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搞错了?难道,它要绕过萨哈林岛北端?那样可要多走1000海里!
那一队装卸工都不见了。另一批,他熟悉的中国工人,正在进入货场。
莫罗上尉耸耸肩膀。我……什么也没看见。可我想,考艾号的船长,现在一定是卡尔迅将军。
一定是他,那个神秘的、被日本人击毙过的"美国战争贩子"。
(259)
浙江东部。丽水基地群。
一场大规模的基地保卫战已经持续了三个月。
中日双方在衢州、金华、义乌、磐安、仙居这些周边县市,拉锯般地争夺,每一地域都反复易手。
第79军军长王甲本少将率部参加丽水保卫战,奉命在凉水滩堵击日军,以身殉国,被国府追赠为中将。
过去六年抗战中,国军始终处于战略防御态势,将领和士兵也磨练出一种防御韧性。这种作战样式他们不陌生。
与以往不同的是,国军不再为武器劣势而抱怨了--他们切实感到,在武器和兵力对比上,自己占了上风。
天空上,是自己的飞机。过去那些令人惊惶的炸弹,现在纷纷落在鬼子头顶。
身后是自己的大炮。隆隆怒吼,还可以用步话机指挥它,找到敌人的位置。
冲锋的,是自己的坦克。狰狞地劈入敌阵,常把日本兵逼成绝望的"肉弹"。
后方不远,就有自己的野战医院。不必再担心那句"负伤就等于死亡"的咒语了,伤兵可以得到及时抢救,可以得到起码的人道关怀……
这种感觉实在太好了。
国民革命军,从没有这么清晰地触摸过一种胜利的前景。
在祖国的领土上,在委员长的家乡,他们可以不再后顾退路,而是放胆鏖兵,哪怕是一寸山河一寸血!……
(260)
丽水攻防战,双方都付出重大伤亡。
日本两个军、6个师团都打残了,伤亡几近5万,面对兵力、火力都占优势的中国军队,士气低落。
国民革命军换防了受重创的12个师,又增加了7个师;伤亡虽超过10万,但后援人力和补给充分,士气高昂。
国军的几大主力--74、38、22师,参照美军作战体制,轮番参加战斗,又轮番得到休整。
两个新整编的装甲部队--关麟征的52军、杜聿明的第5军,也都派遣了旅级战斗队参战。经过千里行程的坦克,虽然故障率较高,但也着实把曾经自大的日本兵吓了一跳--"豆战车"完全不是它们的对手。
战场上出现了频繁的走马换将。
日军指挥官泽田茂中将,被西原贯治中将接替;中国方面,战区长官由猛将卫立煌替换了文弱的顾祝同。
日军再也无法使用上一年浙赣战役中,由"海兵队"在温州登陆、实施侧翼包围的战法。因为空中频繁的威胁,使日本登陆船只基本不敢靠近海岸。
陈纳德的第14航空队时常起飞,轰炸台湾各个日军机场,多次击毁地面飞机,不时地袭击沿海船只。
在又一个"昭和日"到来的时候,这支原来的"飞虎队"以0:22的战绩给天皇生日送了一份"厚礼"。 ※
※同期真实战绩。
(261)
东京。永田町,总理府。
前线一连串失利的消息使东条首相大伤脑筋。
"如此下去,只会提高敌人士气。中立国会动摇,'大东亚共荣圈'诸国也会产生严重离心倾向……难道就不能在什么地方,找个办法打败敌人吗?"
东条每每在地图前自言自语。
一年前的首相是多么风光啊。那是个捷报频传、国运昌隆的时代,是大和民族发出吼声的时代,也是自己名字可能彪炳青史的时代。
而今风光不再。那一切仅仅维系了半年。即使作为历史瞬间,也太短促了吧。
首相说过:先天注定的皇国弱势,只能用激昂的精神,和精确的选择来弥补。
而如今,精神不再激昂,选择也难以精确。疲于应付的局面下,缺少的是冷静的头脑。
不是吗?前些日子,一群参谋本部各部长,散会后不经邀请,集体驱车,深夜造访首相官邸。东条只得起身,穿着和服接见了他们。
作战部长田中新一中将,那个狂热、爱冲动的家伙,请东条重新考虑参谋本部的要求。首相冷静拒绝。
两人争论半小时,声音越来越大。田中新一后来居然失控地喊道:"你准备怎样对待这场战争?这样下去我们要失败的!科诺八格牙鲁!(你他妈的混蛋!)"
事后,田中因侮辱上级受到惩戒处分,被解除作战部长职务。但东条也同样感到自己威信下降。
就说自己的夫人、无辜的胜子吧,只因为作了几次演说,发表一篇支持战争的讲话,就受到"喜欢抛头露面"的指责,竟被那班保守顽固的家伙们取了个"东条美龄"的外号。
缅甸得而复失后,胜子饱受惊吓,在家里不断接到恶毒的匿名电话,催问:她的丈夫自杀了没有?……
看看敌国,哪家这样?日本哪,在民智开启、民众觉悟方面,简直还不如蒋介石治下的西南支那。
还有那个丰田辅武海军大将,只会四处埋怨陆军作战不力,称陆军为"马粪、饭桶"。公开说什么:宁愿把女儿嫁给乞丐,也不愿嫁给陆军军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