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做法。杨虎城已在自作打算,准备将他的部队,向安全地带移动。东北军更是群龙无首。
少壮派军人与失望之余,迁怒于中共,说中共害了他们的“少帅”。如今张杨共三角联盟是完
全解体了。主要是没有人作主,我们也找不出商谈的对象。
果然,东北军的少壮派鼓噪起来了。五十几个少壮军官,以死来威逼周恩来,他们持着
武器,在一个会场中向周质问他们的少帅那里去了?他们说西安事变是中共挑动起来的,事
后中共又提出和平解决的办法,出卖盟友,与蒋系人员,秘密妥协,牺牲东北军,以图自身
的私利。从前共方老是说苏联援助,结果竟是骗人的,现在张少帅去南京,当然凶多吉少,
东北军人也将死无噍类。这一切的一切,都要由罪魁祸首的周恩来负责。
周恩来面临着这种险境,施展出全身解数,幸而应付过去了。他态度镇静,措词诚恳,
向会众说明:张少帅随蒋赴京,实出意外,他不赞成,但来不及阻止。他又说到如果我们内
讧,张少帅的生命就没有机会了,东北军也会完蛋的;如果我们团结镇静,蒋对我们的力量
将有所畏惧,不敢为难你们的少帅;三角联盟也能继续存在,发挥作用。周并向那些愤怒的
军人们誓言,中共绝不出卖三角联盟,始终与盟友站在一条战线上,决不让少帅和东北军一
方受害。那些暴躁军人终于在无可奈何之中不得不顾全大局。
至此,西安事变一幕便告结束了。被拘禁的蒋介石安然回到了南京。这一事变的首脑张
学良,从此渡着长期不见天日的生涯。当事人之一的中共,由与张杨共同反蒋,一变而为西
127/166
----------------------- Page 464-----------------------
《我的回忆》第三册
安事变和平解决的调停人,再进而南京谈判,以期达成国共间的和解。张杨共的三角联盟,
因内部的混乱,再也不能有一致的行动了,西安事变的众多关系人都在洗刷自己的责任,以
期蒋介石那根报复的棍子,不会打在自己的头上。更重要的是剿共的战争事实上是停止了,
代之而来的是抗日战争。
① 我在一九三八年发表的告国人书中,曾提到我是在西安事变以前十八天到达陕北的,那应当是十二
月二日。
② 关于“一二九”运动的详情,可参看中国现代史资料丛书《一二九运动》——北京,人民出版社一
九五四年版
③ “双十二”张杨等十余将领发表的通电全文见:《我所认识的蒋介石》,冯玉祥著,第四十九——第
五十页,香港文化供应社,一九四九年再版。
④ 西安事变前,苏联与国民党政府的外交关系已有改善这一点,David Dallin 在其所著《苏联与远东》
一书中(见第五章——国立编译馆民国三十九年版)曾加阐述。而西安事变时,英美各国与苏联对远东的外
交态度,渐趋接近一点,也可从王明这些话中窥其梗概。
第二章 延安百态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蒋介石氏脱险,由张学良陪同自西安飞返南京,此举使西
安的张、杨、共三角联盟立即陷于混乱,也令陕北中共内部大为震动,几乎无人不觉得将有
大祸临头。乘此时机,毛泽东氏玩弄其“买空卖空”的手腕,抛弃一切道德思想和共产主义
的原则观念,不择手段,甚至无所不为的企求达到他的目的。这种目的,是防止蒋介石返回
南京后继续剿共或逼降,以求中共的生存和乘机发展。这些又与毛氏奸诈地追求个人独裁的
勾当纠缠在一起。应当说毛氏的努力,获得了相当的成就,中共终于喘过一口气,但从此毛
氏也真正建立了个人独裁的基础。
只要约略研究一下当时中国的处境,人们就能了解,西安事变的始末,及其以后法上的
种种情况,都是不足为奇的。当时日本的侵略,及其严重和迫切,使一切看来不可能的事,
都成为可能。这其中主要之点,是中共得庆起死回生。换句话说,苏维埃运动,是中共濒于
死亡的边缘,抗日不仅解救了中共的厄运,还给予它自有向前发展的机会。
这些事说来话长,恕作者不能一一论及,只能就个人所接触到的扼要叙述。大体说来,
在西安事变以前,处于偏僻地区的中共,是被动的接受抗日的影响。譬如说,中共曾主动的
联络张学良,但也从这种联络,中共才从张学良那里了解了许多反日情况,特别是东北军人
的反日情绪。当时少数美国记者,访问陕北,也使中共的要人们对国际友人同情中国人抗日
的情况,略知一二。此外还有一些抗日消息和书刊流传到陕北,使张闻天辈模模糊糊的了解
到,陕北以外的情形是进步了。
西安事变以后,中共的抗日运动,开始由被动转到主动,能够逐渐脱出偏远的地区,渗
入到抗日的实际活动中去。这些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便是中共迁都延安,从此延安成为有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