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搞人民公社化根本没有条件,“公社的缺点大于优点,现在是空架子,
金字招牌”。
关于中央通过的两个有关公社的决议,认为是“心血来潮”,是“左”
倾思想。社会主义社会就可以把两种所有制转变为单一的全民所有制,这
是混淆了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两个阶段,违反了马克思主义原理。有不少
人认为“共产风”是从上面刮下来的,中央。省、地三级应负责任,因为
决议本身就提出先搭架子,由公社统一核算、自负盈亏;武昌会议说中国
实现共产主义比苏联容易;北戴河提过工资制改为供给制等。也有人认为
上下都应负责,风由上面刮起,到下面就越刮越大了。关于公社生产方针,
认为工农业同时并举为时过早,原料、技术、设备、产品、销路等环节,
问题极多,且影响农业生产,容易造成劳民伤财。公社仍应以农业为主,
工业放在从属地位。工资制与供给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应该取消,应增
加社员收人。都认为公共食堂并非共产主义因素,有三大坏处:排队、抢
食、浪费粮财;现在不要,将来也不能要。
在5 月间讨论经济形势时,天津市各区党员干部对1958 年大跃进有以
下种种看法,部分人抱有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1)比较一致否定大跃进。
认为全民炼钢得不偿失,粮食不够吃,市场空前紧张,“破坏了社会主义经
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成了盲目发展,是冒进了”。(2)工业跃进了,
农业没有跃进。(3)政治跃进了,经济没有跃进。经济损失很大,集中表
现在炼钢上。大炼钢铁有四大害处:一、影响秋收;二、影响整个工业生
产;三、炼出的铁不能用;四、国家赔了23亿。结果是劳民伤财,全面紧
张。(4 )生产上跃进了,生活上倒退了。(5 )人民公社走得太快了。“对农
民的觉悟估计过高,忽视农村的现实条件。”“主观愿望超过了客观。”等等。
六七月间,国务院秘书厅的干部在自由议论学习中,从生产关系适应生
产力性质的规律看,认为办人民公社的条件根本不成熟,发展也太急太猛。
吃饭不要钱不符合按劳付酬的分配原则。“全民炼钢”的口号不对,“小土
群”可以不搞,1070 万吨钢的指标也可以不提,因为这是领导上主观主义
的规定。要算政治账,但也应算经济账,全民大炼钢铁得不偿失,赔的钱
可以进口好多钢。经济效果不好,也使政治影响不好。“以钢为纲”的口号
有问题,满足不了经济生活多方面的需要。“五个并举”成了百废俱兴。“两
条腿走路”成了多条腿走路。
广州军区据四十二军政治部报告(这个材料是彭德怀提供的),“少数营
团干部对经济生活有抵触情绪”。他们认为经济紧张是全面的,长期不能解
决的。有的人讲怪话:“现在除了水和空气以外,其他一切都紧张。”“中国
大跃进举世闻名,但我怀疑,市场紧张就是证明。”有人甚至认为我们的事
业后退了,说:“1956年好,1957 年较好,1958 年成问题。”他们否定成立
人民公社的必然性和优越性,说“公社成立得太快了,太早了,不合乎规
律”。“人民的觉悟没有跟上来,工人、农民和军官都对成立公社有意见”。
“苏联建国40 年还允许私人有房子,我们建国不到10 年,就什么都‘公
有化’了”。“公社的优越性是宣传出来的”。他们认为经济生活紧张是由于
路线上有错误。说:“去年不仅是工作方法上有问题,而是带有路线性质的
错误,中央要负责任。”在少数连排干部中,也有类似情况,有位排长听战
士唱《社会主义好》这支歌时,不耐烦地说:“算了,不要唱了,我看这支
歌非修改不可。”海南军区一个指导员说:“什么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
一天天好起来,我看社会主义建设倒是一年不如一年!”有位排长讲怪话:
“在公社劳动,还不如给地主干活,给地主干活有饭吃,还给钱。”讲这些
话的人,都有名有姓有职务,汇报材料中说,这些人“政治上一贯落后”、
“有一人是反右派斗争时的重点批判对象”。上述少数部队中下层干部谈
的,当然主要是当时农村情况的反映。
安徽省委书记处书记张恺帆,于1959 年7 月4 日到无为检查工作,他
是本地人,战争时期长期在这个地方工作,因此了解到许多真实情况。他
感到最突出的问题是公共食堂不能再办下去了。9 日,他在新民公社王福大
队,向队干部和群众宣布三条“三还原”:吃饭还原,住房还原,小块土地
还原。当晚就要县委书记予以贯彻。到7 月15 日,全县6000 多个食堂就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