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20 年之后一定会证明它是正确的。黄遵宪的期望没有落空。20 年后是
1919 年,这一年发生了五四运动,提出民主和科学两个口号,已经大大超
越了戊戌时代那些维新志士的要求了。
张闻天在庐山的《发言》,当时我是从心底里赞同的,觉得他比彭德怀
的信讲得更清楚,而且作了理论的阐述。在当时的气氛下作这样一篇发言,
不仅要有至大至刚的正气,而且要有理论上的自信。他当然是深信自己意
见的正确性的。张闻天在一生的最后时刻,以衰病之身,管制之严,仍奋
笔痛斥林彪、“四人帮”的极左谬论,写出那些研究政治和经济,以及党内
民主生活的战斗檄文,当然也必定是坚定的自信心驱使他写的。现在,历
史的曲折终结了。张闻天的这个《发言》和《选集》中其他文章特别是晚
年所写文章的观点,已经被普遍接受了。这也是在时间过去了20 多年之后,
才被承认其正确性的。现在,两个三中全会的文件比张闻天当年所想的更
是大大前进了。我们的国家在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的指引下,可说正在
经历第二次革命,正在欣欣向荣地向国家现代化的总目标胜利前进。张闻
天在天之灵当会感到欣慰。在我们社会主义的中国,正确意见要过20 年才
被接受的事,相信当不致再出现了吧。努力做到这一点,是我们后死者、
后来人的崇高职责。
1985 年6 月
附录四:实事求是,何惜乌纱
——怀念周小舟
小舟于1966 年12 月26 日在广州含冤辞世,至今整整15 年了。
为查勘五强溪工程,1979 年初秋到长沙,我去过小舟旧居。当时一阵
莫名的寂寞之感袭来:蓉国已是花千树,不见周郎谈笑声。1949 年南下湖
南时,我与小舟在开封初会。大概由于是同乡,年岁、经历相差不远(他
比我大五岁,“一二.九”以前人党),共同熟人不少,好尚又多相似,因而
一见如故。湖南有句俗话:“长沙里手湘潭票。”“票”字含义不易说清,硬
要翻译,假、大、空近似,即善耍嘴皮的漂浮人物。小舟是湘潭人,跟“票”
恰相对立,是一个讲究实际的人。之后约一年半时间,正副职的工作关系,
我们朝夕相处,意气相投,凡事直来直去,建立了友谊和某种交心关系。
20 年后的寂寞之感,勾引起大跃进年代的往事:独自徘徊谁共语?到乡翻
似烂柯人。大跃进尤其庐山会议这一段史实,最能说明小舟的为人。
1959 年柘溪开工,5、6 月间,我从四川、贵州、广西转到湖南。小舟
约我到家中长谈。他正下乡一个月归来,丰富了第一手资料,在省委常委
会上提出农民积极性、公社供给制、大队核算、公共食堂、粮食与钢铁指
标以及劳动生产率等10 多个问题。关于大跃进一年来的看法,我们毫无忌
讳,交换见闻,观点一致。虽是忧心忡忡,仍然谈笑风生。小舟是一个平
易而谦虚的人,并不固执己见,尤不愿谈自己。从追悼会的悼文中,才知
道1956 年毛泽东到湖南,见到大好形势,曾夸奖过他:“你已经不是‘小
舟’了,你成了承载几千万人的大船了。”这夜的长谈,他却禁不住谈到他
的“先见之明”。他说,湖南去年老挨批评,被插过白旗;可是结果插红旗
的省粮食少些,插白旗的省多些。1958 年11月郑州会议之后,对粮食估产,
他跟左邻右舍有过争论:要么你是官僚主义,要么我是官僚主义。因为湖
南估得低,邻省估得高。还有密植问题,有的省过密,湖南较稀。从农民
的一句老实话,“做了一天活,身上没出汗”,提出农民积极性问题。他不
赞成办常年食堂,办食堂浪费物力人力。说公社供给制,穷的时候不能搞,
富的时候也不能搞。还谈到1958 年韶山大吃偏饭,粮食也只增产14%。他
的总的看法是,人心思定,需要冷静下来,总结经验教训。
因此,7 月初开始的庐山会议前期,我与小舟来往较多。毛泽东在会前
视察过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四省,对湖南的工作颇加称赞。小舟带上
山的三句话:“成绩很大,问题不少,前途光明。”被接受为会议的方针。
当时刘少奇也反复讲:成绩讲够,缺点讲透。到7 月22 日为止,会议还称
为“神仙会”:交流情况,各抒己见。周总理三次找国务院各部开会,谈形
势,算细账,强调陈云的三个平衡。大家座谈之余,游山赋诗,心情愉快。
毛泽东的两首诗——《到韶山》、《登庐山》,正由小舟传播开来。这两首诗
是毛写给小舟、乔木二人,附信征求意见的。小舟在抗战前后,当过毛泽
东的秘书,也爱好诗词。(“小舟”之名,即由毛泽东叫他“小周”而来)
我们同在中南组,开会后不几天,他就兴致勃勃地将两首诗写在我的笔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