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南明史_顾诚【完结】(264)

  “今逆贼侵犯四川,黎元惶优,深厪朕怀,用以尔阿尔津为安西将军,同马

  喇希总统将士,前赴平西王吴三桂、定西将军墨尔根侍卫李国翰处,驻劄汉

  中,保固地方,整顿兵马。贼若入犯,会同平西王、墨尔根侍卫相机剿除。

  其进征四川事宜,著候明旨。”①可见,清廷已经以确保陕西为目标,四川被

  置之度外了。

  刘文秀在攻克叙州,追败清重庆守敌之后,一路上所向无敌,产生了骄

  傲轻敌思想。他只看到吴三桂等望风逃窜这一动向,却没有看到入川清军主

  力基本完整,仍有相当的战斗力。进抵保宁城郊后,刘文秀缺乏大将应有的

  持重态度,在没有充分把握的情况下,决定强行全面攻城,这在策略上是犯

  ① 郝浴《中山奏议》卷一《敬辞钦赏兼叙守城各官功绩疏》。

  ② 《李勤襄公抚督秦蜀奏议》卷八,顺治九年十月十八日李国英“为飞报大捷仰慰圣怀事”题本后附李雯

  按语。

  ① 郝浴《中山奏议》卷一《三报封疆大计疏》;参见李国英《李勤襄公抚督秦蜀奏议》。

  ① 《清世祖实录》卷六十九,十月戊申日及辛酉日。

  了重大错误的。因为清军所占只是保宁一座孤城,四川全境已大抵收复。保

  宁城三面环水,西、南二面临嘉陵江,东面为东河,江河对岸是连绵不断的

  山脉。明军占领了城外各山头,凭借“长技在鸟铳,铳之胜势在高山,延山

  放铳,据险凭城,不谓不张”②。刘文秀本应利用地利派重兵扼守保宁东、南、

  西三面,随时提防清军出城渡河反击;另派少数兵力渡河进至保宁城北骚扰

  该城与陕西汉中的交通供应线。在完成这一军事部署的同时,把经营四川提

  上议事日程。为了说明问题,先谈一下四川各地的情况。自从明末战乱以来,

  四川大部分地区凋敝荒凉,特别是自然条件最好的成都平原几乎没有人烟,

  只要经营得法,完全可以建设成南明重要的复兴基地。郝浴在这年给清廷的

  奏疏中就说过:“成都地大且要,灌口(指都江堰)一泻,襟带三十州县,

  开耕一年定抵秦运三年。锦城之外,竹木成林,结茅为庐,千百间可立就。

  锦江之鱼,岸上求之,蕃于鸡豚,收川资本卷在此中矣。”③“嘉定(今乐山

  市)据叙(今宜宾)、重(庆)上游,民较三川差多,见饶盐茶。”这些地

  方都已由刘文秀所统大军收复。清军据守的保宁,人口和耕地却很少。郝浴

  自顺治八年十一月到任经过调查,次年奏报说:保(宁)、顺(庆)、潼(川)、

  龙(安)四府州“所垦熟田止二百三十五顷,不及别省中县十分之一”;“三

  府一州二十九县,共得九千三百五十余口,数不及别省半县,而满、汉官兵

  数倍之。”驻于保宁的清四川“司、道、府、州等官员”连薪俸也拿不到,

  “惟各令丁奴垦荒自赡”①。清军退守保宁时,顺庆、潼川、绵州等地均为明

  军所收复,清方控制的耕地、人口更是少得可怜。保宁城中储积的一些军粮

  几乎全是由陕西汉中历尽艰辛转运来的,势必不能持久。顺治十二年五月清

  朝一件奏疏中还说:“夫沃野千里原指成都而言,其东南俱财赋所出。今归

  我版图者止山多田瘠、出产寡薄之川北一隅,而东南有食可以养兵之地皆为

  贼所盘踞”②,颇能说明当时四川的经济情况有利于明,不利于清。

  刘文秀既然已经把清军堵扼于保宁一隅之地,收复了四川绝大部分地

  区,军声大振;心怀去志的吴三桂等能守住保宁即已自庆,发动反攻的可能

  性极小。在这种情形下,刘文秀完全可以暂缓直攻保宁,而在加强对该城清

  军戒备的同时,采取有力措施经营四川,设官安民,招集流亡,联络土司,

  加紧屯田,渐兴文教,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就军事而言,收复重庆之后刘

  文秀同夔东十三家抗清武装已经联成一片,可以动用的兵力大大增加,在适

  当时机会同作战,不仅收复保宁易如翻掌,继续北上陕西汉中或东下湖北,

  前景必甚可观。总之,刘文秀并没有认识到他的主力直逼保宁城郊之时,恢

  复四川的战役已经取得辉煌战果,因为稳定了四川局势,经营得法,社会生

  产逐渐恢复,就可以大大加强南明政权人力、物力和战略上的有利地位,贵

  州、云南已远离前线,长期局促于川东鄂西贫瘠山区的夔东抗清武装只要刘

  文秀以大局为重,加意联络,也必将大有作为①。

  ② 郝浴《中山奏议》卷一《三报封疆大计疏》。

  ③ 《中山奏议》卷一《缓策西南一议》。

  ① 《中山奏议》卷一《备述蜀省情形疏》。

  ② 《明清史料》甲编,第四本,第三五六页,原件“上缺”,不详作者,但疏中有“臣在蜀言蜀”一语,

  必为四川官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