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他生平第一次乘坐飞机。
第二天早晨,赫尔到达波多黎各,改乘“凤凰”号巡洋舰,横渡大西洋。
舰上有4架飞机负责巡逻,另有两艘驱逐舰护航。
一天下午,巡逻机发现好像有一艘潜艇。
巡洋舰立即发出“各就各位”的战斗信号,驱逐舰也冲向前方。
但结果发现,原来是一条大鲸鱼。
这一场虚惊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在1943年时,希特勒的潜艇在大西洋非常猖獗,同盟国的舰船不得不时刻保持高度警惕。
赫尔一行平安到达卡萨布兰卡,从那里又坐上运输机(它事先飞越大西洋,在此等候)飞往阿尔及尔,受到艾森豪威尔将军的欢迎。
将军不顾军务倥偬,专程从意大利来此迎接国务卿,并共进午餐。
他的人品和信心给赫尔留下很深的印象。
戴高乐将军也在这里拜访了赫尔,他们进行了坦率的长谈。
戴高乐的态度比赫尔想像的要友好。
接着,赫尔一行又从阿尔及尔飞往开罗。
这次是夜航,赫尔在机舱里的卧铺上睡了一个好觉。
到达开罗时他受到美国公使等人的欢迎。
下午,赫尔会见了埃及国王法鲁克——一位二十多岁的漂亮男子,留着胡须。
此后又会见了希腊国王乔治和南斯拉夫未成年的国王彼得。
第二天早晨,美国代表团飞离开罗,前往德黑兰。
赫尔俯看苏伊士运河,许多货船正一字长龙地顺序通过河道。
接着,飞机便飞到圣经上常说的那片土地的上空,他们看到了伯利恒、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当圣地耶路撒冷是三大宗教,即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发祥地,故称圣地。
从我的视野中掠过时,儿时的往事一起涌上我的心头。
我能看见母亲夜复一夜地给我们朗读圣经。
我能看见我的弟兄们和我把圣经从一个人手中传给另一个人。
我能听见我们逐节逐节地背诵。”
——赫尔回忆道。
美国人从飞机上和地上看到了伊朗正在扮演的重要角色。
它是一条交通要道,美国按租借法给予苏联的援助物资,正源源不断地通过伊朗从南部运往俄国。
赫尔到达德黑兰时,艾登也飞抵伊朗首都。
艾登事先曾致电赫尔,建议他俩在去莫斯科之前,先在开罗举行预备性会晤。
赫尔回电说,我们的俄国朋友已有疑虑,那样做可能被看成是英美在同俄国讨论之前先搞一个共同的政策。
不过,既然他们不期而遇,彼此总要互致问候和非正式地交换意见,但没有进行任何认真的讨论。
在飞离德黑兰之前,两位俄国领航员登上飞机,以协助美国飞行员工作。
---------------
10.会议桌上波诡云谲(3)
---------------
同时,美国新任驻苏大使艾夫里尔·哈里曼也登上赫尔的专机,偕同前往莫斯科。
赫尔一行于10月18日傍晚到达莫斯科,历时10天半,当然包括坐船。
赫尔走下飞机时,落日西沉,秋风萧瑟,颇有几分寒意。
但莫洛托夫、李维诺夫等一大群官员的欢迎却非常热烈。
赫尔下榻美国大使馆,即斯巴索大厦。
当晚,三国外长便举行预备性会议。
如前所述,现在会议是讨论第二项议程,即苏美英中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
在10月21日召开的第三次会议上开始讨论四国宣言。
赫尔说,所有的联合国家基于自身利益的合作现已处于这样的阶段,即必须考虑我们取得最后胜利之后那个时期。
很明显,赢得战争是首要任务,而第二项任务就是势不可挡的共同利益。
他说,我们有许多共同利益,其中之一就是在维护和平和建立国际安全方面的互利。
我们认为这是保证世界各国人民政治、经济和社会福祉的惟一手段。
我们各国人民的福祉不仅依赖每个政府在国内所采取的各种措施,而且依赖根据法律建立起来的世界权力,它将时刻维护和平和保证世界 各国人民能实现其进步。
我们认为,这种国际政策的基本原则已写在《大西洋宪章》和联合国家此后发表的一些宣言中,只有那些值得尊重的国家才关心维护和发 展这些原则。
赫尔说,在所有的联合国家里,现在有一种日益增强的愿望,要取得大国的领导和指导,特别是关系到国际事务未来的发展进程。
它们渴望知道,大国是改而采取孤立并从而产生自杀性的后果,还是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而采取合作的道路。
赫尔接着说,他一向希望明确而坦率地说话。
他要告知会议,美国方面已把四国宣言草案送给中国政府,同时也送给英国和苏联政府,供它们考虑和评论。
艾登大力支持赫尔的论据。
莫洛托夫也说,他的政府非常赞成宣言中所陈述的原则,因而欢迎这个宣言。
但他马上提出了关于中国问题,并提出反对理由说,如果中国加入四国宣言,也许在会议期间中国不可能及时地在宣言上签字。
赫尔告诉莫洛托夫,他从中国驻莫斯科大使那儿获悉,中国政府已批准了四国宣言草案,并希望知道原文可能有什么修改。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