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报,襄城县长惧罪潜逃。刘秀命傅俊为襄城县长,由杜茂相随,回襄城县安抚百姓,收葬家属。
更始帝宫中,黄门侍卫通禀:“陛下,柱天大将军李轶在门外求见。”更始帝刘玄正与美人相戏,闻李轶来,心中不愉,问黄门官:“他有什么事吗?”黄门官道:“未言明。”刘玄道:“宣他进来。”李轶进来后道:“陛下圣安。”刘玄道:“李爱卿,有什么事吗?”李轶道:“陛下,有件事在臣心中翻来覆去的想了很久,为了陛下,臣不得不言。臣入宛城可谓百感交加,恍如隔世,城中亲人只剩李通、李松和臣。想当年为了一句‘刘氏当兴,李氏为辅’的谶语,臣与李通劝刘縯于舂陵起兵。而如今,陛下顺天应民做了汉天子,可见刘氏当兴是指陛下天命如此啊。可陛下想过没有,天下思汉,人心思刘,王匡、王凤等诸位朝臣,因非刘姓,是不会威胁到陛下宝座的,而刘縯可谓雄才大略,绝非久居人下者。‘复高祖之业,定万事之秋’的誓言无时无刻不在其胸中萦绕。只有刘縯在时时刻刻地觊觎着陛下的龙椅啊。刘縯的存在,就是对陛下的最大威胁。望陛下早日定夺。”更始帝道:“你是想离间我们君臣吗!”李轶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叩首道:“陛下,臣忠心可表啊,陛下为君,刘縯可是极力反对啊,刘縯实有篡位之心啊。”刘玄道:“爱卿平身。”李轶:“谢陛下。”立起身来。刘玄道:“李爱卿,该当如何?”李轶道:“臣已和定国上公他们商量好了,刘縯有一口宝剑,甚是珍贵。陛下可于明日朝会,借观刘縯之剑,下其兵刃,可诛其尔。”刘玄道:“用什么罪名呢?”李轶道:“就用入朝面圣携带利刃的罪名。”刘玄道:“可大臣入朝都带着利刃呢!”李轶道:“别人可带,独刘伯升不可带!”刘玄点头。
第二十回 第二节
第二天,朝堂之上,刘玄大宴群臣。君臣举杯,更始帝道:“众位爱卿,王邑、王寻百万大军南来,朕是心惊肉跳,好生不安,谁知怎么说败就败了呢?”李轶道:“这是托陛下鸿福,成国上公指挥有方。”刘縯道:“陛下,此乾坤一仗,足见人心向背,顺者昌,逆者亡。新朝政权千疮百孔,肌体全腐,一遇打击,便如摧枯拉朽般坍塌。新朝退出历史舞台,已经为时不远了!”刘玄道:“朕闻大司徒宝剑奇异,借寡人一看如何?”刘縯性情豪爽,不疑有他,解下佩剑,奉与刘玄。刘玄把持宝剑反复把玩道:“好漂亮的剑鞘。”说罢,抽出宝剑,只见整个朝堂中寒光一闪。剑身之上,镶嵌七颗宝珠,光彩夺目。众人齐声称赞,刘縯道:“此乃祖传,谓七星宝剑,传闻此剑为战国时伍员伍子胥的佩剑,端的珍奇非凡,锋利无比,可削铁如泥。陛下若是喜欢,臣愿献与陛下。”更始帝如今爱美人更甚于宝剑。可今天是要诛杀刘縯,刘玄迟迟下不了决心。绣衣御史申徒建也参加了密谋,看到刘玄迟疑不决,上前奏道:“陛下,臣新得一寒玉玦甚是冰凉润手,坚硬异常,愿献于陛下,一试七星剑之锋。”刘玄接过寒玉玦道:“果真冰凉好玩矣,如此盛夏,寒玉在手,感觉不错!”一手持剑,一手握玉,神色疑惑不定,把玩一会儿,将剑、玉还于二人。
宴会结束后,刘縯回到府中,见刘嘉已经在座,舅父樊宏面带忧虑,说道:“伯升,今日朝宴上,刘玄曾索你佩剑?”刘縯答道:“是的。”樊宏道:“知其意否?”刘縯道:“能有何意?”樊宏道:“昔日鸿门宴上,项羽手下欲害高祖,霸王迟疑,亚父尝三举玉玦,提醒项羽。今新贵申徒建以玉玦示意,玦者,决也,居心叵测,不得不防。”刘縯道:“舅舅言重了,刘玄乃无知之辈,怎晓如此典故。”刘嘉道:“伯升,王匡等一干人,早已嫉恨于你,今日之举,其心可诛。你可知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功高震主,为臣之大忌,需加倍留神。”刘縯道:“王莽还很强大,各地义军,豪强拥兵自重,正需同心协力,不可多事,更不能搞内讧。否则,将不利于夺取天下!”樊宏道:“亏你还是太学出身,我看你是越学越愚腐了,王匡等人骑在你脖子上拉屎、撒尿也不是一天半天了,用得着你,就给你一个甜枣胡吃吃,用不着你,就把你一脚踢开,你以为你是谁?又有多么了不起了?汉兵已经强大了,没有你未必夺不得天下。伯升啊伯升,被他们一帮草莽玩弄于股掌之上,舅舅我都替你害臊!”刘縯被舅舅一通臭骂,直骂得脸红耳热,血气上涌,可又不敢犟嘴,立在那里如芒刺背。刘嘉道:“伯升,舅舅说的不错,不能再犹豫了,今日之事已经万分危急,不防君子,须防小人。不如今晚就动手,将他们都做了!”刘縯道:“即便申徒建有阴谋,量昏弱的刘玄也不具备这种胆量。”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王匡召集大家开会,张卬道:“刘玄这小子,今天真是气死我了,木头疙瘩一个!”朱鲔道:“我可是在想刘稷,如果今天真的杀了刘縯,刘稷必反,到那时,谁能抵敌?不如先折其羽翼,再图刘伯升!”王匡道:“朱兄弟所虑甚是,先将刘稷从昆阳召回。刘稷伏诛,大事可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