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人对他都是敬重的;由他向蒋提出处理办法是较妥当的。
其他如结束省港罢工问题,这是广东方面不能单独解决的。果如鲍罗庭所说,那时香港
方面曾派出非正式的代表,前来广州,试探解决的途径。这种谈判因双方意见距离甚远,拖
延时间很久,到了三月二十日事件发生的时候,香港方面似觉得已无谈判之必要,便中断了
这种接触。至于农民与地主间的冲突问题的解决,后来只是在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中,通
过了一个农民运动决议案,作为点缀而已。
一九二六年一月四日开始的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是由汪精卫所领导的;但实际
上,他没有完成他所担负的任务。在大会举行以前,我曾将我们与孙、叶、邵等商谈经过,
和中共中央采取这种行动的意向,正式向汪说明。他除了和我亲切寒暄一番而外,对我所说
到的,并不作具体的表示。他那时一切事多与鲍罗庭商谈,即对国共关系问题,也不例外;
也许他觉得通过鲍罗庭较为妥当。
鲍罗庭对于这种现状也许是引以自傲的。当我向他说到要强化大会的领导重心的时候,
他说大会有法定的主席团可以领导,重要的事由他在幕后说话,并没有甚么要顾虑的或要重
新讨论的事。鲍罗庭那时仿佛是一艘失舵的船,抓不住航行的方向;他不同意中共中央的政
策,认为有退出国民党的倾向;他坚持中共留在国民党内,与左派亲密结合;但也看不见中
共这样做的前途。他没有中共迳行夺取国民党领导的想法;只要求中共的势力做国民党左派
的基础(他并明白说中共是命中注定了要做苦力的)。他虽进退两难,但对自己的政治手腕,
却颇能孤芳自赏。他认为广州局势能由他调排,一切自有办法。
大会举行的前夕,莫斯科来了一个很长的电报;鲍罗庭将它翻译出来,乃是一篇反对帝
国主义的大理论。正当我和鲍罗庭阅读这篇电文时,汪精卫来了。鲍罗庭不加解释,将电文
交给他;他也没有等读完全文,就说内容很好,可作大会宣言的资料。后来,这篇文章果然
成为这次大会宣言的第一段。
汪精卫走后,鲍罗庭很得意的向我夸耀,说一切事情经他安排,都能不费唇舌的顺利解
决。我却感觉有点不满足,曾追问鲍罗庭,除了这个电报外,莫斯科是否还有别的具体指示。
他回答说:“没有。”并说一些实际问题,莫斯科大致信任我们能够协商解决。这显示当时莫
斯科对于中国局势并没有敏锐的感觉,只能听任于鲍罗庭的相机处理。
大会在汪精卫领导之下,发表了大会宣言,通过了党务报告,接受总理遗嘱,弹劫西山
会议派,以及通过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和商人运动等决议案。冠冕堂皇,似是第一次大会的改
组精神再度表现。
汪精卫是位动人的演说家,表演得颇为精彩。他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虽然冗长,但他
那充满热情的词藻语调,获得不少的掌声。尤其是他多次所强调的共产派与非共产派在历次
战役中,热血流在一起,凝结成一块,早已不分彼此;既能为同一目的而死,更可为同一目
的而共同生存下去等语句;为当时人们所乐道。
然而他并未以同样热情的口吻,号召广东以外的国民党员,不要走西山会议派的道路,
共同团结在第二次代表大会之下,一致合作。这似是他演说中的美中不足之处。
蒋介石将军是第一次参加这种盛会的;颇有自命不凡之态。一月一日新年的群众大会上,
他穿着引人注目的斗篷大衣,在主席台上接受欢呼;军事领袖的姿态表现得淋漓尽致,使汪
精卫等为之失色。他在黄埔所举行的招待全体代表的茶会上,也显示出他自成一格的气派。
他在大会上所发表的军事报告,指出国民革命军已近十万人,强调一年来军事上所获得的成
32/185
----------------------- Page 184-----------------------
《我的回忆》第二册
就。他被选为中央常务委员和军事委员会的主席,确定了他在军事上的领导地位。在一般代
表心目中,他与汪精卫是两个重心;前者是军事的,后者是政治的。有些人已经觉得汪蒋之
间能否合作无间是有疑问的。
“尊蒋抑汪”是西山会议派破坏广东局势的重要策略;事实上似也有隙可乘;我也和鲍
罗庭慎重讨论过这个问题。鲍罗庭曾含糊其词的表示汪蒋两人性格确有不同,汪善解人意,
触类旁通;但要他负起责任的时候,常表谦逊和退缩。蒋则所知不广,但却勇于负责;目前
两人还没有甚么芥蒂。在我们之间任翻译的张太雷,更进而说只有鲍罗庭折衷其间,才能维
持汪蒋合作的平衡。
中共党员以国民党各地党部代表资格出席这次大会的,人数约占全体代表的四分之一②,
但也不能有甚么积极贡献巩固左派的领导。任这次大会中共党团书记的是高语罕,他在黄埔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