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太平洋战争_陈靖仇【完结】(35)

  出积极的安排,把英国、法国,荷兰和葡萄牙的东方岛屿囊括在‘新秩序’的范围

  内。”

  “积极的安排”首先意味着要进行外交方面的尝试。一旦这样的安排还显得不

  够“积极”,近卫就通知陆军和海军在十二个月之内准备向英国和美国开战。为了

  进行这次全民征战,他将两个主要的军国主义分子带进他的新内阁:中将东条英机,

  一个绰号叫“剃刀”的精力旺盛的军国主义分子,前关东军参谋长,他被任命为陆

  军大臣。松冈洋右是以“讲话机器”著称、在美国受过教育、极富煽动性的民族主

  义政治家,担任外相。正当新内阁制订实现亚洲“新秩序”的时间表的时候,德高

  望重的最后一个明治“政治家”西园寺亲王告诫天皇:请近卫重新上台,“就好象

  邀请强盗来调查他的罪行,因为没有别人知道得这样清楚。”

  在近卫首相东山再起的时候,格鲁大使从东京发出警告,要警惕日本新的侵略

  活动。正巧这时国会在通过向日本出口需要特许证的法案,格鲁大使的警告加强了

  罗斯福内阁的一些阁员,如财政部长亨利·摩根索和内政部长哈罗德·伊克斯的地

  位,他们既要求美国对日本实行更强硬的政策,还要求对英国承担更大的义务。七

  月二十六日,罗斯福总统宣布限制出口飞机燃料、润滑油和废铁废钢。这一步他迈

  得很有信心,因为得到两个共和党人的坚定支持。罗斯福已邀请这两人参加政府,

  以便在秋季总统竞选活动之前给人一种全国团结的印象。

  前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新闻记者、美西战争时美国第一义勇骑兵团的骑兵弗

  兰克·诺克斯被任命为海军部长:亨利·史汀生担任陆军部长。七十二岁的老资格

  的史汀生在美日事务问题上有独特的见识。谈起这些,他可回溯到他与西奥多·罗

  斯福的国务卿伊莱休·鲁特的交情。他担任过陆军部长、菲律宾总督,在满洲危机

  期间还任过赫伯特·胡佛的国务卿,他从这些经历中取得了经验。哈罗德·伊克斯

  再三要求“采取直接行动以使日本人懂得我们是认真的,我们压根儿不怕它”,史

  汀生对此表示支持。然而,国务院主张不要对石油和废钢废铁的出口实行全面禁运,

  因为据赫尔的审慎估计,“在这个时候我们不能将日本逼得太甚,那样我们就有可

  能迫使它夺取荷属东印度。”

  总统不顾国务卿的规劝,于十月份对所有的废钢废铁实行全面禁运。这是美国

  悄悄地在日本脖子上套上经济绳索的第一个迹象,它使近卫内阁坚定了决心,加紧

  对亚洲强加“新秩序”的活动。日本要求英国关闭缅滇公路以断绝蒋介石的供应线,

  英国厕服了;日本又向印度 *** 的维希总督提出了实质上是最后通牒的要求。允许

  日本建立军事基地,以便向北对国民党人远征。一九四○年九月的第一个星期,正

  当德国空军开始猛烈夜袭以迫使英国投降时,松冈外相正与德国驻东京大使就打算

  签订的三国条约的条件进行深入的商谈。希特勒的意图是,这个条约将鼓动日本人

  进攻新加坡,有助于实施他进攻英国的计划。还能为他进攻俄国的长远计划打掩护,

  松冈在商谈中想争取德国支持日本南进以控制荷属东印度的石油矿藏——不过他已

  得到严格指示不得将日本卷进德国的战争。

  经过两个星期的讨价还价,松冈洋洋得意地在天皇在场的御前会议上汇报:希

  特勒和墨索里尼将支持日本为实现亚洲“新秩序”所作的努力,而且“运用各种政

  治、经济和军事手段”;条件是日本得承认“德国和意大利在建立欧洲新秩序活动

  中的领导地位”。松冈还高兴地指出:“将逼使美国更加谨慎地行动。”与此同时,

  希特勒也在使墨索里尼确信:“这是使美国全然不介入战争,或者使它介入战争后

  毫不起作用的最好办法。”当三国条约九月二十七日在柏林签订时,东京最大的报

  纸《朝日新闻》预言:“看来冲突将不可避免,冲突的一方将是决意要在东亚包括

  西南太平洋建立势力范围的日本,另一方将是决心在大洋的另一边以除战争之外的

  一切方式来干涉亚洲事务的美国。”

  三国条约的签定使东京公众欣喜,并得到了军国主义分子的热烈支持,因为他

  们看到这个条约为日本征服东南亚扫清了道路。不出希特勒所料,这个条约使伦敦

  和华盛顿大吃一惊,因为现在太平洋已不可摆脱地与欧洲的战争连在一起了。在华

  盛顿,法国如此迅速的失陷使美国军事计划人员认为,入侵和降服英国已经“属于

  可能的范围了。”他们估计英国在六个月之内就可能遭到打击而退出战争,所以,

  他们开始准备实施“彩虹4 号”方案。根据这个方案,美国将单枪匹马打一场大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