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参加保卫祖国的行列了么?"
广场电线杆上,高音大喇叭里反复播放着许多人们熟悉的战时乐曲:
"听吧,战斗号角发出警报,
穿好军装,拿起武器!
青年团员们集合起来,踏上征途,
万众一心,保卫国家!
我们再见了亲爱的故乡,
请你吻别你的儿子吧,
再见吧妈妈,别难过,莫悲伤,
祝福我们一路平安吧!"
"让最高贵的愤怒,象波浪翻滚!"
这些激励了整整一代苏维埃儿女浴血沙场、前赴后继的激昂战歌,而今似乎失去了它们往日的魅力。
或许人们对于经久不息的战争感到疲惫和厌倦;或许这个小城此时人口仍然实在太少。总之征兵报名册上始终没能填满那么多页的表格。
(800)
南京黄埔路,中央军校,委员长官邸。
海军上将桂永清奉召赶到。
正准备并拢脚跟,响亮地喊一声"报告!"却发现委座在太师椅上闭目养神。不由得收敛军姿,屏息静气地守候在一旁。
委员长眼睛眯出一条缝,唤道:
"率真哪,你来了?你的舰队增补扩编计划我已经批了。到陈辞修总长那里去取便是。你们胃口太大,国家怎么可能支撑那么大的一摊海军?美国货也不是白给的。当务之急是飞机,这个你要清楚,不要说我对周至柔偏心眼。"
"是。请校长放心。海军扩军计划是做了打对折的准备的。"桂永清毕恭毕敬地回答。
"此外,陈绍宽去职后,谁来接任海军?"蒋介石问道。
"这个……学生似乎不便多言。"桂永清心存疑窦。
"让你说,你就说嘛。"
"那么我看,最好由陈诚总长兼任。"
"你本人怎样?"
"校长,学生长期在陆上供职,接手西洋舰队时间不长,尚无心得。才疏学浅,恐难当此大任。"桂永清不知校长是真心还是试探,循例客套。
"没出息啊率真--毛泽东那么个土包子,念了两本马汉的书,就敢向我来讨'水师提督'!你黄埔一期,留洋几国,党国用人之际,却要推三诿四!"
"校长,学生岂敢!"桂永清终于明白委员长不是开玩笑,于是挺胸敬礼,"既然委座有命,当效犬马之劳!"
蒋介石这才满意地点点头。
"这样就好。海军交给你们这些人我才放心。"
两人就一些海军具体事务讨论几句,桂永清看到委座有些疲倦,于是告退。临走时小心翼翼地又问了一句:
"请示校长……海军毛委员那边,我们真的就把东洋舰队派过去么?"
委座又在太师椅上闭目静养半分钟。
"与赤俄舰队,免不了一场恶仗。唇亡齿寒这点道理还是要懂的,他们损失光了,于我们也不利。你们酌情配合便是。"
末了,又幽幽地跟了一句:"派吧。北洋战事紧哪。"
(801)
琉球群岛。冲绳,庆良间锚地。
原属西洋舰队的第二分舰队,从地中海回国后,与民国旧有海军整合充实,改名为"东洋舰队",驻扎在已是盟国托管地的琉球群岛。
旗舰"纪远号"和重巡洋舰"威远号"正在入港,准备抛锚。
这两条原日本巡洋舰"利根"和"高雄"号,半年来担负大量从本土大陆到南洋兰芳自治领之间的护航和炫耀武力的任务;震慑得当地排华势力不敢轻举妄动,也在提醒龙云的滇系兵马和当地华人:
你们背后有祖国。
忙里抽闲的功夫,舰队司令林遵还顺便作了一件事--对于南中国海的诸岛、礁滩,正式命名立碑,宣示主权。
有些海军官兵不理解:这些弹丸之地、鸟粪堆积的珊瑚小岛有何意义?认为不值得花费那些功夫。
林遵少将于是亲自在甲板上给年轻的海军官兵开课,讲解近代中国缺少海权的屈辱历史,介绍海岛所代表的巨量的海洋资源。
林遵成为海军官兵爱戴和信赖的高级指挥官。
民国海军部在最近一次晋升中,根据战功和带兵成效,正式向他授予了海军中将军衔。
此刻舰桥上,他刚刚收到海军部电报,命令舰队尽快补满油弹,整装待发。同时命令黄廷枢少将潜艇支队从驻地台湾基隆港启航,并入林遵东洋舰队,准备受领新的任务。
又一次休假被取消了。
林遵略带遗憾地从前胸口袋里掏出9岁女儿给他写来的信和照片。女儿长到这么大,自己和她呆在一起的日子还不到100天。
随后他让参谋长邓兆祥少将向舰队全体传达命令。
东洋舰队升火待发。
(802)
北冰洋。白令海峡。
伊斯霍德纳亚火山在铅灰色的云雾笼罩中,神秘地耸立在远方。
短暂的白昼里,一支庞大的舰队在晦暗云层下露出肃杀威严、狰狞可怖的面貌。船尾飘扬的旗帜上那一小幅红色,给这浑沌的气氛点缀了唯一的亮丽。
舰队排列顺序有所改变。
战列舰"阿尔汉格尔斯克号"昂然航进在最前方,担任着一定程度的破冰任务。冰层虽然还不算厚,但也对于轻型舰艇、特别是薄壳重载的燃料船,构成一定威胁。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