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这样做,见闻将广博多了,可能大有益处。”第二封是要求通知彭真、
陈毅、黄克诚、安子文及若干位部长和三委(计委、经委、建委)副主任
上山,参加最后一个星期的会议。信中还问陈云病情如何,是否有可能请
他来此参加七天会。请征询陈云意见,能来则来,不能来则不要来。根据
这两封信,这天下午,周恩来主持一个15人的会议,有中央和各大区负责
人参加,讨论今后会议如何进行。
从这两封信主要看到两点:一是彭德怀的信已印发,同彭德怀历史上关
系密切的人应来参加(如安子文是七大前华北座谈会批彭德怀的重要当事
人);二是准备通过《议定记录》,一周内结束会议。
这个时候还发生过周惠闲话事件。在小组会上周惠发言,对1958 年砸
锅炼铁、拆房并居,批评者多,讲到激动处,冒出一句:“依我看,去年各
省第一书记,应当各打五十大板”。这话会下聊天时也说过。在饭桌上,周
惠对广西的刘建勋说过这样的话:“你们当第一书记的,一言兴邦,一言丧
邦。”周惠与刘建勋私交甚深,因而话说得很直:“你们广西搞‘两小无猜’,
炼钢放卫星,《人民日报》通栏大标题,还套了红,第一名,发文章祝贺。
过一两天你又发电报,向中央说是假的,空的。反正报纸也登了,没法改
了,你是又出了名,又落个讲老实话,做老实人,你这不是滑头吗?”周
惠还对刘建勋说,1958 年无非三种人,第一种是官僚主义,不了解下情,
老老实实讲了假话;第二种是滑头,看风使舵讲了假话;第三种最坏,明
知是假的还成心说谎。说这个话时,碰巧王任重进来,刘建勋又对王重复
了一遍周惠的三种人的说法。这话传出去了,引起轩然大波。到7 月20 日,
周恩来不得不为此事专门开一次会,批评了周惠。
如果要说得形象一些,当时庐山会议的形势,正是密云不雨,气压很低;
或者如每天常见的窗外景观:云雾缭绕,不识庐山真面目。
正是在这个关键时刻,7 月17 日下午5 点到夜10 点,毛泽东又找周小
舟、周惠、胡乔木、田家英和我五个人去谈话。其中四人是《议定记录》
的起草人。胡乔木与田家英不消说,在毛泽东身边已十多年,其他三人,
应当说,当时也是很受毛泽东信任的或看重的。这次谈话,还是毛泽东谈
得多,也谈得很融洽,最初大家还议论了他的《返韶山》、《登庐山》那两
首诗。一起吃晚饭,喝茅台,还敬了酒。下面是毛泽东谈话的要点,按记
录本上一条条记的(括号中的话是笔者加的):
关于总路线,真有70%拥护就不得了。真正骨干有30%也不得了了。大
部分人是随大流的。
昨天晚上我谈了(指组长会上):现在的情况,实质是反冒进,我是反
冒进的头子。要有几个右派朋友。(这里讲的右派,很可能是虚的即打引号
的,但也可能是实的即不打引号的。近30 年之后,写到这里,我也无法肯
定是虚是实,请读者和史家来研究。据笔者回忆,当时的意思是虚指的,
也许毛泽东本人当时也确定不了。当然,按照后来历史发展的事实本身来
确定这种含混不清的说法,也无不可。)我是机会主义的头子。我要找唱反
调的人通讯。计委这次来了反对派的人(指贾拓夫、韩哲一。宋平),正面
有富春一个人就够了。只让签字不行,还得了解情况和问题。工业系统是
独立王国,谁也进不去。我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孙悟空偷桃子,只有
这个办法,开庐山会议之类。过去不懂得管理经济之复杂。革命是捣乱,
而且敌人有隙可乘。(这是承认管理经济比革命难。)
6 个地区大组人员打乱(这是11 日夜谈话时,我们三人的建议),使之
不成体系,免得谈来谈去一个腔调,问题展不开。国务院那么多部组成的,
不包括省;任何一个工厂总办在一个省。(之所以搞大跃进提出“以钢为纲”,
实际上也可以说是对国务院工作不满的一种表现——抓不住“主要矛盾”。
在成都会议时,乔木同我谈过这个问题。)权力集中很不容易。过去司令部、
政治部有矛盾(指井冈山时期),权力好不容易集中在前敌委员会。(这是
说明自己为何要亲自抓经济的道理。)中央红军8 万多人,到吴起镇剩7000
人。开干部会,说比过去强了,因为干部经过了这样艰苦的锻炼,当时许
多人不同意我的看法。(说这个话的意思,还是指1958 年虽吃了亏,但取
得了经验,大家得到了锻炼。)接着反复讲1300 万吨来之不易(这是指1959
年落实的年产钢指标,有人说是否右倾机会主义了)。就是不能完成,也不
要如丧考妣。只要真正鼓足了干劲,指标没有完成也没有关系。成绩讲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