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南明史_顾诚【完结】(22)

  至书召四镇,士英与杰又何得居功?非钱谦益、吕大器误之而何?”①钱谦益、

  吕大器固然是拥立潞王的主谋人物,但是真正一度拥有决策大权的是史可法

  ②,他在这样的重大问题上态度游移,没有断然决定拥立福王,致使朱由崧求

  助于镇将,从此大权旁落,应当负主要责任。③

  ① 李清《三垣笔记》下《弘光》。

  ② 夏完淳《续幸存录》《南都大略》中说:“南枢史可法实司拥立事。”

  ③ 关于南京立君的争执,各书记载颇有差异。如谈迁记:四月十四日史可法、张慎言、高弘图、姜曰广、

  吕大器等集议监国,“高、张之意属于雒阳(指福王,原封洛阳);史颇不然之,意在卫辉(指潞王,原

  封卫辉府)。恐北耗未确,逡巡未决”。至二十七日,“史尚书之手札至,意专卫辉。寻又札云:雒阳、

  卫辉并南下,当拈阄孝陵之前,云云。亡何,总督凤阳马士英书来,奉福王发淮安,将及矣。即日守备南

  京太监韩赞周出迎。二十九日,王舟泊燕子矶,诸公驰候”(《枣林杂俎》仁集《定策本末》条)。李清

  《南渡录》卷一记:“时北都失守,毅宗惨崩,以伦以序应属福王,而迎立潞王之议起。..时以废籍少

  宗伯两入留都倡议者,钱谦益也。于是,兵部侍郎吕大器主谦益议甚力,而右都御史张慎言、詹事姜曰广

  皆然之。丁忧山东佥事雷演祚、礼部郎中周镳亦往来游说。独逆案为民阮大铖与凤阳总督马士英密,且心

  冀燃灰,书言不可。”黄道周在《兴元纪略》中说史可法、张慎言等“咸主清河(指潞王)”(见《黄漳

  浦集》卷三十二,杂著)。

  第二节 朱由崧的监国和称帝

  四月二十九日,福王朱由崧在史可法陪同下,乘舟抵达南京城外燕子矶,

  南京官绅均往朝见。五月初一日,朱由崧登岸,先拜谒孝陵然后从朝阳门进

  城,驻于内守备府。谈迁记载了他亲眼目睹朱由崧进入南京的情况:“初,

  迁闻王谒陵,出朝阳门外,万众伏候。见王乘辇,角巾半污旧,手摇白竹扇,

  有陇亩风。窃心幸之。不料淫佚败度,为怀愍之续也。”①文武百官朝见后商

  议立福王为主究竟应当立即登极为帝还是暂用监国名义,这里的区别是登极

  后就没有改变的余地,监国则尚有退步。有的大臣考虑到崇祯三子下落不明,

  而他们之中任何一人都是较各藩王更符合继承帝位的人选,因此主张再等待

  一段时间。初三日,朱由崧在南京就任监国,用黄金铸造监国宝,颁谕天下

  说:

  ..孤避乱江淮,惊闻凶讣,既痛社稷之墟,益激父母之仇。矢不俱生,志图

  必报。然度德量力,徘徊未堪。乃兹臣庶,敬尔来迎,谓倡义不可无主,神器不可久

  虚,因序谬推,连章劝进,固辞未获,勉循舆情,于崇祯十七年五月初三日暂受监国

  之号,朝见臣民于南都,孤夙夜竞竞,惟思迅扫妖氛,廓清大难。德凉任重,如坠谷

  渊,同仇是助,犹赖尔臣民。其与天下更始,可大赦天下。②

  就任监国之后,朱由崧依照廷臣会推,任命原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为东

  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入阁办事;马士英加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右副都

  御史衔,仍任凤阳总督。不久又以原詹事府詹事姜曰广为礼部左侍郎,与原

  礼部尚书王铎,二人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办事。以张慎言为吏部尚书,召刘宗

  周为都察院左都御史,其他衙门官员也先后作了安排。按照史可法、高弘图、

  张慎言等人的意向是尽量让“正人”占据要津,使朝廷建立之始有一番新气

  象。开初在安排朝廷重臣上,他们得以如愿以偿。然而,这种局面很快就改

  变了。争夺朝廷权力的较量先从首辅开始。按明代制度,南京兵部尚书位居

  留都百官之首,弘光朝廷初立,史可法就成为当然的首席大学士。在定策问

  题上史可法既被马士英出卖,得不到朱由崧的信任,包括勋臣在内的一些小

  人立即随风转舵。姜曰广记载,魏国公徐弘基等原先顶奉史可法不啻天人,

  “权寄稍移,下石随起”,竟然倡言可法“勤王无功”“可杀”①。马士英拥

  立福王本意就在攫取权力,他决不会满足于加几个空衔而官居原职。于是,

  他先利用诚意伯刘孔昭争入内阁,遭到其他官员以“我朝从无勋臣入阁之例”

  为理由坚决反对时,刘孔昭立即回答说:“即我不可,马瑶草(士英字)何

  不可?”朱由崧与马士英早有默契,当即决定召士英入阁辅政。史可法明知

  自己指斥福王的把柄落在马士英手里,现在马士英既以“定策”首功备受朱

  由崧青睐,被召入阁辅政,江北不能没有重臣督师,因此,他“自请督师淮

  扬”。五月十二日朱由崧批准史可法出任督师②。

  五月十五日,朱由崧正式即位为皇帝,改明年为弘光元年。第二天,马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