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玛依勒汗什么都具备了,就是没有运气,他遇到了十七世纪中亚最为耀眼的明星,让俄罗斯和清朝两个超级大国都不敢小看的枭雄——准噶尔博硕克图汗——噶尔丹。他有着比自己的父亲、哥哥更为勃勃的野心,是绝不仅仅满足于守成的,作为达赖喇嘛的亲传弟子,又是被指认的活佛,他的理想是建立一个以黄教为国教的大帝国。这样的雄图,是不会允许近在咫尺的伊斯兰国家继续生存下去的。
有了这样的强邻,一些原本不必放在心上的小人物,也就会发挥极大的作用。
白山派的和卓伊达耶提拉便是这个“小人物”。
这位和卓自从逃离叶儿羌汗国后,在费尔干、克什米尔、印度北部以及青海、甘肃地区流亡,虽然也招收了一些信徒,但处境和在祖国当教长相比着实苦不堪言。他一直寻找着回国的办法,寻找帮助自己东山再起的人,可十年之中,这样的人始终没有出现。
直到他来到了乌斯藏。
在拉萨,这个伊斯兰教长拜谒了五世达赖喇嘛。很难想象两个信仰完全不同的人是如何交流的,可以肯定的是,伊达耶提拉一定是卑躬屈膝在达赖喇嘛法座之前,否则是不会获得达赖喇嘛的欢心的。
达赖喇嘛作为藏传佛教最高教主,又是噶尔丹的恩师,他的好恶决定了伊达耶提拉能否达成心愿。达赖喇嘛给了他一封转交给噶尔丹的亲笔信,在信中,达赖喇嘛要求噶尔丹帮助伊达耶提拉确立“在喀什噶尔和叶尔羌的地位”②。
早已有吞并叶尔羌汗国之心的噶尔丹在看到老师的信的时候,必定是欣喜的,老师不仅给了自己明确的指示,还送来了进入叶尔羌大门的钥匙。自己还有什么理由再等待下去呢?
1679年,噶尔代派大将阿拉达尔和硕奇率军三万侵入叶尔羌汗国东部,一路拿下哈密、吐鲁番、察力失等城,伊斯玛依勒汗的侄子阿卜杜·里什特王子投降,整个东部地区沦陷。
伊斯玛依勒汗苦心经营近十年,竟然得到了半壁江山转瞬丢失的回报,其震惊与愤恨是不言而喻的。
可这还只是开始。
1680年,噶尔丹亲率12万大军南征叶尔羌汗国,有伊达耶提拉作为向导,又有白山派信徒的策应,阿克苏、乌什等城不战而降。准噶尔军兵临喀什噶尔城下。
就如萨亦德汗建国时,是以攻陷喀什噶尔为标志,如今,喀什噶尔的存亡也关系到汗国的生死。此时的喀什噶尔总督是伊斯玛依勒汗的长子巴巴克·苏里坦王子,年轻的王子不愿困守危城,率军出城迎战,陷阵而死。喀什噶尔陷落。
伊斯玛依勒汗只剩下了首都叶尔羌,这座都城自萨亦德汗建国以来虽然饱经风霜,但还没有被外敌攻陷的先例。守将伊瓦兹伯克率军死守,但外有数十倍于己的敌军,内有白山派信徒的策应,个人的忠勇是无济于事的。经过激烈战斗,伊瓦兹伯克战死,叶尔羌陷落,留在汗宫中的伊斯玛依勒汗及所有汗室成员全部被俘。噶尔丹将他们送到伊犁监禁。
叶尔羌汗国历经6代12位可汗,立国166年,至此寿终正寝。
圣战者的国度,最终被佛教徒的“圣战”所征服。
〖①《皇朝藩部要略》,卷15
②《瓦立汉诺夫文集》,第三卷,127~128页〗
十一、和卓续写的故事
噶尔丹并没有强迫伊斯兰教徒们改变自己的信仰,他需要的是一个服从于自己为自己提供军需物资的稳定领地。他扶持伊斯玛依勒汗的侄子阿卜杜·里什特为傀儡可汗,同时封伊达耶提拉为“阿巴克”,也就是“首领”,但伊达耶提拉却把蒙语“阿巴克”改成了波斯语“阿帕克”,就成了“宇宙”的意思。从此,阿帕克和卓便成了天山南麓的实际统治者,每年向准噶尔汗国缴纳十万两白银和24万斤麦子的贡赋。
阿帕克和卓横征暴敛的统治了十年,其间更换了两个可汗,在他死后不到八个月,儿子雅雅和卓便被杀。白山派的统治结束,和卓家族被准噶尔人囚禁于伊犁。他们的死对头黑山派在准噶尔人扶持下掌握大权。
17世纪末,再没有傀儡叶尔羌汗出现,汗国的尾声也结束了。
1755年,清朝乾隆皇帝派遣大军攻伐准噶尔末代汗王达瓦奇,准噶尔汗国崩溃。白山派和卓波罗尼、霍集占兄弟趁机摆脱囚禁,归附清朝。
在清朝的支持下,波罗尼攻占叶尔羌等地,黑山派和卓加罕及其家属全部被杀,仅有其弟弟阿卜杜拉和两个儿子逃亡。
但清朝是不会再允许独立的宗教政权出现在天山以南的。波罗尼、霍集占兄弟于是于1757年公开起兵反清,史称“大小和卓之乱”。
1759年,兄弟二人最终失败,天山南北全部划为清朝版图。
1820年,波罗尼之孙张格尔由浩罕汗国进入新疆,拉开“张格尔之乱”序幕,直到1826年方才以张格尔被擒而告结束。
1865年,波罗尼曾孙布素鲁克在浩罕汗国阿古柏的护卫下回到新疆,成为“哲德沙尔汗国”的傀儡可汗,后在图谋独立失败后被驱逐出境。
随后,阿古柏在新疆建立了“洪福汗国”,与俄、英、中等国周旋十余年,最后被中国名将左宗棠击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