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理出一个大概来的。
(一)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突然性)
出奇制胜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在于使敌人在无备和不意的情况下受我攻
击。只有如此,才能打得敌人无所措手足,迫使敌处于欲守无能、欲逃不得
的困境。从而使敌志屈,气虚,势乱,就歼。
中外古今的漂亮仗,无不与这条原则的成功使用相关联。
例如,在 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埃及军队在进攻作战中运用了出
奇制胜的谋略,胜利地完成了进攻任务。
这中间,埃军在充分准备之后,发起突然进攻,迫使以色列军队四个“意
想不到”:
1、埃军进攻选择了以军意想不到的时刻
埃军于 10 月份发起进攻。10 月通常是以色列的节假日,部队官兵多数
处于休整,战备程度低。
埃军决定 10月6 日发起进攻。因为这一天是犹太教的赎罪日,该日以军
宗教活动繁多。
埃军是 10 月 6 日下午2 时发起进攻的。这时进攻是违背埃军战斗条令
的。然而埃军恰在此时赢得了3.5 小时的日照时间,向运河发起冲击,爬上
以军的防御沙堤,并夺取巴列夫防线上的支撑点。埃军还利用了这段时间实
施了两次大规模空袭。
2、埃军选择了以军意想不到的突破方法
以军的基础防线是又高又陡的沙堤。在沙堤中打开缺口,开辟通路,通
常的方法是靠炮火轰击或爆破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对于沙质堤坝几乎不起
什么作用。再一个办法是靠履带车辆爬坡超越,可是战前经过数次试验均未
成功,原因是车辆的马力不够。因此,以军对于自己的防御工事甚为自信,
认为沙堤防御体系已固若金汤了。可是埃军却使用高压水龙冲击沙堤一举奏
效。这是以色列军队万万没有想到的。
3、埃军组织了以军意想不到的防空保护伞
以色列空军是用美国最先进的战斗机装备起来的。而埃及空军装备较
差,处于很大的劣势。以军万万没有想到:埃军扬长避短,尽量避免用战斗
机直接对抗、单纯争夺制空权的战法;而是采取综合的手段,组成了强有力
的严密的空中保护伞。使得以军的战斗机不能充分发挥优势。例如,埃军的
防空部队构筑有坚固而隐蔽的钢筋水泥发射工事,能有效地打击敌机,自己
却损伤较小。
4、埃军巧妙地使用炮兵
按常规,为了给进攻的部队开辟冲击道路,炮兵应首先压制敌人防御前
沿和第一阵地。就是说,应首先以炮兵压制以军第一道沙堤。但是,埃军这
次没有这样做。而是一开始就以密集的火力压制敌人纵深目标,如预备队、
炮兵阵地、纵深支撑点等等,完全打乱了以军的防御计划。结果,以军主力
始始被压制在掩体里,既不能及时地进行抵抗,也不能有效地组织反击。埃
军的进攻部队在强大的炮火掩护下,迅速地突破了以军的防御。
(二)批亢捣虚(避实击虚)
所谓批亢捣虚,就是抓住要害,乘虚而入 (亢,咽喉,这里指要害)。
《孙子》曰:“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
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
“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①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 “击虚”要具备两个条件:既是敌人虚弱之处,同
时又是关乎要害之处。虚弱而非要害,即使能夺取,但对全局无重大意义;
要害而非虚弱,莽然碰硬,打起来,反而于己不利。
“围魏救赵”,“围城打援”,“攻其必救”,“扼其亢,拊其背”(控
制其要害。攻击其翼侧)等等,都是 “批亢捣虚”的具体运用,也是我军的
传统战法。
外军也常用避实击虚战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苏军在白俄罗斯战役中选择主要突击方向,即是一
例。由于苏军成功地进行了战役伪装,使德军错误地判断了苏军的主要突击
方向。德军原以为 1944年夏秋季节苏军进攻的主要突击方向在南翼,因为该
方向苏军确实部署了重兵集团。万万没有想到,苏军居然会在多沼泽的白俄
罗斯方向使用大量装甲坦克部队实施主要突击。苏军明知在沼泽地使用坦克
部队会有困难,但因德军在该方向上缺乏戒备,故以奇兵夺取,一举解放整
个白俄罗斯地区。
英阿马岛战争中,英军出奇兵登陆取胜,对于战争进程起了重要作用。
英军向马岛实施登陆时,第一个登陆点选择在达尔文港,上岸地段选在
古斯格林,企图首先打开马岛的门户索莱达岛。该岛上阿守军约 1000人。英
军在登陆开始时气势汹汹,拉开全力以付急于上陆的架势,阿守军见此情况
奋力抗击。当前卫战打响之后,英军却虚晃一枪,突然撤退了。这时阿军则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