才《番汉合时掌中 珠·天相中》比较详细地记载了日、月、星、辰。如对星象的记载,将 天空分为东、西、南、北4个方位(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每个 方位有7个星宿,总计有角、亢、底、房、心、尾、箕、斗、牛、女、 虚、危、室、壁等28宿。此外,对气象的记载也比较详备。如风有和风、 清风、金风、朔风、黑风、旋风;雨有膏雨、谷雨、时雨、丝雨;云有 烟云、鹤云、拳云、罗云、同云,等等。当然,西夏的天文学知识并非 自己的独创,而是一方面继承中原王朝的天文学知识,同时结合自己的 观测体验而形成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